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四百七十六章 南诏入侵(13)

山行章和杨儒安排部下稍事休整、戒备四方后,这才来到文武坚等人面前。

“某乃山行章,这位是杨儒杨将军,奉大王之命,率先锋骑兵前来驰援戎州。足下可是文防御使?”山行章看着眼前这个盔甲歪斜、满身血污尘土、狼狈不堪的将领,虽然心中已有猜测,但还是按规矩询问。

文武坚挣扎着想站起来行礼,却被山行章摆手阻止。

“某正是……文武坚。”他声音沙哑,带着疲惫,“多谢二位将军救命之恩!若非二位将军及时赶到,不然……某今日必死无疑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打量山行章和杨儒。

山行章和杨儒都是陈敬瑄田令孜旧将,他有所耳闻,但都未曾见过,毕竟他以前的身份也只不过是一地方豪强罢了。

“文防御使,戎州情况如何?僰道城现在怎样了?”杨儒开门见山,语气急促。他心中已有不祥预感,从文武坚如此狼狈的出现在这里可以知道情况非常不妙。

文武坚早已打好了腹稿。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悲愤与无奈交织的表情,重重叹了口气:“山将军,杨先生,僰道……僰道已经陷落两天了!”

尽管有所预料,山行章和杨儒还是心中一沉。

文武坚继续表演,他刻意夸大了南诏军的实力:“南诏贼寇,兵力远超预估!且绝非寻常蛮兵!那会川都督更是用兵老辣,麾下至少有四五万精锐!甲胄齐全,悍不畏死!再加之诸蛮兵力,少说也有数十万之众。

他们驱使诸蛮为前锋,日夜不停地猛攻!某率领全城军民,血战三日三夜!城墙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某亲自在城头搏杀,手刃贼酋数十人,亲手格杀的蛮兵,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身上负伤十余处!”

他扯开破损的衣甲,露出几道确实存在的伤口,以增强说服力。

随后偷眼观察了一下山、杨二人的神色,见他们面色更加凝重,心中稍定,又开始给自己脸上贴金:“某奉大王命守御僰道,深知责任重大,奈何……奈何贼众我寡,悬殊太大!

城中箭尽粮绝,城墙多处坍塌,城门攻破,将士们伤亡殆尽,最终……最终才被贼兵攻破!我本欲以身殉国,但想到大王援军将至,戎州北境尚需有人收拢残兵,组织抵抗,为大军争取时间,这才……这才忍痛突围而出啊!”

他声音哽咽,甚至抬手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突围途中,又在归顺县收拢溃卒,征发义勇,试图建立第二道防线……谁知……那南诏军来得太快!

归顺县小民贫,某仓促间只能组织起千余乌合之众,如何抵挡数万虎狼之师?苦战半日,城破……某能再次突围,已是侥幸!”

他说到这里,声音“哽咽”,仿佛承受了天大的委屈和压力。同时他将自己在归顺县的短暂停留描述成主动的、有计划的战略部署。

山行章和杨儒听着文武坚声情并茂的叙述,脸色越来越凝重。

但两人都是久经世故之人,对文武坚这番话自然不全信,尤其是对其“亲手格杀近百”、“忍痛突围”等说辞更是存疑。

只不过两人虽对文武坚所说的“英勇”存有一丝疑虑,但眼下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获取准确情报才是关键。

而且僰道、归顺接连快速陷落是事实,这本身就说明了南诏东路军的战斗力极其强悍。

“四五万精锐……数十万南诏军!”山行章倒吸一口凉气,他看向杨儒,“杨将军,若真如此,敌我兵力悬殊巨大啊!”

他们只有五千骑兵,就算加上陵、荣二州可能集结的兵马,面对数万士气正盛、连战连捷的南诏主力,正面野战风险极高。

杨儒眉头紧锁,问道:“文防御使,如今戎州境内,还有哪些城池在我军手中?”

文武坚连忙收住“悲声”,答道:“开边县首当其冲,早已被屠。南溪县……末将逃离归顺时,听闻南诏已分兵前往,恐怕……凶多吉少。如今看来,戎州五县,恐怕……只剩下最北面的义宾县尚未陷落了。”

“只剩义宾一县!”山行章失声惊呼,与杨儒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骇然。

他们虽然料到局势恶劣,却没想到竟糜烂至此!整个戎州南部,几乎全部沦陷!这意味着南诏军几乎已经控制了戎州大部,兵锋直指泸、荣。

文武坚趁热打铁,继续渲染危机:“山将军,杨将军,非是某怯战。实在是南诏军势大,兵力数倍于我,且连战连捷,士气正盛。

如今戎州南部已无险可守,仅凭义宾一县,城墙低矮,如何能挡得住贼军兵锋?我等若贸然前往,恐……恐正中其下怀啊!”

山行章眉头紧锁,心中快速权衡。他们只有五千骑兵,虽是精锐,但野战与攻城是两回事。

若南诏军真如文武坚所说有数十万之众,且控制了戎州南部大部分城池,他们这五千人贸然深入,确实风险极大,很可能被敌人以优势兵力包围歼灭。

杨儒沉吟道:“文防御使言之有理。敌情不明,兵力悬殊,我军又皆是骑兵,利于野战突袭,不利于固守坚城。义宾县恐怕也非久守之地。”

山行章看向杨儒:“杨将军的意思是……”

“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查明敌情,等待大王主力到来。”杨儒分析道,“义宾县是目前戎州境内唯一尚在我手的据点,虽不能久守,但可作为前哨和情报汇集点。

我等不如先行退往义宾县,一方面收拢可能逃往那里的溃兵,稳定人心;另一方面,可依托县城,派出大量游骑,仔细探查南诏军的兵力分布、动向和虚实。

同时,立刻将此处情况,快马加鞭禀报大王,请大王定夺,并催促主力尽快来援。”

山行章思考片刻,认为此策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

他看向文武坚:“文防御使,你熟悉本地情势,以为如何?”

文武坚自然是巴不得有人提出后退的建议,连忙附和:“杨将军老成谋国!此策甚善!义宾县虽小,总比在这荒郊野外安全。某愿率残部,随二位将军一同退守义宾,并派人引导游骑,探查敌情!”

他现在只想尽快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远离南诏兵的追杀。至于守不守得住,那是山行章和杨儒要考虑的问题。

“好!”山行章不再犹豫,决断道,“传令全军,目标义宾县,即刻出发!派出游骑,前出二十里警戒探查!再派信使,六百里加急,将戎州局势及我部动向,详细禀报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