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也是隐藏在暗处的。
从1975年开始,二海大队在南海北部海区29万平方千米范围内开展综合地球物理调查。
初查后指出,珠江口外坳陷带,包括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是粤省大陆架的主体,是油气勘探首先聚焦的目标区域。
采取“由陆及海”“海陆结合”的思路开展油气勘探,圈定出珠江口、琼东南等7个大型含油气盆地目标。
1978年根据南海北部海洋地质综合初查,指出珠江口盆地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是一个很有远景的含油气沉积盆地。
外国权威石油专家普遍认为,珠江口盆地与墨西湾一样,属于大面积沉积盆地,油气勘探重点应该放在珠江口海域的西部。
对此,华夏地质工作者没有迷信、盲从。他们把调查重点放在东部区域,依据调查实践和科学认识,划分了珠江口盆地的油气远景区,提供了一批钻探井位。
1979年珠江口盆地“珠五井”,“珠七井”先后打出高产工业油流,有力地证实了珠江口盆地是大型含油气盆地。
珠江口盆地东部未来会成为华夏最为重要的海上石油基地,年产量约占华夏海上石油产量的7成。
现在国内的石油钻井平台技术还有些落后,王浩打算以石油开采平台为投入,换取未来开采的石油、天然气抵债。王浩没打算入股,犯不上薅国家的羊毛,也断了其他国家薅羊毛的机会。
这样可以加速珠江口油田的开发进度,在海湾战争时期还能赚一波好钱。近期石油价格也可以,还能多赚一阵。
王浩光是等未来石油开采出来的时候就可以,那时石油价格降低,光储备原油就够赚的了。毕竟华夏要等到1992年才开始石油进口,王浩这不算占国家便宜,卖给谁不是卖呢?
而开发采出更多的石油也能将进口的时间相应的向后延期,为国家节省更多的外汇。
目光再看向华夏的东海,1974年开始在东海勘探,1982年发现该含油构造并命名为“平湖构造”,同年开钻。
1982年加密地震普查,去年在平湖构造钻出第一口发现井。
王浩这边打算安排万豪石油公司与华夏海洋石油公司展开合作,提供四口钻井平台和配套设备。
条件还是以石油,天然气抵消设备款,如果能够帮着分销一部分就更好了。
平湖油气田就是一个中型油气田,王浩盯上这里,也是为了加速国内石油开采的速度。
同时需要这个合作的好消息,关键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拉升股价。这也就是一时之计,反正合作开发也不是假消息,就是没有股权而已。
平湖油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里属沪市管辖。位于沪市东南约450公里处,未来可以直接向沪市供应天然气。
东海平湖油气田向沪市供气,将结束东海不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
这两处的合作还有一个好处,国内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钻井技术。同时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华夏在深水深层油气勘探领域也会成为相关技术的领头羊,那么与之合作的万豪石油也能得到相应的技术储备。
……
洛杉矶时间8月7日,引人注目的女排华美决战的时间到来了,这个时候国内已经是8月8日了。
这场竞赛一开始两边就展开了剧烈的抢夺。美利坚队率先发球,最后由八号马杰士率先得分,领先一分。马上华夏队就扳回一局,稍后美利坚队又得一分。
华美女排都打出了极高的水准。可以说这是世纪一局,双方技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王浩感觉华夏女排还是受到小组赛失利的影响,在14比9领先下,居然被美利坚队追到14平,这在老女排身上极为罕见。
过去我们习惯于华夏队9比14落后然后一分分追平再拿下,看到华夏队被反追,王浩此时也非常的紧张,真怕历史朝着其他方向狂奔。
从技战术来说,美利坚女排利用1米88的副攻马杰士看住郎萍比较成功。郎萍不少战术进攻被拦或有效防起,好在对角主攻张蓉芳一如既往地发挥了自己“怪球手”威力。
由于双方都非常熟悉对手的打法线路,美利坚女排头号主攻海曼也被华夏女排看得很死,双方来回球特别多、特别精彩。
追到14平,美利坚女排气势如虹,而传奇的一刻出现了,那就是侯玉珠,两次神奇发球。
洛杉矶奥运是侯玉珠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侯玉珠作为年轻队员能留在国家队,就是因为一手厉害的发球,有时候训练中连张蓉芳等老队员都接不好她的发球。
奥运会第一场比赛,袁教练就让侯玉珠上去发球,紧张的侯玉珠上去便失误。但袁教练没有放弃,从小组赛一路上来让侯玉珠上场发球,到了华美决赛第一局最后时刻。
袁教练换上了侯玉珠发球,侯玉珠发出的第一个球就直接落在了美利坚队场上,美利坚队员错判出界,华夏队得分,拿到了第15分。
再发一球又形成对方一传过网,被郎萍一个探头球扣死,华夏队以16:14取了关键性的之一局。
王浩在场边挥舞着华夏国旗嗷嗷的叫着,根本不在意其他美利坚人对他的怒目而视。卡洛琳此时是能规劝王浩,让他消停点。美利坚落后,卡洛琳也没法和王浩一起庆祝。摄像机还会扫到王浩,这样太拉仇恨了。王浩如果不出名,这样表现也无所谓,也没有人关心。
