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会在深夜讨论结束后,以“顺路”为由,坚持让自家司机先送她回西山园林。

他的关心细致入微,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从不越界,让人无法拒绝。

墨小染接受这份好意,心中并非毫无波澜。

齐司衡的沉稳睿智,与她灵魂层面的默契,像一种无声的引力,让她在疲惫时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

陈珂的表达则更为直接笨拙。

他熬了几个通宵,优化了产品原型的关键模块,将运行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五,然后将更新日志和测试报告默默发到墨小染的邮箱,附言只有两个字:「好了。」

像是在等待检阅的士兵。

墨小染回复「辛苦,很棒」,他能对着屏幕傻笑半天。

陆景云则是用他的方式鼓舞士气。

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了米其林三星的甜品,在某个攻坚克难的深夜给大家当宵夜;

或者在他家旗下的私人会所订了包厢,强行拉上疲惫的团队去放松一小时,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他虽然对技术细节插不上手,但在对外沟通、营造团队氛围上,确实无人能及。

在这紧张而充实的准备中,墨小染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独自钻研的成就感。

团队协作,思想碰撞,为了共同目标奋斗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

就在路演前三天,“启明”团队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

他们计划在产品初期采用的一种关键数据接口,其官方突然宣布变更协议,导致他们之前的部分技术方案需要紧急调整,时间非常紧迫。

团队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就在这时,陆景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他父亲一位在相关部门任职的老友打来的。

对方表示,可以“帮忙”疏通关系,让“启明”团队获得该接口变更前的特殊过渡权限,确保他们的项目不受影响。

“怎么样?我就说我有办法吧!”陆景云挂了电话,一脸得意地对团队成员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陈珂松了口气。齐司衡却微微蹙起了眉头,看向墨小染。

墨小染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天上不会掉馅饼,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陆景云父亲的那位老友,为何会如此“及时”且“热心”地提供帮助?

这背后是否藏着某种交易,或者……陷阱?

“景云,谢谢你的好意。”墨小染抬起眼,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但是,这个‘帮助’,我们不能接受。”

“为什么?”陆景云不解,“这能省我们多少事啊!”

“第一,依赖非正常渠道获取的权限,存在政策风险,不利于项目长期稳定。”

墨小染条理清晰地分析,“第二,我们无法确定对方提供帮助的真实目的,是否附带了其他我们不知道的条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她目光扫过团队成员,“我相信,依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难道我们‘启明’团队,连这点技术挑战都克服不了吗?”

她的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被“捷径”迷惑的陆景云,也让陈珂和齐司衡眼中露出了赞同和振奋的神色。

“小染说得对!”陈珂第一个响应,“给我一天时间,不,一个晚上,我重新设计适配方案!”

齐司衡点了点头:“商业模式和市场规划那边,我可以相应调整,确保无缝衔接。”

陆景云看着瞬间重新燃起斗志的伙伴,摸了摸鼻子,也笑了:“行!听核心的!咱们就靠自个儿!”

拒绝了看似轻松的“帮助”,团队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攻关中。

墨小染和陈珂负责技术攻坚,齐司衡调整商业计划,陆景云则动用人脉,寻找其他可能的技术替代方案或合规的沟通渠道。

就在团队熬夜奋战的夜晚,墨小染接到了顾宸的电话。

号码依旧是陌生的,但那个冰冷的声音,她不会认错。

“听说,你们遇到了点小麻烦?”顾宸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拒绝了星耀,又拒绝了陆家的‘好意’……墨小染,你倒是比你那个父亲,更不懂得变通。”

墨小染心中凛然。

顾宸对“启明”团队的动向,竟然如此了解!

连陆景云父亲老友提供帮助这种相对隐秘的事情,他都一清二楚。

这说明,他或者说他背后的势力,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她,甚至可能……那个数据接口的突然变更,以及后续的“帮助”,本身就是一个针对她的试探或陷阱!

“不劳顾先生费心。”墨小染语气疏冷,“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会解决。”

“有骨气。”顾宸低笑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丝毫暖意,“只是不知道,你这份骨气,能支撑到几时?商场上,不是光有技术和理想就够的。你很快就会发现,你所以为的凭借自身力量,在真正的权势和资本面前,有多么天真。”

不等墨小染回应,他便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墨小染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

顾宸的话,像毒蛇吐信,带着恶意的提醒和威胁。

他似乎在等待着看她碰壁,看她认识到所谓“自身力量”的局限。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寒意,将注意力重新拉回眼前的代码上。

她不会认输,也不会被他影响。

第二天,她抽空回了一趟西山园林取资料。

墨洐释难得在家,看到她眼下的青黑,淡淡问了一句:“项目进展如何?”

墨小染将数据接口的变故和团队的决定简单说了,略去了顾宸的电话。

墨洐释听完,没什么表情,只说了句:“嗯。记住,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任何时候,保持警惕,握紧核心。”

父亲的话,与她的判断不谋而合。

这让她更加坚定了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的决心。

经过团队不眠不休的奋战,在陈珂主导、墨小染辅助下,新的技术适配方案终于在天亮前成功调试通过,甚至比原方案更具效率和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