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髻杀 >  第9章 绝技立住脚

阿绾最终在骊山大墓的军营中安顿了下来。

此处的尚发司,规模远不及咸阳大营,仅由两位年长的婆婆打理。

她们只负责校尉及以上级别将领的发髻仪容,寻常兵卒与那些修筑陵寝的苦役,自有更粗简的打理方式,或是互相帮忙,或是无暇顾及。

如此一来,阿绾所处环境相对单纯,避免了与底层复杂人等的过多接触。

更重要的是,尚发司的营帐就设在统领将军百奚的大帐之侧,巡逻甲士往来不绝,安全自是无虞。

那两位婆婆,皆是百奚从家中带出的老仆,姓张姓李,性情虽沉默寡言,眼神却透着历经世事的慈和与审慎。

见阿绾年纪小,手艺却灵巧,又是蒙挚将军亲自安排过来的人,待她便多了几分看顾,不仅将相对轻松的活计分派给她,饮食起居上也多有照拂。

阿绾恭恭敬敬地与两位婆婆见了礼,心中雪亮,已然明了蒙挚将她调来此地的深意——名为发配,实为保护。

念及此,那个冷面将军的身影在她心中,竟莫名地又清晰了几分,虽然还是有些害怕,偶尔还会出神想起他的英俊面庞,不禁又嘴角上翘。

但更令她欣喜的是,在此地重逢了小黑与小鱼。

不过数月未见,这两个昔日在灶头帮忙、略显青涩的少年,如今已穿上合身的皮甲,身量蹿高了一大截,肩膀也宽厚了些,眉宇间褪去了几分稚气,多了属于秦军甲士的坚毅与沉稳。

他们如今是正式的少年兵,负责陵区外围的巡哨,虽职位不高,却也是蒙家军正式的一员了。

三个伙伴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不过,阿绾并未多言自己来此的真正缘由,只含糊说是犯了错被罚至此。

那些牵扯到御前、虎符、长生药以及义父血仇的惊涛骇浪,太过沉重与危险,她不愿,也不能将这两个刚刚站稳脚跟的小伙伴拖入其中。

能看到他们安然无恙,且有了前程,于她而言,已是莫大的安慰。

阿绾的编发手艺很快便在骊山大墓营地的中上层将领间传开了。

她不仅梳得一手规整挺拔、符合秦军各级军衔规制的发髻,更有两项绝技:一是“三股反拧结”,能将寻常的发绳编出精巧牢固的花样,嵌入发髻之中,既美观又不易散乱;二是在束发时,会根据个人头型和发量,巧妙地掺入极细的黑色麻绳,增加发髻的饱满度和支撑力,使得那些常年风吹日晒、发际线堪忧的军汉们,顿觉头顶“丰盈”了不少,整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仿佛年轻了几岁。

不过三五日功夫,找阿绾编发的校尉、都尉便排起了队。

连百奚将军回咸阳探亲前,也特意让她重新梳理了一番,顶着一个格外威严挺拔的将军髻,心满意足地走了。

军营之中,因这小小的发髻变化,竟无形中提振了几分士气,至少将领们互相打量时,眼中都多了几分对自己仪容的得意。

当然,百奚所言不虚,骊山这处山坳气候颇为怪异,时已深秋,午间却依旧闷热难当,一些正在劳作的苦役甚至热得打着赤膊,汗流浃背。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臭,以及一种若有若无、仿佛从巨大陵墓深处渗出的阴湿气息。

一日午后,营中事务稍歇,阿绾按捺不住好奇心,借口去看望正在当值的小黑和小鱼,悄悄溜出了尚发司的营帐,朝着那庞然大物般的陵墓工地边缘走去。

巨大的夯土层次第分明,如同人工堆砌的山峦,无数役夫如同蚂蚁般在其上忙碌。

她不敢深入,只在外围的坑道口附近张望,果然隐隐嗅到了一股吕英他们曾提及的、难以形容的腐肉腥臭之气。

这气味并不浓烈,却丝丝缕缕,纠缠在空气中,与泥土和石灰的味道混杂在一起,令人心头莫名发沉。

在返回营帐的路上,她看到几名身着白色宽袍、头戴方帽的术士,手持罗盘,在一处高地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什么。

他们的装扮与周围黝黑精干的军士、役夫格格不入。

小黑压低声音对阿绾说:“阿绾,那些人来了有一个月了,整天神神叨叨的,拿着那玩意儿到处转,说是勘定风水龙脉,可玄乎了。”

小鱼立刻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敬畏:“听说他们本事大着呢,能窥测天机,占卜吉凶,还有人传说他们之中有人见过东海蓬莱的仙人!咱们可千万别去招惹。”

阿绾闻言,只是不以为然地扁了扁嘴。

她在明樾台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一些自称能通鬼神的方士,最终也不过是倚仗些障眼法混口饭吃。

一位相熟的阿姐曾私下嗤笑道:“剥了那身皮,还不都是男人?是男人,就逃不过那几样心思。”

因此,她对这类人物并无多少敬畏,只觉得他们与这军营格格不入。

横竖她也无需为他们服务,便也未将这些术士放在心上。

然而,军营生活也并非全然顺心。

一位名叫合元的校尉,自打第一次让阿绾编发后,便像是认准了她,几乎日日都来报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人约莫二十五岁上下,面容还算周正,但眼神总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黏腻,言语间也时常有些过于“熟络”的试探。

“阿绾姑娘,你这小手真是巧夺天工啊!”

这日,合元又坐在了尚发司的矮凳上,感受着阿绾灵巧的手指在他发间穿梭,语气带着刻意的赞叹,“比宫里那些梳头嬷嬷也不遑多让。整日在这军营里,真是委屈你了。”

阿绾垂下眼睑,专注于手中的发髻,语气平淡而疏离:“校尉大人过奖了,小人只是尽本分。”

“哎,什么本分不本分的。”合元试图侧头看她,却被阿绾用梳子轻轻定住,“像你这般灵秀的女子,合该有人疼惜才是。日后若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合元……”

阿绾手下动作不停,心中极为厌烦。

她加快了速度,利落地打好最后一个结,退后半步,恭敬道:“校尉大人,发髻已梳好。若无其他吩咐,小人还要为下一位大人准备。”

合元对着铜镜照了照,显然十分满意,却又磨蹭着不肯立刻起身,目光在阿绾低垂的脸上转了几圈,这才意犹未尽地笑了笑,起身离去。

张婆婆在一旁默默看着,待合元走远,才走过来,低声对阿绾道:“丫头,这人……心思不太正。日后他再来,尽量让李婆婆或者我帮你应付着些。”

阿绾心中一暖,点了点头:“谢谢张婆婆,我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