在暹罗的华兴社情报人员耗费了巨额的果敢自己印制的泰铢,购买了大片的土地。与此同时,张叔平也源源不断地派遣众多情报人员前往掸邦,劝说当地土著居民搬离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按照这个计划,要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秘密迁移七八十万人到新的土地上去。而对于那些尚未搬迁的人,则留待日后对掸邦采取行动时再做分散安置处理。这一系列操作都需要精心策划和严密执行,以确保整个计划能够顺利推进并且不被外界察觉。

眼看着罗圈腿矮子即将要入侵东南亚地区,李远征知道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来应对这场可能到来的危机。没错,得益于他从美国人手中购买回来的化工厂以及炸药加工厂等大量先进设备,如今的果敢地区已经具备了生产tnt炸药的基本条件。

不仅如此,李远征还效仿老美的做法,制造出了数不清的c型粉状炸药,并将它们源源不断地运往尼德兰人和英国人所统治的殖民地。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那些可恶的鬼子真的开战,那么他会立刻下令炸毁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反正他拿不到这些东西,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毁掉好了!就让这些侵略者们在东南亚的土地上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吧!

二战时期美国人就把面粉和TNT炸药混合,然后包装成与美国最畅销的面粉品牌相似的样式,从而使其看起来就像是一批面粉。这种炸药的稳定性极强,即使在运输过程中经历了蒸烤等处理,也不会引发爆炸,抗日神剧中的包子雷没准就是致敬美国佬。

反正果敢已经用自己生产制造出来的假冒伪劣货币成功购买了数量可观的粮食,并将其运送回国以支持正在进行中的抗战事业。毕竟,仅仅只有几千万人口的土著居民以及几十万人鬼子所预留下来的两个月粮食储备量,到时候必然会引发严重的食物短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陷入自相残杀、人吃人的可怕境地。只有当这些土著居民减少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够名正言顺地推行移民计划。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又能够顺利实现我们的目标,可谓一举两得。

反正人都是那些可恶的鬼子杀的,跟我们身负天命、注定不凡的李远征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那个张叔平那家伙在暗地里秘密谋划着的,他才是幕后黑手啊!

要说人呐,都会不断进步的。

且说山城那边,不知道滇省龙主席给喂了什么甜言蜜语,总之整个高层这会儿都看到了大后方丁面铁路的好处了。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会儿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被封锁得差不多了,就连安南北部旺那一块也被封锁得七八八了。。

其他外部通道不外乎西北那边的边界已经大西南这边可以出去了。

而且与原本历史上的情况截然不同,由于李远征的穿越而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如今从春城竟然可以通过铁路直接抵达辽阔无垠的大洋彼岸!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远征所提供的巨额美元以及源源不断的粮食援助。如此一来,春城作为大后方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无疑。

这会的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分流点,从四面八方转移过来的移民全部被转运到这边,等待着一列列火车将他们运送到腾冲,再由腾冲用卡车运到果敢的土地上。

同样,一批批来自南洋各地以及老美那边的援助,也是通过一列列列车被送到这里,而后向多个方向分流。山路崎岖,水路曲折,这便是这块炽热的红土地的真实写照。尽管转运工作已经在全力进行,但仍然不够迅速,这是果敢和老家的达成的共识。那么,如何才能加快速度呢?显然,铁路运输更快,而公路运输则较慢。铁路能够承受这样的运输压力,公路则无法承受。

为何?只因这一带煤矿众多啊!后世人眼中的煤老板分为两种:一种吃着刀削面,喝着老陈醋,那必定是北方的;一种嗦着羊肉粉,就着老干妈,那定是南方的,或是水城,或是盘县,或是陆枝的。无巧不成书,这会儿的果敢使用的煤矿,除了少部分是自家土地上挖掘出来的,大部分都是从这边购买的。

果敢和老家都面临着油料短缺的困境,果敢的油料一直依赖于外部购买,根本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双方就铁路问题再次展开接触。关于是否修建铁路这个问题,双方已经达成了共识,无需再谈。接下来的问题是铁路应该走哪条路线?

起点是春城,终点是山城,这是毫无疑问的,其他的无非就是走蜀都还是走贵阴的问题了。就这个问题,各方也是争得头破血流,都是出去过的人,都深知铁路对一个地区的重要性。争来争去,无非就是三条线路。第一条就是沿着楚州北上攀枝,过西唱抵达蜀都以后再转向山城。嗯,这条线路其实就是后来修筑的蜀春铁路和蜀渝铁路。

第二条路呢,它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穿越昭通,越过常江,直抵山城。第三条路则像一条舞动的绸带,穿过盘县,抵达贵阴,然后向北转弯,最终抵达山城。这三条铁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然而,李远征毫不犹豫地否决了第一条方案,并非因为他嫌弃这条线路过长,而是实在施工难度太大了,哪怕是后世修筑这条铁路,都耗费了六七年的时间。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一切从简,这条施工难度最大的路线自然也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最终,李远征选择了贵阴方案,一方面是因为这条路线相对较短,宛如一条捷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难度不像第一条那么大,就像攀登一座较低的山峰。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果敢这边的移民大多经过这一线,而不是更北方的山城,届时发展区这边修好春城到贵阴的路线,移民的速度也将大大加快。修铁路,说快如闪电,也快如闪电;说慢如蜗牛,也慢如蜗牛。战争时期,没有一期规划、二期规划之类的繁文缛节,更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大致画一条线,只要确保这一小段的起点和终点城市不变就行。因此,项目很快就开始启动了。

山城那边之所以和果敢各种联络甚至商洽,无非也就是希望李远征这边能够帮衬一下。

李远征大手一挥所有工人得粮食和果敢包了,另外捐助五百万美元的资金修铁路,这事才算敲定下来。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