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的阳光刚爬过咸鱼馆的屋檐,馆外就传来了嘈杂的脚步声 —— 不是往常零星的仙兵或幽冥小鬼,而是一群背着书箱、穿着青布衫的年轻人,还有拎着竹篮、拄着拐杖的凡间百姓,密密麻麻地围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馆里看,像一群好奇的小雀。
“听说这里就是天庭的咸鱼馆?能吃仙食还能避寒,真的不用花钱?” 一个背着旧书箱的举子搓着冻红的手,小声问身边的人。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来赶考的伙伴,脸上都带着疲惫,显然是从凡间长途跋涉而来,连鞋尖都沾着泥雪。
“应该是真的!我昨天听隔壁村的张老太太说,她来这儿喝了热花生汤,还带了两串仙糖葫芦回去给孙子,一分钱没花!” 旁边拎着竹篮的妇人笑着说,篮子里还装着给孩子带的凡间糕点,“我家娃总说想尝尝仙食,今天特意绕路来的,要是真能让孩子尝尝,也算了了个心愿。”
阿飘刚打开门,就被这阵仗吓了一跳,赶紧笑着迎上去:“大家别挤,都能进来!里面有软榻,有热饮,零食随便吃,不用花钱!” 话音刚落,客人们就涌了进来,暖炉旁的软榻很快被占满,连馆中间的小蒲团都坐满了人,满馆都是说话声和笑声,比集市还热闹。
马筱筱蜷在主位的软云榻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嘴里还叼着半块栗子糕,忍不住挑了挑眉 —— 这客人也太多了,比平时多了三倍不止。她扫了眼零食架,发现早上刚补的仙桃糯米糍已经少了一半,烤仙豆的袋子空了两个,连凡间的糖葫芦都只剩最后两串,小客人正围着零食架,眼巴巴地看着空了的格子。
“阿飘,去喊仙吏……” 马筱筱刚想说让仙吏补货,就听见馆外传来熟悉的 “轱辘” 声,负责零食补给的王仙吏推着小推车,满头大汗地跑进来:“马星官!我刚才在南天门看见好多凡间客人往这边来,就提前去御膳房多补了货,您看够不够!”
小推车上堆得满满当当:二十碟仙桃糯米糍冒着白汽,十袋烤仙豆装在红布包里,还有一筐刚炒好的糖炒栗子,焦香扑鼻,最上面还放着两串马筱筱爱吃的糖葫芦,用恒温符温着,糖霜亮晶晶的。“我还跟李厨说,今天客人多,多做了点花生汤,装在保温桶里了,您让阿飘分一分。” 王仙吏擦了擦汗,熟门熟路地把零食往架上补,动作麻利得很。
马筱筱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忍不住笑了:“还是你细心,我刚想喊你,你就来了。” 王仙吏摆摆手:“嗨,您平时总想着我们,有零食也分给我们吃,我这提前补点货算什么!再说,看着客人们吃得开心,我也高兴。”
正说着,门口突然传来一阵 “哒哒” 的脚步声,两个穿着黑白长袍的身影走了进来 —— 黑无常面无表情,手里拎着个黑布包;白无常嘴角带着点笑,手里拿着个算盘,正是幽冥界的黑白无常。“马星官,好久不见!” 白无常率先开口,声音带着点尖细,“我们奉阎罗王大人之命,来订十份仙桃糯米糍!”
“哦?阎罗王也爱吃这个?” 马筱筱挑了挑眉,让阿飘拿出账本。白无常叹了口气,苦着脸说:“可不是嘛!地府的孟婆汤天天喝,苦得能掉眼泪,阎罗王大人说,得用您这甜滋滋的糯米糍中和一下,不然地府的小鬼们都快没干劲了。上次判官大人带回去的,您猜怎么着?小鬼们为了抢最后一块,差点把地府的石桌掀了!”
