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一群人由船夫带着在镇远古城游玩。
我们前一晚到达镇远古城是在?阳河的南岸的卫城,住在卫城的客栈里。
我们在明代经过镇远古城是洪武二十二年,即公元1389年,此时的镇远古城,有城池、有码头,但许多现代人看到的明朝古建筑,都还未开始建筑。
当我们沿着?阳河南岸卫城的河边走时,发现镇远古城周边的山倒映在静如明镜的?阳河面上,山倒映在湖面、河面的情形,我们见得多了,但从来没有看过像在镇远古城里看到的样子。
我们能从青山在河面上的倒影,看到青山上在山路行走的人们!
这情形就真的太奇怪了!
这情形让我想起林则除的一首诗: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话说清朝时,林则徐受命赴云南担任乡试正考官。
林则徐过赣西,入湘中,出湘西,经过一个多月旅途奔波,终于抵达贵州,来到镇远古城。
当林则徐伫立于?阳西峡的相见坡上,俯瞰?水,他写下了入黔的第一首诗《镇远道中》。
如今我亲身来到镇远古城,看到了林则徐看到的情景:行人在山影在溪。
船夫说,要带我们过坐船过河,去爬石屏山。
我们在码头坐船,到了?阳河的北岸。
府城,就依石屏山而建。
上了北岸,抬头望,看见石屏山像一个巨大屏风,顶天立地,竖立在群山中。
船夫说:石屏山因为石崖绝壁高千仞,“端直苍阔如屏风”,因此得名。
进入府城,发现府城比卫城那边,多了许多宗教、文化的建筑。
我们穿过街道,沿着依山的小巷登山。
此时,石屏山上的古城墙还未有,现代人看到的石屏山上的明代古城墙,是永乐年间才始建的军事防御体系。
石屏山在舞阳河东侧,主峰海拔668.1米,东西绵延约2.2公里,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
石屏山的青石板路和阶梯比较陡,我们慢慢爬,回头望向山下,越爬得高,看到府城的范围越大。
山道旁边看见有一块石碑,上刻“挡箭碑”。
再往上走,不远处,看到一座重檐歇山式穿斗木结构的楼宇,整座楼依险要山势,用苗族吊脚楼建筑方式修建。
一楼吊脚外延,楼底下就是上山的路,路的另一边就是悬崖。
沿着楼底的山路小心向上行,穿过石拱洞,看见石拱洞右边就是楼宇的正门。
回头看刚才通过的石拱洞,发现它是一座用石头垒建、有城墙垛子的拱形门。
船夫说:这就是四官殿。
登上台阶,进入殿中,就是一楼正殿,供奉着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位战国时期的将军神像。
四位主神右侧,供奉着龙虎玄坛赵元帅之神像;四位主神左侧,供奉着日、月神像。
大门有一楹联:
四观殿,殿四观,观山观水观日月;
三义宫,宫三义,义买义卖义经营。
船夫站在楹联旁,读给我们听,然后说:所以这里既叫“四官殿”,又叫“四观殿”。
在军事重镇的后山上,建有一座供奉四位战神的殿,四位战神,生前各为其主,敌对拼杀,死后却被共祀一堂,实属罕见之极!
建殿之意,想合借四位战神之力,保镇远城的一方和平安宁!
走出四官殿,就是钟楼,钟楼里悬吊着一口大钟,大钟上面除了刻有“四官殿”三个大字外,还有许多为诗词,我最深印象的就是钟的四方,重复刻着“石屏巨镇”四个大字!
借巨大铜钟,想镇住一方兴风作浪的妖兽。
看完钟楼,回到四官殿,看见在日月神像左侧上方有一楼梯通往上层。
我们顺着楼梯,登上二楼,凭栏远眺,镇远南北两城一河、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其实四官殿就是建在石屏山的悬崖半山处,向下望如同垂直下望,顺着一楼的檐面,可以看到山下的府城层叠的民居建筑的层顶。
人往下望,就像悬空望之,令人胆战心惊。
四官殿的二楼,确实是半山眺望古城景色和舞阳河的绝佳位置。
从四官殿出来,再往上爬,到达山顶,我们不但可以俯瞰镇远古城全景,还看到了舞阳河呈“S”形、河两岸依着山势,民居密集而建,人与自然形成了一幅太极图景观。
船夫开心地对我们说:看!这就是山水太极图!
昭化古城的山水太极图与镇远古城的不同,昭化古城的山水太极图,河流绕山流过,形状呈现U形,由于所在谷地的地势较开阔,山光水色间,比镇远古城更像太极图。
镇远古城的太极图,是一个S形状,两边依山都是建筑,呈黑白颜色。
在石屏山顶,向东侧下望,就是青龙洞,可见许多民居依山而建。
现代人到镇远古城,一定会去的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古城东端的青龙洞,由中元禅院、万寿宫、紫阳书院等35栋单体建筑组成,融合了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特色,被誉为“贵州古建筑博物馆”。 ?
青龙洞古建筑群的丰盛期,始建于约公元1500年前后,我们经过时,也是看不见的。
船夫告诉我们:在青龙洞的玄妙观,有专门祭祀“妈祖”的天后宫。这座天后宫最险又最高,内里的建筑工艺最美。
我们都觉得奇怪,这深山里有一座供奉海神“妈祖”的天后宫?
萧遥剑说:我们经过湖南芷江时,那里也有一座天后宫!
船夫说:对!深山中的这条河,有三个地方有供奉“妈祖”的天后宫,芷江、镇远,以后还会经过的黄平旧州。
萧遥剑说:天后宫,是福建人专门祭祀“妈祖”的地方,证明这里有很多福建人聚居!
他说得对!
苗岭深山中,有这么大规模的妈祖庙,证明明代的镇远,航运发达、商贾云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