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靖天下 >  第十一章大炮轰

第十一章大炮轰

李恒心中忐忑,毕恭毕敬的向阿术与脱欢见礼了。

阿术询问李恒前线战况,李恒具实以报。不敢有丝毫虚言。他情知决计难以骗得过阿术的。

阿术静心听李恒讲话。

脱欢却跃跃欲试,频频想插嘴。畅言高见。

每当这个时候,阿术就静静的看着他。眼神平静如水,并无喜怒之色。然脱欢自然怯了,不敢出声。

李恒说完,阿术不置可否,说道:“去瞧瞧。”

随即带百骑出营,如李恒之前一样,在安南军大营百步外绕营观阵。

“大将军,不可再往前了。现在他们已经将火炮摆出来了。”李恒定睛一看,不由大惊。

阿术却不以为意,说道:“他们打不准。”

阿术非常重视火炮。自然知道火炮性能如何。火炮威力固然大,但是准头太欠。他如果百步之外,被一炮毙命,大概是老天爷要收他,而不是火炮的威力如何。

只要不被几十门炮集火,在战场上想被炮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被火炮击溃的军队,更多是自相崩溃,践踏而死。火炮的威力仅仅是一个引子而已。

“李恒。”

“末将在。”

“郭守敬何在?”

“大将军来的时候,没有遇见郭守敬。我让他在后面转运大炮。”

“我是见了郭守敬。只是啊-----”阿术用马鞭指着安南的大炮说道;“南蛮都会炮,你难道忘记了。”

“九节炮?”李恒如醍醐灌顶。说道:“末将愚钝,多谢大将军指点。”

人都喜欢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比如今日,李恒不是不知道火炮新战术,阿术给他们演示过。但是一上战场,李恒思考第一个思考,还是原来的骑兵战术。

毕竟,李恒从十几岁起,就是这一套打法。

已经深入骨髓了。

形成身体本能反应了。

阿术点点头,说道:“记住,江北州县重要,也不重要。你要分清主次,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李恒沉思片刻,眼睛一亮:“眼前这十万大军?”

“安南陈氏有几个十万大军?”阿术说道。

“末将明白了。”

“好,这里交给你了。”

“镇南王。”

脱欢此刻正在思考两人说的话,对他来说,两人的话仿佛在打哑谜。有些地方,他听不懂,为什么阿术说南蛮会有炮?李恒就说明白了。

他明白什么了。

九节炮?

他好像有印象,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还在思考中被阿术一叫,立即反应过来,说道:“大将军?”

“附近有一座佛寺,风景不错,你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啊------”脱欢愣住了。

心中无数想喷涌而出,比如:“父皇让你来打仗,你居然来游山玩水。”云云,但是碍于阿术的威信不敢说。

却不知道,对于阿术来说,什么样的风景没有看过。甚至对阿术这样的人来说,他是游山玩水雅兴的人吗?

不就是要维护脱欢的面子。不忽必烈的面子。

阿术不让脱欢开口。不是为了保护李恒。而是为了保护脱欢。

李恒是什么样的人?阿术知道。脱欢是什么样的人?阿术也知道。

脱欢在李恒面前谈军事,不出三句话,就显原型了。

用不了几个月,所有人都知道了。

一两年之后,整个征南军,就会更忠诚于太子真金。

这倒没什么。

但是太伤陛下之名了。

阿术跟了忽必烈大半辈子了。还是有感情的。决心给脱欢最好的安排。让他在战场上全程闭嘴。打赢了分安南的土地做为封地。让脱欢安安分分当镇南王便是了。

其他方面还行,但是打仗上,脱欢最好少说话,不说话。

脱欢不开口。是坚毅沉静。雅量非常。一开口,就让人想到黔之驴。

对于阿术来说,安南不是问题。

给领导带孩子是个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

元军有万人骑兵至。

安南军立即就发现了。

陈国峻二话不说,下令撤军。

他不担心鞑子骑兵多上一两万。而是担心鞑子大队人马就要到了。

他前后牵制了鞑子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的时间,不至于让江北全部撤走。但依旧是极限了。

正如阿术所言:“安南有几个十万大军?”