黑无常也难得开口,声音低沉:“多放糖,要热的。” 马筱筱笑着点头:“放心,让李厨多放两勺瑶池蜂蜜,用恒温符温着,送到地府还是热的。” 阿飘很快记好订单,白无常付了幽冥石,还不忘叮嘱:“下周一定要送到啊!阎罗王大人等着当下午茶呢!” 说完,两人一阵风似的走了,还差点撞到门口进来的土地公。
土地公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凡间的苹果,笑着走进来:“马星官,我来帮您维持秩序!外面还有几个凡间老人,走路不方便,我扶他们进来。” 他刚说完,就扶着两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进来,墩墩立刻迎上去,用小脑袋蹭了蹭老人的手,然后慢悠悠地领着他们往暖炉旁的软榻走 —— 那里离暖炉近,最暖和,还特意留了两个空榻。
“这小白狗真乖!” 老奶奶摸着墩墩的头,笑得眼睛都眯了,“比我家那只猫还懂事,知道给我们引路。” 阿飘赶紧端来热花生汤,老人喝了一口,暖得直叹气:“还是天庭好啊,又暖又有好吃的,比凡间的客栈舒服多了。”
另一边,煤球正蹲在一个小客人身边,小客人大概五六岁,穿着凡间的小花袄,手里拿着颗栗子,却不会剥壳,急得快哭了。煤球见状,赶紧跳上小桌,用小爪子轻轻按住栗子,再用牙小心地咬开壳,把剥好的栗肉放在小客人手里。“吱吱!” 它叫了两声,像是在说 “吃吧”。小客人开心地接过,咬了一口,笑着说:“小黑猫真厉害!比我娘剥得还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筱筱靠在软榻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土地公帮老人递茶水,阿飘给客人分花生汤,煤球帮小客人剥栗子,墩墩给老人引路,王仙吏补完货还帮着收拾空盘子,满馆都是笑声和甜香,心里满是满足。她转头对坐在旁边喝茶的马心元说:“师傅,你看,不用我动手,什么事都能成。之前我还担心客人太多会乱,结果大家都主动帮忙,比我想的还顺利。”
马心元笑着点头,给她添了杯桂花酒:“你这孩子,总是把‘借力’用到极致。其实大家愿意帮你,是因为你总想着别人 —— 给仙吏分零食,给凡间客人送《咸鱼语录》,给幽冥小鬼留点心,你让大家舒服,大家自然愿意帮你。” 他顿了顿,又说,“你看那个赶考的举子,刚才还愁眉苦脸的,现在吃了糯米糍,正跟同伴笑着讨论考题呢,这就是你做的好事。”
马筱筱顺着师傅的目光看去,果然见那个穿青布衫的举子,正拿着块糯米糍,跟同伴说:“吃了这仙食,我感觉脑子都清醒了!之前总怕考不上,现在觉得,就算考不上,也能像马星官说的那样,‘怎么舒服怎么活’,没什么好怕的。” 同伴也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咸鱼语录》里说‘尽力就好,别逼自己’,我之前天天熬夜,现在想通了,明天正常发挥就行。”
傍晚时分,客人渐渐散去,有的带着打包的零食,有的拿着《咸鱼语录》,脸上都带着笑容。王仙吏收拾好零食架,阿飘整理好账本,煤球和墩墩也累得趴在软榻旁,煤球怀里还抱着颗没吃完的仙豆,墩墩则把脑袋埋进马筱筱的毛毯里,很快就睡着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声音,带着点恭敬:“马星官,玉帝陛下有旨!” 只见两个穿着明黄色太监服的太监走进来,手里捧着个金色的圣旨,还有一个锦盒。“玉帝陛下说,咸鱼馆促进三界和谐,让人间百姓舒心、幽冥小鬼开心、天庭仙官顺心,特颁‘三界和谐奖’,赐黄金百两,额外批三倍零食配额,以后御膳房优先供应咸鱼馆的点心!”
马筱筱赶紧起身接旨,打开锦盒 —— 里面放着一枚金色的勋章,上面刻着 “三界和谐” 四个字,还镶着颗小小的玉石,泛着温润的光。太监笑着说:“马星官,玉帝陛下还说,您要是想扩大咸鱼馆,天庭随时给您批物资,您尽管开口!” 说完,太监递过圣旨,又说了几句祝贺的话,才躬身离开。
马心元端来刚温好的桂花酒,递给马筱筱一杯,自己也端了一杯,轻轻和她碰了碰杯:“筱筱,你做到了。当年我教你修道,就是希望你能活得自在,还能帮到别人。现在你不仅做到了,还让所有人都明白,躺平不是偷懒,不是瞎混,是找对生活的方式,是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的智慧。”
桂花酒的甜香混着暖炉的炭火香,漫在空气里。马筱筱看着手里的勋章,又看了看身边睡着的战宠,心里满是温暖和满足。她靠在软榻上,喝了一口桂花酒,暖得从喉咙一直甜到心里 —— 原来,真正的成功不是当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权力,而是能让身边的人都过得舒服,能在自己喜欢的状态里,做成有意义的事。
暖炉里的炭火依旧 “噼啪” 响着,琉璃灯笼的光映着满架的零食,勋章放在桌上,泛着金色的光。马筱筱摸了摸煤球的头,又拍了拍墩墩的背,心里想着:以后的咸鱼馆,会更热闹,会有更多三界的客人来这里躺平、吃零食、聊心事,而她,会一直在这里,做那个 “有追求的咸鱼”,用自己的方式,让三界都充满甜香和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