王浩在美利坚也算是名人,如果这样的话,就容易引起不好的影响。王浩想了想,听人劝,吃饱饭,现在还没胜利呢,也不着急庆祝。最后胜利的时候再庆祝,谁也说不出来什么。所以王浩就改挥舞旗子换为呐喊,喊的还是华夏话,现场的人也听不懂。想来自家电视台的解说员,也不会缺心眼儿的把他的话给翻译过来。
第二局比赛也是非常的神奇,华夏女排很快就以9:1领先。
开局美利坚女排其实还能咬住,但郎萍一次拦死对方二号位进攻之后,华夏女排整体拦网发挥出高水平。
杨晓军、梁艳、杨锡兰等拦网如有神助,甚至身高只有1米72的郑美珠,也拦死了一次海曼的高点开网进攻。
网口火力受制,美利坚队最致命的心理起伏被勾了起来。
此外,塞林格的换人也有问题。第一局美利坚队身高162cm的主力二传格林被换下后一直没上场,替补二传贝克尔第二局节奏感逐渐丧失,美利坚队乱了阵脚,不知为何塞林格直到局末才想起了格林,格林上场后全队又打活了,但第二局大势已去。
打到13分时华夏队遥遥领先,看到美利坚女排上了格林后全队有些“手热”,袁教练再次换上侯玉珠,两次发球再次导致美利坚女排失误失分,华夏女排顺利拿下第二局。这时侯玉珠也成了美利坚队的梦魇了。
第三局开局美利坚女排领先,但华夏女排阵脚不乱,郎萍的高点强攻和战术攻、张蓉芳和郑美珠眼花缭乱的跑动进攻、副攻梁艳快摸、杨晓军快攻和强悍的中路小强攻纷纷发挥威力。
侯玉珠这局没有再上,以弹跳和拦网著称的3号朱玲换上去拦海曼,以防守出色的9号李延军也被换上。打到13分左右时,海曼一次高点强攻打手后直飞后场,李延军飞身扑救把球救了回来,真是惊险的一幕。
在地球另一边,在家看球三人组看到这个飞扑,都跟着喊了起来:“啊,救下来了。这看球心脏要是不好,还真受不了。”王胜利拍着大腿说道。
“那你就赶紧睡觉去吧,别在这里喊,一会儿邻居该找来了。”陈淑英主要是担心明天王胜利还要工作太劳累。
“你听听,外面只是我一个人在喊吗,这大院里边谁睡觉了?我跟你说明天能正常上班的没有多少。反正我明天早晨是不打算过去了。”王胜利一副爱咋咋地的样子说道。
英红在旁边憋着笑,看两人在那斗嘴,真是家里面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我看你这个县长没准哪天就被褥了。你这强行上马汽车项目就惹了大祸了,这还没处置你呢。你这奥运期间还总因为看比赛请假,这县长干成你这样也真是没谁了。”
“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就不干了呗,这一天累够呛还有人说我这说我那的。你也别光说我,你泡在《四世同堂》剧组,也不怎么回市里,你还不如我呢。”王胜利嘴上也不饶人,俩人现在都是奇葩。一个县长要么左冲右突的干工作,要么还爱偷懒,偶尔还在办公室趴着睡觉。
陈淑英也好不到哪去,王胜利当了县长她的心就长草了,也没心思干工作了,就想守着王胜利:“别说了,看比赛!”陈淑英无礼咬三分。
张蓉芳扣下最后一分,美利坚女排队员近乎绝望地拼命跑向后场去救球,落在界内有效,女排拿下了第三局。
华夏女排的姑娘们欣喜若狂,纷纷拥抱成一团庆贺,女排姑娘们在美利坚本土打败了美利坚女排,取得了“三连冠”的成功,她们撒下狂喜的热泪,相互拥抱,互相劝慰。王浩也挥舞着大旗在看台上庆祝着,此时正是庆贺的时候。
而另一边则是格林泪流满面的哭泣,王浩已经看到ABC的摄像机去给她特写了,体育比赛的残酷这时也体现出来了。
王浩觉得此时再撒盐有些不好,还是安排饭局吧,等颁奖结束请姑娘们吃饭比较好。
国内的观众很多人都守在电视前看直播,这个时候电视都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聚在在饭堂里面看的比赛,比赛结束之后大家又唱又跳的,很多人激动下,都把饭堂的很多玻璃板给打烂了。
王浩清楚女排们的训练有多苦多累,这是他在训练中心看到过的。
大松博文,东方排球界的传奇人物,推崇攻势打法的时候,强调防守制胜,采用大强度、高密度的“魔鬼训练法“,结合新创的勾手发飘球、双手垫击、滚翻防守、小抡臂扣球等新技术,将一群工厂普通女工训练成东洋魔女,使本子女排先后在1962年世界杯排球赛和1964年奥运会排球赛中获冠军,并创造了排球运动史上连胜175场的奇迹。
他的成功,使女排领域出现了一个成熟的亚洲打法,并启发了华夏女排迅速崛起。而华夏女排的崛起之路也是采用大强度、高密度的“魔鬼训练法“,所以比赛胜利的时候女排的姑娘们才会泪洒当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训练有多苦、多累。
王浩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排球队的所有人都被王浩邀请到了他的别墅。以前他不喜欢大房子,这时候发现好像大点儿也挺好,这么多人吃喝玩乐之后还有足够的地方休息。
这既是庆祝的大会,也是诉苦的大会,笑着,哭着,然后又一起幸福的笑了,他们终于在奥运会上为华夏拿下了这个团体金牌。这12名功勋球员将被载入史册,永远被球迷尊敬和铭记!
他们几年之后会退役,有的会出国留学当教练,有的会进入体制继续在体育界发光发热,有的会移民国外,还有和铁杆球迷结婚的,还有到国外打职业赛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终生都要面临他们此时留下的暗伤,与疼痛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