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受邀清华大学投资俱乐部,给 社团的学生上课。学院老师拜托李桐出马,崔琰应下的很痛快。
教室里座无虚席,后排站满了蹭课的学生。有人问:“崔老师,您现在名气这么大,会不会担心业绩波动时被骂?” 崔琰笑了,拿出手机展示一张截图 —— 那是 2016 年 1 月熔断时,一位客户发来的短信:“崔总,相信你的判断,跌就跌吧,我不急着用钱。”“真正的信任不是名气带来的,” 他说,“是跌的时候一起扛过来的。”
学生说:“低股价,高股息,高成长这是不可能三角,崔琰是如何做到的。”
崔琰说道:“”但我们可以取便宜,分红,成长三者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投资目标的首选。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这也是我们需要耐心等待的原因,不只是持有需要耐心,好价格同样需要。本着宁错过不做错的原则,错过不会亏钱但是做错会,这个市场永远不缺机会。”
这段话讲的很透彻,尤其是对于估值,成长,分红三者结合的思考,成长最难判断的是未来需要多久成长到什么高度,这个真的是见仁见智的事情,除非远超众人预期,否则不到时间,是很难水落石出的
年底的私募论坛上,崔琰被授予 “年度最佳价值投资者” 奖项。领奖台上,他没谈业绩,而是讲了个故事:“2015 年夏天,营业部老刘总嘲笑我守着茅台不放,说我江郎才尽。现在他成了我们的客户,上周还拿着格力的年报来问我,为什么应收账款周转率比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台下哄堂大笑时,他话锋一转,“这就是我最珍视的‘名气’—— 让更多人开始看懂财报,而不是只看 K 线。”
名气也带来了特殊的 “粉丝”。陈老的老友,一位退休的央行研究员,特意带着厚厚的笔记来拜访。“小崔,我研究了你们所有的持仓,发现你们买的股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加上 Gdp 增速,和它们的市盈率总能对应上。” 老人指着笔记上的公式,“这才是真正的价值锚定啊。” 崔琰赶紧让人泡上最好的茶,两人从下午聊到深夜,话题从格力的渠道改革延伸到茅台的基酒库存。
但崔琰始终保持着警惕。某次内部会议上,他盯着最新的客户结构分析:“注意这个数据,最近三个月新增的客户里,有 15% 是冲着‘年化 89%’来的,他们的风险测评报告显示,其实更适合投货币基金。” 他敲着桌子,“这些客户必须劝退,哪怕得罪渠道。咱们要的是同路人,不是跟风者。”
网站改版时,技术部提议增加 “崔总投资语录” 板块,被他否决了。“把茅台历年的出厂价、格力的空调销量数据放上去,” 他说,“让投资者自己看,自己判断。真正的投资智慧,藏在这些枯燥的数据里,不在名人名言里。”
崔琰把信贴在办公室的 “理念墙” 上,旁边是陈老的赠言 “守正出奇”,和客户在交流会上提的问题 “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美的”。窗外夜色渐浓,金融街的霓虹映在玻璃上,像一片流动的光海。他知道,名气终会褪去,就像牛市总会结束,但那些被播撒出去的价值投资种子,那些在投资者心里生根发芽的 “看懂企业” 的意识,才是比任何业绩榜单都珍贵的收获。
而磐石资产的官网,依然每周五准时刷新业绩。只是现在,留言区里讨论最多的,不再是 “下周能涨多少”,而是 “谁能解读一下茅台的经销商库存数据”。这种悄然发生的变化,让崔琰觉得,所有的喧嚣与坚守,都有了最好的答案。
清华的课结束后,崔琰的手机里多了个新的微信群 ——“磐石价值研习社”。群里是那天来听课的学生,每天都有人分享财报分析,从格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到茅台的预收账款变动,讨论得热火朝天。
周五晚上,李桐凑过来看他翻群消息,笑着说:“你这课上得值,把学生都变成研究员了。” 崔琰指着一条消息念:“‘今天发现信维通信的研发费用率连续三个季度提升,是不是在储备新技术?
年底的私募年会,崔琰遇到了当年在营业部常和他争论的王老师。对方如今做了自媒体,专讲 “短线抓涨停”,见了崔琰却难得收敛了锋芒:“崔总,现在粉丝总问我‘为什么你讲的方法不如磐石的管用’,我才明白,光教操作技巧没用,得教人家怎么看懂企业。” 他递过来一本自己写的新书,扉页上写着 “向崔总致敬 —— 真正的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开春后,陈老的老友,那位退休的央行研究员,带着几个年轻学者来访。会议室的白板上,学者们画着复杂的模型:“我们发现,磐石持仓的股票,不仅市盈率和‘国债收益率 Gdp 增速’匹配,连资产负债率的变动都和宏观杠杆率趋势高度相关。” 老人补充道:“这说明你们不仅看企业,还把企业放在宏观经济的坐标系里,这才是真正的‘价值锚定’。”
崔琰让研究员调出格力的资产负债率曲线:“你们看,2015 年股灾时,格力负债率降到 60% 以下,手里现金却涨到 900 亿,这就是在经济下行期主动降杠杆,抗风险能力自然强。” 他想起自己当时加仓的决定,正是看懂了这份 “逆周期稳健”,“投资从来不是孤立看企业,是看它在经济周期里的位置。”
交流结束后,学者们要把这次讨论写成论文,标题定为《价值投资的宏观坐标系 —— 从磐石资产看企业与周期的共生》。崔琰特意叮嘱:“别写我,写企业,写数据。真正有价值的是这些规律,不是谁发现了规律。”
2017暑假,万柳书院的新家收拾好,并且放了一个夏天。酒窖里,2013 年的飞天茅台已经码到了顶,每箱上面的标签都被李桐用透明膜仔细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