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军王教官之贪财女相师 >  第三十章 看诊

纪教授和肖教授离开后,项妈妈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先问老太太喜欢穿哪套衣服,找出来,再推老人去卫生间洗澡。

纪老太太昨天下午刚出院,在医院时有特护照顾,帮她擦身,出院后因她儿子是男人,不方便帮她洗澡,她昨天只随便擦拭了一遍。

老太太也挺爱干净,第一个要求就是想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首都寸土寸金,Y清大学面积纵然很宽,教职工住宿楼的布局也很紧凑,卫生间较小,容不下大浴缸那种东东,也没条件做干湿分离。

项妈妈把大盆放好,再把一张特殊的小板凳放盆里,再帮老太太宽衣。

老太太刚出院,拆掉石膏后尾椎区仍旧还贴着膏药。

项妈妈用保鲜膜护住膏药区,再用胶带密封住四周,把老太太抱起来,放小板凳上坐着,再帮洗头、洗澡。

新请的陪护手脚勤快,而且思想灵活,不是那种不开窍又死板的死脑筋,纪老太太很高兴,一口一个小卢,并没有半点挑剔。

洗了个澡,老太太整个人都清爽了,全程配合陪护帮吹头发。

项妈妈帮老太太吹干头发,再挽起一个圆髻,打温水帮老太太洗了脸和手,再洗一盘水果放着。

她开了电视让老太太听戏剧,自己再去卫生间帮把衣服洗干净晾好,打扫好卫生间,又去厨房准备中午饭。

纪老太太不想一个人干坐着,叫小卢把轮椅推到厨房门口,她陪小卢说话。

陪老太太唠嗑一阵,项妈妈心头疑惑,老太太并不是那种话痨,唠嗑也是说些家长理短,并没有说人是非,也不是瞎哔哔的唠叨。

所以,她不太明白纪教授为什么说老太太爱唠叨,难不成是因为她刚来,老太太因为跟她不熟,所以还没有放飞自我?

项妈妈心头藏着疑问,也坚定地管紧自己的嘴,绝不打听纪教授的私事或过往,只跟老太太唠家常。

榕安县的饮食习惯与京城有点不一样,榕安县也是食辣地区,而且因为农村,生活方式简单。

项妈妈会做菜,也是最简单的那种,像那些鲍鱼、海参之类的食材以前是不会做的,随儿女进京后跟着兰姨和赫妈妈的那段时间也学了一些,当然仍旧只会简单的烹调方式。

纪教授为了让老母亲恢复得快一些,购买了煲营养汤的药材和食材,有雪鸡、鲍鱼、虾、海参等。

有些是干品,有些是生鲜。

生鲜不宜久放,项妈妈决定中午以那个叫基围虾的虾和鲈鱼做主菜,再配合两个家常小菜,也就合适了。

纪教授上午有一节课,共两小时的课,他惦记着家里,下课后骑上小电驴,风驰电掣地赶回职工楼。

匆匆忙忙赶回家的纪教授,轻轻打开门后就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探头朝内一看,就见老母亲的轮椅停在厨房门口。

厨房内抽烟机的声音稍微有点大,老母亲说话的音量也稍大。

哪怕有抽烟机,仍有饭菜的香气从厨房里逸出来。

纪教授愣了愣神,先喊了一声“妈”,再进门又再把门关上,放下公文包,去看母亲。

纪老太太看到儿子回来,笑:“回来了啊?小卢快做好饭了,你洗洗脸,顺顺气,差不多就能吃。”

项妈妈听到声音,也走到厨房门口,先向顾主问好:“纪教授您回来了,我速度有点慢,估算的时间失误,委屈您再等几分钟。”

