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林清树干咳两声,看了看一脸怒容的姥姥姥爷,又看了看面相刻薄的四舅母,问道:“这狗蛋还卖不卖”?
“不卖”。
“卖”。
姥爷跟四舅母的话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
四舅母没有理会姥爷的怒视,对林清树说道:“我是当娘的,卖不卖孩子我说了算,你打算出多少钱?
我跟你说哈,俺家狗蛋养活这么大可不容易,吃穿用度花销可不小,钱少了我可不卖”。
林清树反问道:“你打算卖多少钱”?
四舅母立刻说道:“三两银子,不,四两银子”。
林清树面无表情的说道:“高了”。
“高了”?
四舅母的声音顿时提高了许多:“哪高了?养孩子不花钱呐?我这当娘的卖孩子不心疼啊?让俺公公婆婆同意卖孩子容易啊”?
林清树伸手一指院子里看热闹的小孩子,对四舅母说道:“你信不信我出三两银子,可以在这群孩子里可劲挑?
你家狗蛋都瘦的皮包骨了,买回去能不能养活得了还得另说呐。
要是买回去万一养不活,还不得赔死我!就二两五钱银子,爱卖不卖,不卖拉倒”。
说完,林清树作势欲走。
四舅母急忙喊道:“卖卖卖,我卖了”。
四舅母同意卖孩子了,姥姥姥爷再怎么反对都没用,老两口在家说话不管用。
要不是有闺女赵氏接济,老两口说不定早就被四舅母磋磨死了。
四舅赵四听到消息,急匆匆的赶回家里,了解完具体情况后本来还想说两句,结果被四舅母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然后就蹲在院子里找蚂蚁去了。
姥姥姥爷看着不顶事的四儿子,气的扭头抹着眼泪回屋里了。
林清树给了胖小孩两个铜板作为跑腿费,没过多久,胖小孩就拉着他爹赵家村的村正过来了。
在双方村正的共同作保下,大憨跟赵四签字画押,签订好狗蛋的卖身契。
二两五钱银子就是狗蛋的卖身价格,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从此以后,狗蛋跟赵家再无任何瓜葛。
四舅母拿到狗蛋的卖身钱,欢天喜地的回屋数钱去了。
儿子再亲也没钱亲,家里别的不多,就是儿子多。
现在卖掉一个儿子,不仅能得到一份钱财,家里还少了一张吃白食的嘴,能省下不少粮食。
在四舅母看来,这笔买卖划算的很!
赵四看了一眼狗蛋,然后从怀里摸出来半个窝头塞给狗蛋,叮嘱道:“到了别人家里,要听话,让干啥干啥,别顶嘴,知不知道”?
狗蛋握着窝头用力点了点头。
赵四摸了摸狗蛋的大脑袋,叹息道:“唉!是爹没用,别恨我”!
说完,赵四转身拎着锄头又去地里忙活了。
赵家村的村正拿到两钱银子的保费后,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院子里原本看热闹的一群小孩子,觉得没了热闹可看,吵吵嚷嚷着跑着去别的地方玩了。
林清树扫了一眼空荡荡的院子,对林和宗说道:“你先带着他们两个去外面等一会,我去跟人打个招呼再走”。
林清树的眼神扫了一眼四舅母的房门,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转而脸色一正,抬脚走进堂屋。
堂屋有三间房子大小,用高粱帘子隔成三间房子,姥姥姥爷住在东屋,家里的几个孩子住在西屋。
林清树站在西屋门口,对着半掩的帘门拱手说道:“老叔老婶子,刚才之事多有冒犯,还请老叔老婶子见谅。
我们这次来的匆忙,家里还有一堆事要处理,我们也就不多留了,老叔老婶子多保重身体,我们先走啦”。
说完,林清树转身欲走。
“等一下”。
姥爷开口叫住林清树,打开帘门对林清树低声问道:“你们这次来买狗蛋,是你们的主意?还是海子他爹娘的主意”?
“这”?
林清树迟疑了一下。
姥爷瞬间秒懂,沉重的脸色变得轻松了一些,说道:“行啦,你要是为难就别说了,我懂。唉!家门不幸,让亲家见笑啦”!
“咳”,林清树干咳一声说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唉!老叔您也不必难过,想开点。
这时候也不早啦,我们还得赶着回去,我们就先走啦”。
“等等”。
姥爷伸手拉住林清树,伸手递过来十几个铜板,小声说道:“我这个当爷爷的没用,以后俺家狗蛋就拜托亲家照顾了!
这点钱不多,麻烦亲家帮忙带给狗蛋让他留着花!我就不送你们了,早回吧!路上小心点”!
林清树犹豫片刻后,还是伸手接过姥爷手中的十几个铜板。
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递给姥爷,解释道:“老叔,我们来之前,俺正华叔知道今年这年景不好,特意交代过我们,让我们多出点钱买狗蛋,算是照顾一下家里。
刚才那情况您也看到了,您家这儿媳妇,唉!一言难尽呐!这省下来的钱,我就留给老叔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姥爷连忙摆手说道:“这钱我不能要,亲家已经帮了我们家很大忙了,能把狗蛋接过去,也算是给孩子一条活路啦。
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这钱你还是带回去吧。我们老赵家虽然穷,但是不能没有骨气,这钱我是真的不能要”。
林清树依然坚持把银子递给姥爷,并且劝说道:“老叔,您跟俺正华叔不管咋说都是儿女亲家,互相帮衬一点也是应该的。
您也知道今年这年景不好,粮食多半不会有啥好收成。这些钱您拿着,早点去县城买点粮食回来。
说不定,多这二两银子的粮食,就能多活两口人呐。
俺正华叔是啥脾气,老叔您也知道,我要是没把事办好,说不定我回去还要挨骂,您老就替我多担待点”。
说着话,林清树把二两银子塞进姥爷手里。
这次姥爷迟疑了一下,没再推辞。
姥爷也知道今年天旱,地里不会有啥好收成,家里肯定会揭不开锅,饿死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这二两银子打底,说不定真能让家里多活两口人。
在骨气和活命之间做选择,姥爷还是选择了活命要紧。
林清树看姥爷收下银子后,不放心的低声叮嘱道:“老叔,这银子您可得放好喽,千万别让别人知道了”。
说话间,林清树还朝四舅母房间的方向颔首示意了一下。
姥爷点头说道:“我省的,让亲家费心啦”!
林清树笑了笑拱手说道:“老叔,事情既然已经办妥,我们也就不耽搁啦,我们先回去啦,老叔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