陈国峻不能将大军丢在这里。

这十几天时间,给升龙缓和的时间,让他们从慌乱中镇定下来。已经够了。

不过阵前撤军,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特别是在鞑子眼皮底线撤军。

好在陈国峻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该如何撤退了。

大军分成数批,沿着白鹤江缓缓南下。第一批前线列阵而守,第二批绕过,在第一批身后数里处列阵坚守,第三批在第二批身后数里处,列阵坚守。

如是而已。

一日后撤不过十几里。

缓慢之极。

但是十分稳。

陈国峻心中暗道:“大军只要能撤过富良江,说不定能守住升龙城。”

只是,他以为坚若磐石的军阵,很快就要承受考验了。

********

李恒将郭守敬从后方叫过来。按理来说,九节炮的使用,军中已经训练了好多次了。郭守敬在与不在,都不影响才对。

这到底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李恒还是心中没底。让郭守敬过来坐镇。真出现了什么问题,也能迅速处理。

李恒一声令下,数千骑兵呼啸而前,从安南步阵前面飞掠而过。无数根羽箭飞入安南军阵之中,安南一边接阵,举起盾牌格挡,后排弓箭手也纷纷抛射。

不过安南步卒中弓箭手比例不高。

这是安南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倒是有一批标枪手。

标枪势大力沉。某些好手,能将鞑子骑兵连人带马钉死在地上。不过这样的大力士是少数的。大多少安南标枪,是打不到敌人。

“轰------”一声炮响。

却是安南火炮开火了。

经过上次大战中,陈国峻认识到了大炮的威力与局限。

因为火炮射程的问题,云南的火炮本质上是一种步兵伴随武器,并不具备覆盖整个战场的能力。即便火炮集中使用增加威力,也没有改变这个特点。

在大规模战事中,将火炮集中在中军,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

火炮必须安置在前线。

于是,陈国峻将火炮下发各营了。

由于是防御作战。陈国峻也不知道敌人进攻重点在什么地方。只能放弃集中使用,分散在各营中。

火炮虽然打死打伤一些骑兵,但依然截断不了这滚滚骑兵洪流,以及骑兵狂奔掀起的烟尘。

忽然,一声号角鞑子骑兵瞬间后撤。

只是骑兵散去,掀起的烟尘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落定。

“这是什么?”

在安南军阵前面两百步到三百步的距离之内,整整齐齐排列这几十门火炮。几乎好像是变魔术一般,从地面上长出来了。

李恒被阿术一点,立即就明白怎么做了。

而且还有自己的发挥。

刚刚骑兵驰射,根本不是为了打击敌军,而是给炮兵争取时间。

诚然,郭守敬射击的火炮分成九节。组装起来也是很方便的。但每一个部件最少两三十斤,最少两三个人一起操作才能组装起来。

大概需要两三十分钟。

李恒就来了这一出。

等烟尘落定,就是火炮轰鸣的时候了。

“轰,轰,轰-----”

几十门火炮齐射。

这九节炮的威力,比其他火炮好弱一点。但是用来打人,不管有没有甲胄,都是一个结果。安南军中密集军阵中,齐刷刷出现好几个血胡同。

安南将领大惊失色。立即下令还击。

安南仅有两三门火炮也纷纷开火。但大多都打在空处。

相同宽度上,一方排开密集方阵,数百士卒。几门火炮。而另外一方仅仅几十骑兵警戒,数十门火炮。两边的密度是完全不一样。鞑子炮组与炮组之间,有大量空间的。

不为别的。怕炸膛,或者其他失误,将所有人都带走。

至于冲过两三百步,直扑火炮阵地?

这更不可能。

古代一里,也不过是三百多步。

步卒想要保持阵型冲过近一里的路程,需要的时间足够对方轰上好几轮了。如果不保持队形,鞑子压阵这么多骑兵,在等什么?

步兵如果没有严密的阵线,暴露在骑兵面前,那就是一场大屠杀。

如果什么也不做更不行。

“轰,轰,轰-----”

鞑子第二轮射击开始了。

这一次,从数学角度来说,效果没有第一轮好。因为第一轮已经杀伤了不少人。对面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降低。后面炮火都不可能有第一轮的效果。

只是,从安南士卒的感受上却完全不同。

第一轮,是还没有反应过来。

第二轮的时候,是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炮弹飞过来,砸在自己,或者身边人身上。

血肉横飞,再加上之前地面上的尸体。

地狱,也不过如此。

再也坚持不住了。

“啊------”有士卒转身就跑。

大溃败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