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显示,坐标指向东南亚某个局势复杂的边境区域,而邮件服务器的跳转路径经过多个匿名节点,最终指向一个与星耀集团有过隐秘资金往来的空壳公司。

线索模糊却指向明确——顾宸,以及他背后可能存在的、针对墨家更深的图谋。

墨小染将这份警惕压在心底,暂时没有告知团队,眼下,“启明”内部的问题更为迫在眉睫。

随着B轮资金注入和团队急速扩张,“启明”这艘快艇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需要精密操控的巨轮,管理上的“暗礁”开始浮现。

新招聘的产品副总裁,来自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带着固有的流程和思维模式,与陈珂主导的技术团队在产品迭代节奏上产生了激烈冲突。

一方要求快速试错、小步快跑;另一方坚持技术稳健、架构先行。

沟通会议上,气氛紧张,各执一词。

市场部新来的总监,是陆景云高薪挖来的,能力出众,但也带来了过于激进的营销方案,预算超标严重,且与“启明”前期积累的“技术驱动、口碑至上”的品牌调性有所偏离。

陆景云夹在中间,既想支持自己找来的人,又觉得方案确实有些“过火”,左右为难。

甚至行政人事层面,也出现了因流程不清晰导致的协作效率低下、新老员工文化融合等问题。

原本扁平化、充满活力的创业团队氛围,似乎正在被大公司常见的部门墙和流程壁垒所侵蚀。

墨小染坐在会议室的首位,听着下属们的争论和汇报,没有轻易表态。

她意识到,这是公司成长必然经历的阵痛。以前靠核心四人组的默契和个人能力就能推动的事情,现在需要依靠制度、流程和更成熟的管理体系。

“今天的会先到这里。”在争论陷入僵局时,墨小染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李副总、陈珂,你们各自拿出一份详细的产品迭代路径和风险评估报告,明天单独向我汇报。王总监,你的方案很有冲击力,但需要补充更详细的数据支持和ROI分析,以及如何与我们的品牌核心价值结合。陆景云,你协助他。”

她没有批评任何一方,而是给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方向。

她的冷静和条理,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暂时抚平了现场的焦躁。

接下来的几天,墨小染展现出了与她年龄不符的管理手腕。

她单独约谈了产品副总裁李副总,没有否定他的经验,而是肯定了他对流程规范的重视,但同时明确:“‘启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流程是为业务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我希望你能在规范与敏捷之间,找到最适合‘启明’现阶段的平衡点。”

她给了他权限,要求他牵头制定符合“启明”特点的、更灵活的产品开发流程。

面对陈珂,她则更多的是倾听和肯定。

“我知道你追求技术的完美,这是‘启明’的基石。”

她看着这位一路并肩走来的技术伙伴,“但市场不等人。我们需要在保证核心架构稳健的前提下,适当加快迭代速度,满足用户需求。李副总带来的规范,如果能帮助我们减少低级错误、提升协作效率,未必是坏事。你可以把他看作帮你扫清管理障碍的‘管家’。”

她又找到陆景云和那位市场总监,没有直接否决激进的营销方案,而是引导他们:“我们的资金虽然充裕,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我希望市场部能拿出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方案,用巧劲,而不是蛮力。比如,是否可以结合我们新上线的AI批改功能,策划一个面向全国重点中学的、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既能体现社会责任感,又能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群。”

她的处理方式,既有基于原则的“铁腕”,不容置疑地明确了公司的核心价值和她的最终决策权;又有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的“怀柔”,充分尊重专业意见,引导而非命令,激励而非打压。

几次下来,公司内部剑拔弩张的气氛明显缓和,各部门开始尝试在新的框架下寻找协作方式。

员工们对这位年轻的CEO,在敬佩其能力之余,更多了一份信服。

齐司衡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私下里对她说:“你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掌舵者了。”

墨小染微微苦笑:“赶鸭子上架,只能边学边做。”

就在墨小染忙于梳理内部管理时,“智学未来”发动了新一轮的猛烈反扑。

这一次,他们不再局限于产品模仿和价格战,而是采取了更卑劣的手段。

网络上突然出现了大量针对“启明”核心产品——AI作文批改功能的质疑文章和“用户爆料”,声称该功能存在严重漏洞,误判率高,泄露用户**数据,甚至配有看似真实实为伪造的聊天记录和截图。

同时,几家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同时发文,质疑“启明”作为学生创业团队的技术可靠性和管理规范性,暗示其B轮融资存在水分。

水军铺天盖地,负面舆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严重影响了“启明”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度,甚至引起了部分投资人的关切。

“这是有组织的抹黑!”陆景云看着不断攀升的负面舆情数据,急得团团转,“我们必须立刻发律师函,告他们!”

“告谁?告水军?还是告那些被当枪使的自媒体?”齐司衡相对冷静,但眉头也紧锁着,“取证困难,周期长,效果未必好。”

陈珂则专注于技术反击,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准备发布详细的技术白皮书和第三方安全认证报告,以证清白,但他也承认:“技术澄清能说服理性的人,但很难消除所有用户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墨小染。

墨小染坐在电脑前,快速浏览着那些充满恶意的文章和评论,脸上看不出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