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四百七十一章 南诏入侵(8)

第三日,天色未明,僰道城便被一种死寂般的压抑笼罩。

残存的守军默默地聚集在破损的城墙处,许多人甚至连武器都握不稳,眼神空洞,等待着最终时刻的降临。

没有人再说话,绝望已经抽干了他们最后一丝力气。

拂晓的第一缕微光刚刚照亮大地,南诏军的总攻便开始了。

他们连预兆性的号角战鼓都省去了。

只是如同沉默的黑色潮水,在晨曦的微光中,向着已经千疮百孔的僰道城发起了最后的、也是最猛烈的总攻。

这一次,攻势集中在几个预定的突破口。大量的云梯被架起,精锐的罗苴子悍不畏死地向上冲击。

攻城槌被数十名壮硕的蛮兵推动,对着那已经变形裂缝的城门发起了最后的撞击。

“咚!!”

“轰隆——!”

伴随着一声巨响和木料碎裂的刺耳声音,僰道城的城门,在坚持了三日之后,终于被彻底撞开!破碎的城门连同后面堆积的障碍物被巨大的冲击力撞飞,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城破了!蛮子进城了!”

绝望的惊呼声瞬间传遍全城。

早已蓄势待发的罗苴子发出一阵兴奋的嚎叫,如同决堤的洪水,从洞开的城门汹涌而入!紧接着是无数挥舞着刀枪的蛮兵。

城防,在那一刻彻底崩溃。

残存的守军试图在街巷进行最后的抵抗,组织起一道道薄弱的人墙。但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敌军和凶悍的南诏骑兵,这些抵抗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顶住!巷战!跟他们拼了!”文武坚目眦欲裂,挥舞着长剑,但他的脚步却并没有动。

果然身边的亲兵死死拉住了他。

“防御使!守不住了!快走吧!”

文武坚看着眼前兵败如山倒的惨状,又看了看身边仅存的几十个忠心耿耿的亲卫,那股子亡命徒的狠劲和对死亡的恐惧在他心中激烈交战。

他确实想向李倚表忠心,减少丢城的过失,但他更惜命!他知道,再停留片刻,必死无疑!

“南诏蛮子给我等着!”他狠狠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脸上闪过一丝决绝的狰狞,“走!从东门突围!去归顺县!”

他不再犹豫,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且战且退,向着尚未被完全合围的东门方向冲去。

一路上,他遇到溃散的士兵,还会厉声呵斥,甚至亲手砍翻了两个抢道逃命的溃兵,试图维持最后的秩序,但这不过是绝望下的徒劳表演。

他的主要目的,是活下来。

王毗双骑在战马上,缓缓踏入这座他花费了三天时间攻克的城池。

他看着四处燃起的黑烟,听着震耳欲聋的哭喊和厮杀声,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属于征服者的冰冷笑容。

“传令:屠城三日,以儆效尤。所得财物,七成上缴,三成自取。”他轻描淡写地下达了命令。这不是出于愤怒,而是一种冷酷的统治策略,要用极致的恐怖,摧毁所有敢于抵抗的意志。

这道命令,如同打开了地狱的大门。

涌入城中的南诏士兵彻底化作了野兽。他们见人就杀,无论是放弃抵抗的士兵,还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老人、妇孺,皆不能幸免。

街道上,院子里,屋内,到处都是杀戮的场景。弯刀砍入身体的闷响,长矛刺穿胸膛的撕裂声,临死前的哀嚎,蛮兵们兴奋的狂笑……交织成一曲毁灭的乐章。

房屋被点燃,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商铺被洗劫一空,稍有反抗或迟疑的居民立刻被乱刀分尸。女人被当街凌辱,孩童被挑在枪尖……鲜血染红了每一条街道,尸体堵塞了河流。

一些零星的守军和尚有血性的百姓依托着街垒、房屋进行着最后的、绝望的反抗。他们知道投降也是死,不如拼个鱼死网破。

但这些抵抗,在绝对的数量优势和疯狂的屠杀面前,如同投入洪流的石子,只能激起微小的涟漪,旋即被淹没。

他们用桌椅堵塞巷道,从屋顶投下瓦片,用菜刀、锄头与南诏兵搏斗。

一名校尉带着几十名士兵死守在一处仓库,用里面的物资作为屏障,射杀了数十名南诏兵,最终弹尽粮绝,被火焰活活烧死在里面。

一个老兵带着几个年轻人据守在一处巷口,用木头搭建了简陋的工事,用最后的箭矢和砖石抵抗,直到被蜂拥而上的蛮兵淹没。

一户人家紧闭门户,男主人手持柴刀守在门后,听着门外妻儿的哭喊和蛮兵的撞门声,眼中满是绝望和决绝……

这些抵抗如同萤火之于黑夜,瞬间便被扑灭,只留下更多的尸体。

而这些画面,在偌大的僰道城中,只是这场血腥盛宴中微不足道的注脚。

屠杀和劫掠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夜幕降临,城中大部分区域的哭喊声才渐渐微弱下去,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因为活口已经不多了。

曾经还算繁华的戎州治所,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冲天的火光和弥漫不散的血腥气。

文武坚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终于侥幸从东门突围而出,身边只剩下不足几十人,人人带伤,狼狈不堪。

他回头望去,只见僰道城方向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炬。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和汗水,眼神复杂,有逃出生天的庆幸,有丢城失地的懊恼,更有对未来的算计。

他必须尽快赶到归顺县,收拢溃兵,同时立刻向李倚禀报“城破经过”,重点自然要渲染自己的“浴血奋战”和“不得已才突围求援”,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力战不屈的忠臣形象,以期减轻罪责。

而王毗双,则志得意满地入驻了原戎州防御使府。

攻克僰道,意味着他成功地在大唐西川的东南防线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下一步,是继续北上威胁荣州,还是西进与路军会合?他需要权衡。

但无论如何,眼前的“胜利”和巨大的缴获,已经让他在南诏国内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至于脚下这座正在流血和燃烧的城市,以及数万枉死的冤魂,在他眼中,不过是成就霸业的必要代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