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宋向文坐镇,宋南星终于可以轻松一把,放任自己钻进厨房,做点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和大家。
葱油饼、红薯汤配上宋立夏抽空种上的新鲜蔬菜,简简单单却让大家从胃暖到心。
就,舒坦!
就,给个神仙都不换!
只是,别人一个月七块的伙食费,到了宋南星这儿,根本打不住。
超标!
严重超标!
不过,大家都有“副业”白天晚上的干,超标就超标呗!
反正,大家都不差那点钱!
正好,供销社在推“爱国肉”,熊立诚正愁找不到销路呢!
可不就便宜了宋南星?
宋南星遇到猪肉,那绝对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如果实在太多了,吃不完怎么办?
不还能做成坛子肉和肉松么?
做肉松这事儿,宋小满可是手拿把掐,但做坛子肉,还得看宋南星。
把肉切成片,用大量的盐和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抹匀腌制一阵。
再将腌好的肉块稍微风干,放入干净的坛子里。
将炼好的熟猪油趁热倒入容器中,确保油脂完全、彻底地淹没所有肉块,不留一丝空气接触面。
等油脂自然冷却凝固,就形成一层密封的“盖子”。
然后用盖子或油纸密封容器口,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就行。
只要吃的时候,小心地挖出肉块,不污染剩下的油脂,就能吃上好些时间。
只不过,这肉本身已经用盐腌制过且浸泡在油脂中,非常咸。
所以必须清洗掉多余盐分和油脂后,再进行烹饪。
不过,这坛子肉,不管是蒸、炒、炖,都是一绝。
蒸熟的肥肉部分晶莹剔透,瘦肉咸香;炒蒜苔或青椒,咸香下饭;煮汤或炖菜时加入少量提味增香……
即便是宋南星遇到了,也能多吃半碗饭。
还有多的?
那就让宋小满给送回宋家村,跟宋大志和宋苗一起分享。
大家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吃点好的,很有必要。
可惜,宋南星严重低估了宋大志和宋苗对自己的抠搜程度,又低估了江老爷子和曹勇两个人的馋嘴程度。
更不知道,就为了十块钱,宋大志和宋苗就毫不犹豫的把这一罐坛子肉转让给了江老爷子和曹勇。
宋南星小朋友很气,却又拿宋大志和宋苗没有办法。
宋小满知道后,也止不住的劝他们,说他们干的都是体力活,不见荤腥不行,穿的可以差一点,但吃的一定不能省。
可宋大志和宋苗答应得挺痛快,但就是坚决不执行,气得宋小满直跺脚。
宋大志和宋苗对自己抠搜,对三个孩子却格外的舍得。
辛辛苦苦淘换来的细粮、熏好的的腊货,自己舍不得吃,却非要让宋小满给带上。
宋小满也不是个憨的,宋大志和宋苗舍不得吃,他可不会舍不得。
趁着宋大志和宋苗上工去了,宋小满把腊货取下来,泡上两三个小时,涮洗干净往锅里掺水一煮。
煮好以后,直接留在锅里,蹬上自行车就跑。
等宋大志和宋苗下了工,看到锅里已经煮熟的腊货,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
煮都煮了,总不能浪费吧!
宋大志和宋苗甭管想不想吃,都只能把那些腊货给吃进肚子里。
不过,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最多了可是会挨男女混合双打的,宋小满不得不把这事儿抖落出来,让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
宋南星扭头就去供销社,买了一堆价格昂贵的保养品,让宋小满帮忙给带了回去,并贴心的表示:
荤腥吃不下去就算了,多吃点保健品也是一样的。
带坛子肉回去能遇到馋狗,但又贵又没什么味道的保健品,不仅馋狗不吃,连狗都不吃。
那可是宋南星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不退不换又没有销路,宋大志和宋苗只能硬着头皮吃了两个月。
好不容易吃完,宋大志和宋苗再也不敢跟孩子对着干。
尤其是两个小的,有的是力气,有的是手段。
看着宋南星家的“斗法”,江靖川若有所思了好些天,周末的时候又坐立不安了一早上,这才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借了宋小满的自行车,去了一趟照相馆。
等宋向文走的时候,江靖川递了一张自己的生活照和一毛钱的的邮费过去,让他帮忙把照片寄给他的父亲,江韬。
宋向文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收到儿子的照片,看着后面那一行“我很好,您也要好好的。”,江韬有些憋不住,径直去附近的山头上坐了好几个小时。
山头的风还是太大了,直接让江韬“迷了眼”,让一双漂亮的桃花眼,肿得跟金鱼的眼泡似的,不热敷一下都没法见人。
照片寄出去以后,江靖川像是卸下了某种无形的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
后面,他又委托宋小满,陆陆续续给江韬寄了不少物资。
什么兔皮被褥、兔皮夹衣,什么腊鸡、腊兔、坛子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直到江韬收到这些东西,他才相信了江靖川照片后面那句话。
知道老父亲和孩子都很好,江韬心底的乌云,终于被阳光给驱散,也终于能全副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就江韬那身份,还能去支援三线建设,多少还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只要他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出成果便是必然的事儿。
宋向文再次过来接班,就带来了江韬升职加薪的好消息,江靖川那张故作老成的脸上,难得有了一丝笑意。
既然宋向文都来接班了,那寒假还会远吗?
腊月十四,桃源中学的寒假正式开始了。
江靖川作为下放人员,没有滞留在桃源县的理由,不得不在放假当天回到宋家村。
但相对自由的宋立夏兄妹仨,却一个都没走。
桃源县一直有个风俗,叫做“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
只是,这媳妇可不是那么好娶的,没有“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根本没可能!
作为“三转一响”里,最实用的那一转,这段时间的自行车不要太抢手,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熊立诚和龚卓直接把进价抬到了一百五,对外更是喊出了一百八的天价。
宋立夏和宋小满忙得脚不沾地,吃饭、睡觉都得掐着点,学校食堂又不营业,宋南星怎么好意思一走了之?
当然是,留下来,当厨娘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