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杨悟延回家,进屋就盯着春晓看,春晓依旧该吃吃该喝喝。
杨悟延又因封嬷嬷在不好询问,一直憋到晚上,杨悟延才找机会问,“闺女,你做的?”
春晓,“嗯。”
杨悟延,“!!”
就这么大方的承认了?
春晓拉着爹爹坐下,“曹监军此人在西宁没少捞好处,他千不该万不该动您的军饷,放心,曹监军不会查到。”
本来春晓没想动曹监军,须卜大将留在西宁没少接触西宁官员,她发现曹监军收了匈奴好处,回京为匈奴说好话,又要爹爹弄来的军饷,她才对曹监军下手。
这一回,匈奴断曹监军仕途,她要看看曹监军还怎么为匈奴说好话?
杨悟延惊叹闺女下手干净利落,“真的不会留下把柄?”
“不会。”
杨悟延哈哈笑出声,以前就怕闺女手段太直白,现在不担心闺女进京的生活。
最后曹监军和须卜大将什么都没查出来,须卜大将的马儿发狂,是因为割的草料内掺了一种让马儿发狂的草。
匈奴人自己割的草料,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
匈奴想不到,春晓确定匈奴兵割草规律后,连夜让人在草地种植毒草,为了避免出现成人脚印,让匈奴警觉,特意选几岁的幼童栽种。
而须卜大将因为此事,再也不能离开驿站,春晓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京城消息传回,圣上拒绝匈奴讨要痘液的无理要求,并且不承认大夏将士侵扰边境时,春耕已经结束。
当匈奴人带着不甘离开西宁,春晓迎来了她的及笄礼,及笄礼在老宅举行。
春晓及笄的衣服是田氏一针一线缝制,上面绣着兰花,兰花养得好能活百年,田氏希望春晓品格高洁又能健康长寿。
屋子里,春晓换上娘亲做的衣裙,田氏拿着梳子为春晓梳头发。
田氏心里喜悦又酸涩,“你日后就是大姑娘,怎么眨眼就长大成人了?”
她还记得初为人母时的喜悦,记得第一次抱孩子好像拥抱了所有,小小的一团,眨眼间成了大姑娘。
春晓注视着铜镜中的自己,眉眼间格外柔和,“再大也是您和爹爹的孩子,女儿离不开你们。”
田氏简单给女儿梳顺头发,抱紧闺女,女儿已经有她高,抱了一会才松开。
田氏眉眼含笑,牵起闺女的手,“外面的客人等着,我们出去。”
“嗯。”
春晓回握娘亲的手,被娘亲拉着往外走,好像回到小时候,娘亲也是这么牵着蹒跚学步的她。
到了大厅,宾客早已到齐,四公主坐在主位,注视着母女二人走入大厅。
四公主眼睛不眨的观看及笄的流程,尤其是田氏亲自为春晓梳头戴簪,四公主眼睛泛红,她想念自己的母妃。
杨老太一声不敢吭,她从未办过这么盛大的及笄礼,深怕说错话给小孙女丢脸。
杨老太第一次清晰认识到,二儿子娶到宝,今日的一切全是二儿媳筹备,迎来送往有条不紊,不愧是官家小姐出身,二儿媳的眼界与见识,她们农妇比不上。
及笄礼成,春晓站起身,她的头发梳起,对着众人福礼。
四公主有些恍惚,这丫头真的才及笄?这姑娘太过沉稳老练,让她一直忽略杨春晓的年纪。
开宴后,春晓招待四公主和姜秋柔,姜秋柔感慨,“及笄后,你进京的日子可定下?”
春晓笑着点头,“五日后。”
姜秋柔神采飞扬,“今年爹爹的评级依旧是优,爹爹就有机会回京,到时候我去找你玩。”
春晓抬头看天,她不忍打击姜秋柔,今年要是出现旱灾的话,姜知府回京没戏。
不过,春晓还是应下,“好。”
四公主整个春日在西宁跑马,肆意的不得了,有些舍不得自由的日子。
春晓在西宁没有几个女性的朋友,姜秋柔算一个,春晓询问,“你成亲的亲事还没定下?”
姜秋柔压低声音,“我娘不服气钱将军的女儿嫁给三皇子,想等我爹进京再为我找婆家,我爹也觉得能离开西宁,所以没急着寻婆家。”
春晓点头,“你去年才及笄,并不着急。”
姜秋柔摇着扇子,“还是招赘好,可惜我家中哥哥不少。”
四公主无语,“你以为招赘就能招到什么好人?”
春晓笑眯眯,“我也不求什么好人,只要在我面前老实就行。”
四公主陷入沉默,父皇会怎么安排她的亲事?一定不是什么好人选。
及笄礼结束,春晓在老宅住了一晚,第二日巡视自己的产业,这才回到城内等着出发进京。
田家早已处理完产业,田外公的私塾转让给了汪老爷子,小半年时间,田家一直住在春晓酒楼的后院。
启程前一日,田杨两家一起吃团圆饭。
春晓院子里全是要带走的箱子,她还请了镖行护送,十五辆马车才装下所有行李。
真正值钱的没多少,全是一些矿石。
晚上的团圆饭,杨老头和杨老太的情绪不高,大房和三房心里空落落,以前春晓也离开过,这一次却不同。
春晓相当于人质,她轻易不能回到西宁。
田氏心里不好受,“等娘亲身子好一些就进京去陪你。”
杨悟延,“......”
