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汴京手作娘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招笼

如此,罗掌柜当真生出几分爱才之心,起了将小姑娘笼络到自家铺子的心,将面包接过来了,往桥根底下的大石头上一坐,打开油纸,细细品尝起来。

一口两口一整个吃下去,不由自主的摇晃脑袋,吃的双眼微眯,口齿生香。

精白面发的极好,手艺老道,定是揉了又揉,才能如此松软,他还吃出鸡蛋牛奶还有其余的东西,盯着奶油面包啧啧感叹。

怎么偏这娘子生了个好脑袋,他就没想到将奶油挤到上面,瞧着从始至终笑盈盈无一丝不耐烦的奚春。

不禁幻想若是自己手底下有这样一号人,该是何等的幸事啊。

早市才刚刚开始,两个小姑娘就开始收拾东西回家,罗掌柜看准时机凑到跟前,双手握拳作揖:“鄙人姓罗,是桥市云酥记的掌柜,敢问娘子芳名。”

奚春了然:“姓奚,单名一个春,这是我姐姐薛娘子,罗掌柜所为何事啊,是面包不合您的口味吗?”

罗掌柜挺了挺胸膛,瞧着奚春清了下嗓子,胸有成足的开口:“奚娘子,我想请你来云酥记做工,做我们铺子御用的点心师父。”

“这月钱随您开,每到年底我还给你分红,还可以在后院腾一间屋子出来给你住,日后就不必两头奔波操劳辛苦了。”

奚春还未说话,旁边的左娘子眼前一亮,跃跃欲试的看着女孩,就盼着她点头答应。

激动的心脏砰砰跳,这可是云酥记哎,年底还给分红,云酥记过年的生意最好。于阗有头有脸的庶族都来买,银子还能少,可比在外头风吹日晒摆摊轻松得多,关键是稳定啊。

岂料奚春笑了笑,十分真诚的开口:“多谢掌柜的美意,还是算了。”

左娘子猛一掐自己大腿根,哀叹惋惜,看着奚春的目光也是怨其不争,好好的娘子怎么倔头倔脑的。

罗掌柜自信的脸颊裂开,显然没想到自己会被拒绝,破防开口:“为什么,云酥记出来的师父可是百家难求,日后进庶族做个糕点都行,娘子可是怕我出不了好价。”

他急急忙忙表达自己诚意:“价钱自然是好商量的,我劝娘子别急着拒绝我,先回家问问父母长辈,明日来告知我也不迟啊。”

奚春摇头:“不是怕价格,而是我售卖的面包是合全家之力完成,做面的是我姨娘,烘烤是我小弟,还有打发酥络是我几个舅母,我就负责卖,掌柜的高看我了。”

“您总不能将我一家子都招来。”

罗掌柜吃瘪一咬牙:“也不是不行。”

奚春:“.......”

薛女女接过话茬:“罗掌柜的厚爱之心,我姐妹二人看见眼中,奈何我和妹妹年岁到了,过不了多久就要议亲准备嫁妆,到那时三天两头的找您告假行方便也不行。”

“掌柜大可不必忧虑你铺子的生意,我们这小摊就两种,您的云酥记可有上百种新花样,岂是我们能比拟的。”

越和两个娘子交谈,罗掌柜的招安之心越重,如此能说会道,拒绝人的话都能说出花来,这比会做糕点还稀奇,但见她们坚决,只能作罢。

临走时还不忘嘱托:“我今日所言皆属实,娘子日后若是想开了,尽管来云酥记找我。”

奚春笑着行礼告别点头,将人送走后高耸的肩膀卸下。

沉不住气的左娘子跑过来,拉着小姑娘语重心长:“你当真傻了不成,那云酥记的点心师父,一月少说五六两,我看你要个十两保不齐都能谈,为何这般死板的拒绝。”

“在这风吹日晒有什么好的,现在是没雨,到了十月接连梅雨一下,生意都做不成了。”说完,很为其可惜的叹气。

“不过还好,罗掌柜说了你还能去找他,奚娘子,我劝你还是应了这份差事吧。”

奚春不着痕迹将自己被拽住的胳膊抽回来,陡然出声:“左娘子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娘子您可曾想过这十两银子能给我开几月,你又怎知罗掌柜不是看中我这奶油面包的方子,我去了难道还要背着铺子里的人做出来。”

“不消几日,这祖传的方子就成别人的了。”

“我这人没什么志气,开个小食摊自己做老板多好,真进了店铺做了伙计,怕是没这般好的态度了,若是真住进铺子,怕不是从早忙到晚。”

总而言之就是,警惕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给人打工不可取。

左娘子和薛女女皆一愣,二人都未想的这般长远,她还以为五妹妹是因为自家贱籍身份,不方便答应,那时若由罗掌柜查了户籍,岂非白给人送把柄。

左娘子怯懦嘴唇,半响才道:“娘子年岁不大,想的长远,若是我早早就被人糊弄去了,怕不是学会方子一月就被寻个由头赶出去,只能赚十两。”

奚春不赞同道:“娘子说什么胡话,这也是人之常情,罗掌柜出价厚道,心动在所难免。”

“明日还得劳烦您给我占这摊位。”说完递了半斤放在一边的酥油面包。“我记得您上次买的是奶油面包,这点子心意不算什么,您带回去给孩子尝个新鲜。”

左娘子拿着,一颗心热络的不知该说何是好,连连道谢。

她真是跟着沾光啊,自己都吃到面包西施的好处了,这几日摊子卖的东西比往常快上好几倍,钱袋子总算不瘪了,今日回去还能割上一斤羊肉,做羊杂汤喝。

奚春和薛女女舍不得五文板车钱,索性叫左娘子看着,二人则是采买东西去了。

薛女女给自己买了笔墨纸砚,还有整整一匹翠绿料子,打算给自己和娘做一身衣裳,剩下的就叫她娘帮着缝补一床被面出来。

奚春给家里买了一个双头瓦罐,一口极大的水缸,往后就不用日日挑水,还给她爹买了一斤烟丝,一条腰带。

随后拉着四姐姐往青云巷去了,此时书声朗朗,墨香四溢。

薛女女疑惑询问:“不是买了笔,来这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