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场的血腥味尚未散尽,叶展颜已如旋风般行动起来。
时间,此刻是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手。
他看也不看面如死灰、被捆缚在地的秦王及其核心党羽,对赵劲厉声道。
“赵佥事,此处由你全权负责,清理残余,看守逆犯。”
“记住,凡有异动者,杀无赦!”
“是!提督大人!”
赵劲抱拳领命,眼神锐利如刀。
他立刻指挥手下禁军开始清场,将秦王一党分别看押,任何试图反抗或逃跑的,立刻被毫不留情地格杀。
叶展颜翻身上马,对身边一队早已等候多时的东厂精锐驿卒和传令太监道。
“即刻出发!”
“按甲字计划行事!”
“延误者,斩!”
“是!”
数十骑精干人马如离弦之箭,携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盖有皇帝玉玺的“圣旨”,向着不同的方向,狂奔而去。
其实这些圣旨都是假的,是由叶展颜控制的司礼监仿盖。
此事日后定会被众人诟病,但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
几乎就在猎场变故发生的同时。
神都内外,乃至更远的官道上,已是暗流汹涌。
齐王李泰的八千藩兵先锋,已然抵达京西五十里的涿水驿。
蜀王李旻的九千仪仗护卫,也已陈兵京南三十里的长亭。
更有一些与秦王暗通款曲的京畿驻军将领、地方镇守总兵,或已悄悄调动兵马,或已集结亲信,只待猎场信号一起,便要以“清君侧”或“护驾”为名,兵发神都,共襄“盛举”。
然而,他们等来的不是秦王的成功信号,而是八百里加急传来的“皇帝圣旨”。
涿水驿,齐王大帐。
传旨太监面无表情。
但他的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朗声宣读。
“……朕承天命,抚有四海。”
“今有逆贼秦王李君,包藏祸心,勾结党羽,欲乘秋狩之际行大逆不道之事。”
“幸赖祖宗庇佑,将士用命,周相临机决断,率先发难,已将逆王及其首要党羽悉数擒拿,叛乱顷刻敉平……”
齐王李泰听着,脸色阴晴不定,手指紧紧攥着座椅扶手。
这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秦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周淮安动作竟如此之快?
但如果是他的话……好像也很合理。
圣旨继续。
“……念及齐王及各路镇守总兵,闻讯星夜率师来援,忠勇可嘉,朕心甚慰!”
“虽叛首已擒,然卿等勤王之心,天地可鉴。”
“特旨,所有率兵前来之亲王、将领,皆官升一级,麾下将士厚赏三月粮饷!”
“尔等接旨之后,可于原地驻扎休整,勿再劳师动众,以免惊扰地方……”
升官?
厚赏?
原地驻扎?
齐王心中疑窦丛生。
这圣旨来得太快,太巧了!
简直像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
周淮安还真是老谋深算呐!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此事且需从长计议。
这时,那传旨太监仿佛不经意地压低声音。
对齐王身边的心腹又补充了一句,却又恰好能让齐王听到。
“大人您是不知道,真是险啊……”
“幸亏襄阳郡主机警,前几日便以省亲之名离京,实则是奉了密旨,快马加鞭回楚州搬兵去了!”
“算算时辰,十万楚州铁骑,怕是离神都不远了……”
“陛下这是龙心大悦,才厚赏各位爷呢……”
襄阳郡主?
楚州军?
听到这话,齐王的心猛地一沉。
襄阳郡主是皇帝的堂姑,老楚王的嫡女,楚州军的主心骨。
他们兵精粮足,是天下有数的强军。
如果十万楚州军真的正在赶来……
自己的这些人马,岂不是正好被夹在神都和楚州军之间?
同样的场景,几乎同时在蜀王军营、以及其他几位将领的驻地前上演。
“圣旨”的内容大同小异,核心都是:叛乱已平,感谢勤王,升官发财,原地待着。
而传旨太监们“私下”透露的,关于襄阳郡主和十万楚州军正在赶来的消息,则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有接到圣旨的藩王和将领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和狐疑。
出将入相的军神周淮安,战力彪悍的十万楚州军!