“没什么,大妹子别在意,你忙。”纪教授跟人打了个招呼,匆匆去洗漱间洗脸。

项妈妈转身去弄最后一个菜。

纪教授洗好脸,回头将老母亲推到厅中。

项妈妈也很快将最后一道清蒸鲈鱼做好,将菜搬去客厅。

套房是一厅二室的式样,没有专用餐厅,厨房内有个折叠餐桌,桌靠墙,两人坐着吃饭刚好合适,如果挤一挤,三人也能坐得下。

纪老太太受伤,只能坐轮椅,相对而言餐桌有点高,客厅的茶几高矮合适,用它当饭桌更合适。

项妈妈用了一只木托盘,把菜先端出去摆好,再回头去拿碗筷。

纪教授看到菜,眼神惊诧,卢女士做的菜,惊艳谈不上,却以营养为主,并且都是老母亲喜欢的口味。

一个排骨紫菜汤,一个白灼虾,一个清蒸鲈鱼,一个回锅肉片炒蒜苔,四个菜,份量不多不少,既不铺张浪费也不会不够吃。

米饭的火候也刚好,不太干,也不太软烂。

他家老母亲牙口虽然不及年青人好,但最讨厌吃煮得特别软烂的米饭。

卢女士入驻客户家做的第一顿饭令纪教授印象极好,看到卢女士利索的帮老母盛了大半碗饭,他自己盛饭。

纪老太太伤的是尾椎骨,手没问题,除了不能下地行走或用重力,对吃饭之类的事能自理。

她端着饭,自己夹菜自己吃,灵活得很。

项妈妈帮老太太盛了饭,再帮打大半碗汤凉着,自己再盛饭,她准备了公筷,用公筷剔鱼骨,方便老太太搛。

小卢做的菜咸淡适中,没添加什么乱七八糟的各种调料,很合纪老太太的胃口。

她喝了汤,叹气:“哎,要是汤里不加药材就更好了。”

“这个目前不行。”项妈妈哄老太太:“您之前受了一场累,损了元气,汤里加的药材都是补血补气的,味道确实不太好,您忍耐一小段时间,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身体健康了,自然就不用再喝劳么子的汤汤水水,到时想喝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不加什么就不加,怎么高兴怎么来。”

“也是。”纪老太太被说服,再没嫌弃带药味的汤。

纪教授:“……”

他怀疑他老母亲是不是被下降头了。

老母亲虽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但有时也是真倔,他都拗不过,就如喝补汤,以前都是他连劝带讲道理才能让老母亲耐着性子喝一点。

这次竟然如此配合?

他很想问问,在他去上课的两个小时内究竟发生了啥惊天动地的事,从而令老母亲这般好说话。

不过,他再好奇也不会问,老母亲听得进陪护的话是好事,老母亲能安下心休养,也能更快恢复。

室内有空调,一顿饭下来,人都没出什么汗。

饶是如此,项妈妈快速收拾好桌面,先去打水给纪老太太洗了脸和手,再洗一盘水果放茶几上,然后再去厨房刷碗。

她刷好碗,收拾好厨房,再去老太太房间打开空调,陪老太太坐一阵,送老太太去午休。

老母亲去午休了,纪教授也去午睡。

卢女士将老母亲照顾得极好,让人放心,纪教授小睡了四十几分钟,起床,自己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自己,利索地去上课。

纪老太太小睡一觉,睡到下午三点醒来,精神极好。

项妈妈将老太太从床上移进放轮椅里,推到客厅,陪着她听了一段时间的戏剧,再去给老太太冲一碗营养羹。

等纪老太太补充过营养羹,再听听戏,唠唠家常,也到了可以张罗晚饭的时间。

犹如中午,纪教授刚踏进家,迎接他的就是老母亲的笑脸和从厨房里逸出来的香气。

项妈妈晚上给老太太煲的是雪鸡汤,用一个小陶罐子煲的汤,也是老太太的专人营养汤。

老太太很不乐意自己吃“独食”,好在汤的份量少,标准的饭碗仅八分满的一碗,在她能接受的范围。

纪教授:“……”很好,他完全可以放心了!

