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秦时小说家 >  第三四二零章 武者云集

“洛邑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变化。”

“城中之民看起来越来越多了。”

“……”

洛邑!

河上还是不陌生的。

昔年随宗全师兄行走诸夏,这里就是很早踏足的地方,其后,又直接、间接的来了数次。

整个城池的规模在整个诸夏间都是上等的,毕竟它的前任主人是大周,身份还是王都。

城中的王城还在,被改造成行宫了。

寻常人难入其中。

多年来一直都有直属帝国王族的卫士、宫人看护和维护。

城池的变化,房屋住所之地看不明显,一条条改造后的平坦水石要道,明显不一样。

还有行走道路上的往来行人,听其口音,多有驳杂,明显不是一处,甚至于相当不少都是外地人。

这里是洛邑!

以东相连整个山东诸地。

以西则是连通关外以及关中。

东西往来的商路要道上,洛邑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节点,也是相当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天南地北、**八荒、海域内外的行当百业之物,在洛邑基本上都可以找到。

立于天然居的三楼雅间之地,眺望大日初升不久的洛邑之城,灵觉扩散,四方千百丈方圆的动静纳入感知。

一切多世俗。

一切多繁杂。

一切多热闹。

……

“洛邑!”

“这里的诸子百家之人也有许多。”

“听雪儿姑娘说过,帝国一天下的时候,山东多乱,而三川郡相对安稳,是以引来许多人。”

“数年前,魔宗苍璩和鬼谷交手的时候,也曾在这里逗留,这里的百家传承不在少数,开宗立派的也有不少。”

“……”

许莫负双手握着一只茶盏,香茗散发云雾清香,随着临近窗口的微风,卷动无序之形。

时而,轻呷之。

滋味还是不错的。

是天然居送来的上品毫叶,言语是三川郡特有的。

品之,的确不错。

天然居!

洛邑作为天下有数大城,自然有。

来了洛邑,这里自然是最为省心的,一应诸般,都不需要太操心,可以很好的歇息歇息。

“洛邑这里比甄城大好多,尤其,还被拆掉了一部分城郭。”

“河上,当年的道家祖师就在城中待了许久许久吧。”

结束中原的行程,好好的沐浴一番,静心的修行打坐,安寝之,整个人都轻松很多。

洛邑!

了解不多。

大都是听来的。

算起来,三川郡到东郡也不为远,是以,消息往来还是便利的,醉梦楼每个月都要从三川郡采买很多东西。

洛邑!

大周王城。

现在是三川郡的郡治所在。

烽火乱战以来,诸侯并起,洛邑……却一直是天子所在,可惜,大周天子无力。

“不错。”

“祖师当年在守藏室待了四十年左右,期间虽有中断,也多是游历诸国。”

“在周敬王四年的时候,祖师不再为守藏室的官,返回祖地居住了一段时间,便是开始修行!”

“也许,祖师早已经修行了。”

“又十年,祖师证就身融万物的境界!”

“实在是……通天玄机之人!”

河上感慨。

不入修行,所言祖师之道理,如井中蛙观天上月。

入了修行之道,细细参悟祖师之道理,却又宛若一粒浮游窥青天,真不知道祖师是如何修行的。

师尊功参造化。

如今虽说位列合道绝巅,距离祖师境界只有一步之遥,看似一步就能迈过去,实则……数千年来,不知多少人杰被挡在那一步。

上古岁月的一位位传说之人。

还有千百年来的一位位诸子百家先贤之人。

师尊!

师尊,定然可以跨过去。

如若师尊都跨不过去,诸夏间,还不知道有谁能够真正踏足那个境界。

“倒是,异邦浮屠也有一位身融万物的大智慧之人。”

“算起来,其人证就那般境界的时间,和祖师相差不是很远。”

“焰灵姑娘以前还有猜测,所言祖师当年过函谷关西行之后,曾前往那处区域,教化教导蛮荒异族。”

“而浮屠世尊惊才绝艳,一朝悟道,成就无上玉虚境界。”

“异邦浮屠,他们的道理的确不俗而强大,论精妙,不比道家逊色,昨日和那位佛家之人交手,若非我所学手段足够,还拿他没有法子。”

“单单一手迥异于遁术的手段,都足以甩开玄关大成一下的许多人。”

“……”

接着前言,合道再道。

自己。

已经修行如此,在寻常人看来,已经是超凡脱俗了,已经是无比强大了。

实则。

玄关只是一个开始。

合道才是真正的悟道。

自己还差的远。

浮屠世尊。

身融万物。

令人佩服之至!