媳妇不要他了?留他在西北怎么行?
田氏拍开相公的手,“别捣乱。”
杨悟延委屈巴巴缩回手,“你进京我也进京。”
田氏,“.....说什么气话?”
闺女还需要相公支持,相公没有兵权,闺女岂不是谁都能拿捏?
春晓噗嗤笑出声,“娘,我会想办法多回来看你们。”
田氏心里不舍,笑着点头,“好。”
杨老头声音哽咽,“晓晓啊,你要照顾好自己。”
春晓看向头发已经发白的爷爷,心里也不是滋味,最近老爷子苍老不少,心软的道:“爷,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我还要带您回祖籍祭祖,到时候咱们爷孙羡慕死嫡支的人。”
杨老头眼睛发亮,“还能回祖籍?”
春晓心道要等她站稳脚跟之时,“嗯,爷好好照顾自己,一定有机会。”
杨老头琢磨二儿媳调养身子的药方,又看向头发黑了不少的老妻,以前他还嘲笑老妻学二儿媳补身子,看来,他也要好好的补身子才行。
杨老大扫过大孙子想开口,最终化为叹息,晓晓在京城哪里能照顾得了夏阳。
春磊都要吓死了,还好爹没开口,这小半年,他看见堂妹就心慌!
田家人眼观鼻鼻观心,只有他们跟着一起回了京,还是别开口刺激杨家人了。
一家子吃了团圆饭,次日一早,公主随嫁的队伍先出城,春晓的队伍跟在后面。
这次春晓不仅带了齐蝶,还带了小五和小六。
从兵眷中,选了二十个训练过的年轻小子为护卫。
春晓还带了培养的六个账房,账房的年纪都不大,最小的才十二岁。
六个账房都不是杨家人,有佃户家的孩子,有兵眷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亲人都在春晓和杨悟延手里,春晓用着才放心。
进京一个杨家人没带,春晓故意为之,目前杨家族人在西宁最安全。
回程的队伍一直加速前进,回京心切是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是银钱不够。
四公主坐在春晓的马车内,一脸的愁容,“我在西宁已经很麻烦姜知府,西宁去年没收上来什么税收,这次回京的银钱实在是拿不出来,我能够理解。”
春晓理解四公主心里的埋怨,摊开手,“圣上只给臣女两份圣旨,没给过公主回程的银钱。”
四公主咬着牙,“本宫手里没剩下几两银子,我不能让队伍停在半路。”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四公主尝到了这种滋味,银钱,第一次对银子如此渴望。
春晓门清圣上故意不给回程的银钱,就是想难为四公主,当然也想难为她,圣上恼她算计军饷。
当然也有户部真没什么银钱的原因,户部能抽调的银钱全部用于囤积石料和木材,哪里凑的出公主回京的银子?
四公主见杨春晓走神,脸颊涨红,有些难以启齿的道:“我想向你借些银子,等回京后还给你。”
春晓扫了一眼封嬷嬷,“这不是借银子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我手里也没有多少银子。”
她得到的赏赐,留了一些银子在京城,剩下的全部带回西宁,她交给爹爹一些留着备用,其余的留给徐嘉炎和娘亲。
这就造成,她现在手里一共不到两百两银子,现在她也穷的很,真没银钱帮助四公主。
四公主不信,“你得了不少赏银。”
春晓指着西宁的方向,“我也要养人花用,再多的银子也有用完的一天。”
四公主愁的想哭,“那怎么办?”
春晓指尖摩挲着茶杯,轻咳一声,“前面就到了山西地界。”
四公主茫然脸,“所以?”
春晓喝了杯中的茶水,语气幽幽,“队伍长途跋涉十分疲累,可在山西地界休整一二。”
四公主木着脸,她以为杨春晓有什么好办法,“多留一日就要多花一日银钱,赵家主给的银钱已经所剩不多。”
春晓,“......”
她实名同情赵伯伯,从去年开始供养公主与随嫁队伍,送公主又掏一笔回程银钱,赵伯伯为数不多的家底被变卖。
春晓对着公主微微一笑,“听我的,有好运。”
公主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信杨春晓,这姑娘已经创造不少奇迹。
队伍停留到马老爷的宅子,马老爷子见到庞大的队伍眼前一黑,问清楚是来借宿,马老爷子肉疼的无法呼吸。
还是安排院落供队伍居住,马老爷脚步飘忽的走回主院。
春晓对马老爷子的宅子很是怀念,嗅了嗅金钱的味道,“香。”
齐蝶跟着嗅了嗅,只闻到雨后的泥土味,“姑娘,并不香。”
春晓听到哎呦一声,前方曹监军被小心的抬下马车,嘴角上翘哼着,“好运来,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