项妈妈照顾老太太吃了饭,又休息一阵,推她出去散步。

纪教授自然也陪老母亲一起,去外面转一圈,九点半回家休息。

项妈妈以为晚上老太太可能要起夜什么的,谁知老太太一夜好睡,她五点半起床,帮老太太煲汤,六点半后做早餐。

纪教授作息规律,六点起床,会出去晨跑一个钟,回头收拾好,吃了早点,需要上课就去上课,如果上午第一节课期段没他的课,去买菜。

当天本来第一节课没排课,他想去买菜,项妈妈跟他商量,她推着老太太一起去顺便散散步,等找到买菜的地方,以后她每天推老太太出去散步顺便买菜。

纪教授想了想,没拒绝。

小卢愿意陪自己出去逛一逛,纪老太太怪高兴的。

学校就有商业街,能满足生活所需。

纪教授带着人到商业街转一圈,也不回家了,直接去上课。

项妈妈推着老太太逛了一圈,熟悉了商业街上各家蔬菜店和水果店以及日常用口店的分布,买好菜再回家。

回到家也差不多可以准备起来,做午饭完全来得及。

项妈妈到纪教授家当陪护的第二天也是周五,纪教授上完课就休周末,他周末有空陪母亲去上街。

老太太也是很爱热闹的人,乐意出去逛。

她出去逛街,项妈妈当然陪伴,毕竟老太太若要上厕所之类的需求,需要女性成员照顾。

老太太在外玩了一天,心情极好,不过第二天不想出去了,原因就是天气太热了。

妈妈入住客户家,周末也不回家,项青峰项青悠接受良好,他们每两天与妈妈通一次电话,知道妈妈工作挺顺利,也放心

项妈妈很尽心,与纪老太太合得来,她征询过老太太的意思,把老太太拍的片子和用药拍下来发小赫帮看看。

岳母用得着自己,赫医生很开心,帮看过检查单,建议岳母问问主家的意思,约个时间带人来星月庄让他诊脉。

项妈妈问过纪老太太和纪教授的意思,约在当周的周日带老太太去星月庄找小赫帮看诊,同时她也能与儿女见面。

肖枫听纪慎说卢姐想找赫医生帮给老太太看看,毛遂自荐的当陪同和向导,等到周日,他带上侄孙子肖天河一起去星月庄。

项青峰因为周日妈妈带客户去星月庄的准姐夫家,他周五放假后先跑星月庄找准姐夫报到。

医生喜不自禁,小舅子来了,他媳妇儿肯定也会来星月庄住嘛,小舅子太体贴了。

诚如他所料,因弟弟在星月庄,项青悠完成训练,周六傍晚就和郭同学、刘婃去星月庄。

因小媳妇儿有一段时间没来星月庄住,医生也有一段时间没能与小媳妇儿亲近,当晚终于成功吃到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项二货和婃,与叶小美人等人,吃过早饭后又一如既往在小曲子家聚会,合计下周的投资计划,为曲小包子上课。

肖枫开车载着纪家母子和卢女士,赶到星月庄时时间还不到九点,气温也不高。

他将车停在小姑娘家别墅楼外,自己下车,与纪慎去后备箱搬出轮椅,再将老太太抱下车,放轮椅上。

纪慎推着老母亲,项妈妈提着纪教授准备的礼品。

肖枫也提了一提牛奶。

肖惊河等叔爷爷和纪爷爷忙好了,他一马当先朝别墅楼跑,似一头小马驹似地一头冲进别墅的客厅。

“肖小虎,你一个人来的啊?”小和子看到肖惊河,好一阵惊讶。

自曲家姐姐称自己为肖小虎,之后亲友们也全叫自己肖小虎,都没人叫自己的大名,肖惊河也习惯了。

“我跟我叔爷爷来的。”肖惊河瞅瞅一群帅叔叔们,冲着兰姨喊一声兰奶奶,转身就溜到曲小弟的姐姐身边。

小巫女刚醒没多大会,睁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瞅着小孩子乐:“荣荣在二楼听帅叔叔讲课,你上楼找荣荣。”

“哎,姐姐,我找曲小弟去啦。”肖惊河欢喜地跳起来,风风火火地跑往二楼。

肖枫走到大门口,看到侄孙往楼上跑,也没吱声,他这侄孙子其实不怎么喜欢学习,一听学习就想逃,没想到来了曲小包子家,被曲小姑娘支使去听课也不讨厌了。

医生看到肖惊河,去招呼客人,接到肖枫,并没有客气,让他自己把礼物提到一边去放,客客气气地向老太太问好,请纪教授进厅坐。

项青峰飞快地跑过去,帮接过妈妈代纪家带来的礼物。

项青悠只喊了一声“妈”,没去迎接母亲,赶紧去倒茶。

跑来的小青年喊卢女士“妈”,纪教授便知那是卢女士的儿子,然后又见一个身材火辣的美女喊了卢女士一声“妈”,也知那是卢女士的女儿。

然后,他看到了客厅中有两老年男士和老年女士,还有一群俊美的青年男女,正为青年们的颜值而惊艳,视线一转又看到另一边坐着的一个绝色少女。

少女的容颜……美得不真实!

看着不像人的少女身边坐着个白发女孩子,那女孩的目光落在了他和轮椅上的老母亲身上,露出一抹璀璨的笑容。

被白发女孩瞅了一眼,纪教授神经一凛,整个人都清醒了,也更加震惊,卢女士她……她女儿认识的都是些什么人啊,感觉每一个都不简单。

小鹦鹉等人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又快乐地坐下。

风魔子和猴哥瞅瞅轮椅上的老太太,啥也没说,也安静的当吃瓜群众。

医生领着客人送到座区,再把礼物放一边,他才挨着肖枫坐着,陪纪家母子说话。

项青悠递上茶,又跑回小伙伴群。

兰姨呈上四盘水果,再去厨房把煲好的营养汤端到客厅,哄小闺女喝汤。

纪老太太进厅后,打量过主人家的众人,也有些拘束。

项妈妈坐在纪老太太身边,指着白头发的小姑娘介绍:“那个小闺女就是别墅的主人,也是我女儿的姐妹。

这孩子受了重伤,睡了一年才醒,已经养了大半年,因为还没康复,现在仍然需要天天喝补汤。”

因为身体渣,不得不喝汤汤水水的小巫女,苦着脸:“卢姨,求放过,别拿我当反面教材啊,我都这么苦了,你再拿我当反面教材,我就要考虑拿青悠出气了。”