自己。

将来不知道可以走到哪一步!

自己会尽力的一步步走下去的,既是为了不辜负师尊的期待,也是为了自身。

“异邦浮屠!”

“距离诸夏万里之遥,若是祖师前往的话,的确不难。”

“也难说,也难料。”

“昨儿入城,一路走来,洛邑的好手不少,化神层次都能感知数位。”

“若是走遍全城,估计更多了。”

“嗯?小二来了。”

“咱们先用饭吧。”

“稍后去药材集散地走一走,今儿要采买的药材不少。”

“我也准备炮制一些药材,以为练练手,将来说不定就用到了。”

“医家沫萝她们还要在城中停留数日,刚好也能请教一下!”

“……”

河上师兄所言,也有听过。

具体是否真假,不为重要。

异邦浮屠之道,阅览之,还是有些妙处的,师尊和师伯都说过,触类旁通,不为多余。

西域的那些浮屠人,这些年来都在钻研诸夏百家之道,佛家的传承,明显是杂糅一处的。

道理相合一处,看上去,还是有些妙处的。

若是沉浸修行之,自然没有那个必要。

垂目以观临近的街道之地,此时此刻都有许多人了,灵觉散开,嘈杂之音入口。

各式各行之人都在其中。

贩车走卒、劳作之人、闲散之人、早食之人……,还有一些修行之人,实力参差不齐。

可是。

若是汇合昨儿所得,那么,城中的修炼之人,上至玄关,下至化神、先天都是有的。

却也正常。

洛邑城中内外的百家传人很多很多,开宗立派的也有不少,习练武道的自然多了。

修习武道,各种药材肯定是不能缺少的。

少了辅助之物,修行起来,会别有一些艰难。

尤其还是在世俗之中。

倘若领略清静,坐忘世外,另当别论。

欲要多言,不自回首看上雅间的房门处,那里有脚步声传来,相随便是一阵敲门声。

是小二!

上早饭的动作不慢。

今儿的安排是前往城中药材集散地,河上师兄准备搜罗一些药材,为芈心炼制辅助修行的丹药。

自己。

也准备试一试。

行走世俗之中,医道多多精进,总归没有坏处的。

何况,医家的人还在城中,也能问道。

“医道!”

“看似简单,也是易学难精。”

“往日间,在甄城无大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多了。”

“河上,莫负,你们教我炮制一些普通人常用的丹药,我回去之后,也能尝试尝试。”

“身边的姐姐她们,或能所用。”

随着河上、莫负行走中原这段时间,裨益太多太多,芈心觉得,哪怕自己一个人行走江湖,都是可以的。

论修行,论手段,只要化神不出,自己还是无忧的。

河上有传自己精妙的身法和步法,全力施展,就是化神都奈何不了自己。

河上说过,果然遇到危险。

事情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出手。

若是没有把握,先走为上。

性命最为重要!

是那个道理。

只是,自己还没有尝试过。

医道,学了很多,简单的病症,自己都能切脉诊断的,在甄城当一个郎中不难吧。

除了医道,还有在山林野外的过活手段。

还有钓鱼的本领,自己现在可会钓鱼了,还会制作特备的饵料,只要水中有鱼,绝对跑不掉。

还有厨艺之道,虽说同河上比起来,还差了很多,其实……也会处理许多食材的。

唉。

河上真是什么都会。

原本想着一路上,庖厨手段多多精进,让河上省省心的,奈何自己和莫负做的东西都不太好吃。

以至于河上多费心了。

接下来河上和莫负炮制丹药的时候,自己准备好好学的,何况,医家之人也在城中。

论来,也是机缘。

“天然居的早食,多有熟悉的滋味。”

“可惜,和焰灵姑娘做的早食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万物气机的手段,寻常人还真学不会。”

“……”

须臾。

三人坐于摆满早餐吃食的案后,看着满满一案几的各式吃食,甜香、酥香、焦香、肉香……交织一处。

觉之混乱,嗅之格外怡人,一共二十种上下,较之今日之前的早餐,丰盛太多。

“天然居!”