这些狐假虎威的东西,当真是没被叶展颜浪费一点儿。
毕竟,论起“狐假虎威”他们太监可是专业的!
但这些领旨的主儿,却不全是糊涂人。
“王爷,这圣旨……似乎有些蹊跷。”
蜀王的谋士捻着胡须,眉头紧锁。
“何止蹊跷!”
蜀王李旻沉吟道,眼中多有犹豫。
“秦王败得太快,圣旨来得太巧,还有这楚州军……”
“若是真的,我等此刻贸然进兵,岂非自投罗网,被当成秦王余孽给剿了?”
“即便圣旨有假,但周淮安既然能瞬间拿下秦王,必然在京畿早有布置,我等兵力不多,强攻神都,胜算几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再背后出现楚州军……”
帐内一片沉默。
风险和收益需要重新权衡。
继续前进,可能面临神都守军和未知的楚州军前后夹击,风险极大。
而按兵不动,却能白得一个官升一级和厚赏,似乎……更划算?
即便圣旨是假,日后也可推说被矫诏蒙蔽,尚有转圜余地。
绝大多数藩王和将领,在巨大的疑虑和潜在的风险面前,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遵“旨”办事。
一支支原本蠢蠢欲动的兵马,在距离神都数十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就地扎营,观望风色。
然而,总有不信邪、或是与秦王捆绑太深、自知无法回头的人。
镇守京畿东侧龙门关的大将吴勇,便是秦王死党。
他接到圣旨后,勃然大怒道。
“阉贼安敢矫诏!”
“王爷定然还未失败!”
“这是太后的缓兵之计!”
“楚州军远在千里,岂能说到就到?”
“儿郎们,随我杀进神都,营救王爷!”
他一刀斩了传旨太监,率领麾下五千兵马,继续向神都疾进。
吴勇的动向,立刻被叶展颜布下的东厂眼线飞鸽传书回报。
叶展颜此刻已护送太后和小皇帝回到神都。
太后与皇帝归宫,而他则是坐镇东厂大堂。
听到消息,他冷笑一声道。
“还真有找死的!”
“正好借汝头颅,震慑群宵!”
说着,他冷冽的看向手下命令道。
“拿着太后赐的金牌令箭,传令徐子龙,羽林卫出城列阵,正面迎敌!”
“令呼延烈,派兵封锁龙门关方向来路,断其归途!”
“令锦衣卫指挥使褚岁信,率缇骑绕后侧击!”
“告诉他们,此战不留俘虏,尽歼来犯之敌,首级筑京观!”
叶展颜的心腹小太监来福,闻言当即抱拳应诺,亲自领命去传达命令。
徐子龙、呼延烈虽然之前被蒙在鼓里。
但此刻秦王被擒、圣旨已发的局面下,他们已没有选择,必须听从叶展颜的调遣,证明自己的“忠诚”。
所以,这次他们必须好好表现一番。
另一边,吴勇率军疾行至神都西郊二十里的落马坡。
随之,便迎面撞上了严阵以待的羽林卫。
徐子龙虽然心中对叶展颜不满。
但麾下羽林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此刻为了自保和立功,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
双方骑兵率先冲杀在一起,箭矢如雨,刀光剑影。
正当吴勇部队与羽林卫缠斗之际,侧后方烟尘大作!
锦衣卫的缇骑如一把尖刀,狠狠捅入了吴勇军的腰肋。
当然,锦衣卫不是让叛军最害怕的。
他们更害怕的是锦衣卫手中的火枪!
于是,枪声一响,顿时便引起吴勇军后阵大乱。
吴勇大惊,想要后撤,却发现退路已被呼延烈派出的部队用鹿角、壕沟堵死,乱箭齐发。
腹背受敌,归路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