项妈妈笑得开心:“我没拿你当反面教材,小七月是正面教材。”

藏在小伙伴群中的项二货不服气:“我妈是我妈,我妈做的事,七月你不能安我头上啊。”

“有句话叫母债女偿。”婃接话。

“对,母债女偿,天经地义。”

“你不想替母受过,除非你能证明你母亲与你没啥关系。”

小顾先生等人纷纷打趣。

“我妈明明有儿子,不该是母债子偿吗?”项青悠不服。

“项小伙伴,你不知道还有句话叫父债子偿么。”

“父债子偿,母债女偿,老古人早就根据男女性别不同,分工不同的同时也将债务分得明明白白。”

“……”项青悠无言以对。

“我抗议。”项青峰也表达不满:“今古不同时,老古人是老古人,现在是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得按现在的法律条规来论。

我反对父债子偿,我爸要是欠债让我来还,我可不干。

我现在挺庆幸你们全都不是法律系的人才,要不然我担心你们会成为猪队友。”

“你不接受父债子偿,你妈妈哪天欠债,你愿意母债子偿不?”小顾先生发出灵魂一问。

“我妈才不会干会欠债的事呢,我倒是觉得有可能我脑子发昏做出某种不明智的决定从而导致债台高筑,我妈爱子心切,有可能不得不替子还债。”项青峰反应同样快。

“算你机灵。”叶小美人、罗帅哥等人笑得前俯后仰,项小弟被抗了几次,越来越机灵,很少再掉进语言陷阱。

小青年们很欢乐,肖枫不管他们,招呼老纪喝茶、吃水果:“老纪,你和纪姨别在意那边那群小青年,这群青年有孔老撑腰,腰杆特别硬,疯得很。”

“肖家小子,我老人家没得罪你吧?”无辜躺枪的孔老不乐意了,他也没干啥啊,听肖家小子的语气,好像他教得小青年们变成了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

“孔老,您别听他的,肖教授他是因为嫉妒我们青春年少,嫉妒我们人缘好,他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你们这话说得亏心了啊,但凡你们说我嫉妒你们跟着孔老发财,我也就默认了,说我嫉妒你们青春年少,这就过了,你们是青年,我也是青年。”

肖枫在抗议小伙伴的话,叶小美人反驳:“肖叔,您可以有颗不服老的青年心,这是好事,但您不能拉踩我们呀。

我们中最年长的小伙伴刚二十出头,稍小一点的才十七八岁,而您的年龄已经是我们中最年长的小伙伴年龄的双倍还有多。

我们是刚从泥土里冒尖儿的嫩笋儿,您就算是当年生的笋,那也是脱了皮,开了枝叶的那种称为新竹的老笋。”

肖枫竟无言以对。

“哈,小子们,他嫉妒你们赚到了不少零花钱呢,你们以后更努力些,赚更多的零花钱,让他在旁眼红。”

小青年怼得肖教授哑口无言,孔老高兴了。

肖枫本来想掀孔老的老底,让孔老知道他的年龄是他的双倍,想一想又算了,他好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能跟老人和小孩子们计较。

纪慎:“……”他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好吗。

项妈妈也不管小青年们,将纪老太太爱吃的火龙果片果盘换到老太太面前,取牙签递给老太太叉水果吃。

小青年们招惹不起,肖枫干脆权当看不见小青年,喝了半杯茶,催赫医生:“你该上工了,赶紧给纪姨看看,也让人心里有个底儿。”

“别急,从老人家的气色来看,没什么大问题。”医生并不急,不过呢,他也没抹肖某人的面子,去给老太太看诊。

小赫要帮纪老太太把脉,项妈妈拿纸巾帮老太太擦擦手,自己帮托起老太太的右手,方便小赫诊脉。

在自己专业领域上,医生那是非常专业的,给纪老太太摸了右手的脉,再换拿起左手摸脉。

诊了脉,再仔细地观察老人的面部和眼、口、鼻、耳,笑容得煦:“老太太身体挺不错,比同龄的很多人都要好一些,可见平日常活动,也不挑食,营养方面也比较全面。

老年人跌伤较常见,做过手术,总归是伤了元气,需要补点钙,还要适当的补点铁和维生素E。

这些急不来,慢慢食补更佳,医院开的口服药可以吃也可以不吃,这些日子多吃点水果。

老太太的体质是偏向热性,这期间不建议吃牛肉和羊肉,卢姨给老太太每天煲点汤,以鸡、鸭、鱼和猪肉为主,适当加点当归、红枣、枸杞子和高丽参。

汤里不要放黄芪和桂皮,以及八角、花椒这几样,但可以添点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