“焰灵姑娘做的吃食,已经超出食材本身的滋味了,而是格外赋予它们最为合适的滋味。”

“再加上天魔力场的妙处,无论何人品尝,皆一一入心。”

河上以为然。

自己所学的庖厨手段,相当一部分便是跟着焰灵姑娘习练,同样的方子,同样的食材,同样的步骤。

做出来的东西,品尝着,就是不一样。

非庖厨技艺的缘故。

而是另外之力。

取过面前一只白色的小包子,近年来多为盛行诸郡,天然居自然最佳,咀嚼之,确实不错。

“嘻嘻,河上,今儿要不要去四方居尝尝味道?”

芈心食欲大动,持一对浮现花草细腻纹理的淡黄色木箸,夹过一份在锅中煎烤过的饺子,自己喜欢吃这种煎饺。

尝之,怡人悦目。

只是。

同河上亲手做的吃食相比较,还是觉河上做的好吃,河上做的吃食滋味,自己都记着的。

这里是天然居。

城中也有四方居的。

是阳滋公主派人立下的,诸郡之地的大城基本上都有。

里面的吃食方子,一大部分多来自于河上,近来听河上说,又收罗了一些方子,汇合一处了。

相对于天然居,四方居的吃食价格便宜一些,味道上,不为差的,非如此,也难立足各地。

“四方居!”

“可去,可去。”

许莫负抿嘴一笑,澄眸弯弯。

四方居。

河上师兄还是东家呢。

当去瞧瞧,好好瞧瞧。

“四方居!”

“看一看也好,一直以来,都是阳滋公主和曦儿她们派人操持着,听说赚了不少。”

“初始之意,阳滋公主是想要将她的钱财花去一些,才立下四方居。”

“现在,是越花越多了。”

“这一次中原水灾,阳滋公主拿出了不少钱财,中原灾情恢复,百姓安居乐业,四方居的营生又要起来了。”

“……”

河上也是粲然。

四方居。

除了一开始的兴趣比较大,其后就渐渐有些忘记了,毕竟只是一座座酒楼,只是一处处营生。

还是阳滋公主她们的兴趣所至。

赚钱与否,并不重要。

阳滋公主她们的本意,是希望多多花钱。

结果,四方居现在好像还真得不错,越做越大了,谈起来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洛邑就有四方居。

还不止一处,城池太大,一般都有两处!

应该吧?

四方居的情形,自己都没怎么过问,今儿可以好好瞧一瞧。

“城中……好手的确不少,单单是此刻的天然居,化神武者都有四位了,不……,五位了,又进来了一位。”

“其余的先天好手也有许多。”

“这倒是……不多见。”

“咱们行走中原那么久,化神层次所见都不多,洛邑虽说特殊,大早上就遇到这些人?”

“一处天然居都如此,若是推及整个洛邑,化神武者不会少于十位?二十位?”

“乃至于更多?”

“从他们的口音判断,大都非洛邑本地人!”

“……”

从芈心手中接过一碗红玉粥,甜香迎面,引人食欲,刚用汤勺扬了扬,河上灵觉有动,不由奇异之。

天然居!

来了这么多好手?

虽说洛邑之地盘踞的诸子百家不少,开宗立派的也有不少,其实,刨除百家中的大家、实力之家,寻常传承出一位化神都不容易的。

诸夏间,一位化神武者行走江湖,只要不是遇到大批量的好手围攻,基本上都可安然无恙。

是以,化神足可称为强者。

医家的沫萝姑娘三人,便是踏足那个境界,单独行走中原,只要不惹事,护身自保无虞。

小小的天然居此时就来了五位化神好手?先天层次更多了。

管中窥豹,整个洛邑之地呢?

只怕更多了。

雅言、口音判断,也非本地人。

是外来的?

直觉有动,似乎非同寻常。

难道那些人是要预谋什么大事?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那么多的好手汇聚一处,若然有动,造成的后果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