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报大人,第三集团军也传来好消息。”

“他们一路不断地横推,已经推进到了山东地区,把孔家的人员都给抓了。”

“查封了孔家的家产,初步估计能搜出上千万两银子,为我大明又解决了一个大蛀虫。”

……

孔家被抓的事情以及对方的行为,全部都被一一的汇报出来。

听到了孔家所做的各种坏事,兵部尚书以及其他的官员们,一脸不屑的摇头,忍不住的嘲讽着。

“这些孔家的人员,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凭借着圣人后代的名声,干了这么多的脏事儿。”

“各种各样的罪行,都已经实锤的死死的,完全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彻底的盯死了。”

“还有那些读书人,说什么自己是大明帝国的栋梁,结果一个个的啥也不是,只会给我们添乱。”

“百无一用是书生,本官最看不起这样的人了,这样的读书人就是蛀虫,现在不杀了,以后早晚都成祸害。”

“让第三集团军的人员,放开手脚的大杀四方,皇上、兵部和朝廷,都会支持他们的。”

“什么狗屁的千年世家,圣人的后代,一个个的啥也不是!”

说话的兵部尚书和官员们,瞧不上孔家的人员,恨不得把对方彻底的杀光。

反正这些人都是蛀虫,与其让对方留着祸害大明帝国,直接一把给清理了。

“遵命!”

“都听大人的,皇上下达的旨意,就是要把蛀虫全部都清理干净。”

“咱们的人员一刻不停。”

“第三集团军的部队干的漂亮,东南地区有那么多的世家、商人,想方设法的勾结在一起,对朝廷隐瞒赋税。”

“好几个富裕的省,去年一年的税收加起来,也只不过是才几百万两银子,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甚至有人偷偷的违反海禁政策,在海上进行贸易,有时候还会跟倭寇勾结,损害大明帝国的利益。”

“他们那些人一个个地富得流油,却不愿意主动的上交税收,为大明帝国服务。”

“这些不忠不义的人员,通通都拔除掉。”

一提到孔家,以及东南地区的那些商人等等,一个又一个兵部的官员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怒火。

那些商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过于贪婪了,行为一点也不比八大汉奸晋商好到哪里去。

行动的第三集团军部队,兵部尚书等官员当然愿意,把这些商人都给解决掉。

“对了,咱们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的人,现在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被收拾的孔家一群人,究竟触犯了什么罪行,最近你干了多少的事情,让报社的那边公布。”

“一个是不落的,让我大明帝国的百姓都看看,这些人是怎么败坏圣人名声的。”

“让更多的读书人都瞅瞅,绝对不能受到蒙骗,一个个都得有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至于干出糊涂事情来。”

“别一天天的瞎嚷嚷,一个个的就知道死读书。”

官员们不断的商量着,兵部尚书直接下达相应的命令,让一群官员们行动起来。

对于孔家登上报纸,宣传揭穿对方行为的事情,讨论的官员没有任何的意见,甚至还积极的鼓掌叫好。

“还是大人考虑的周全,作为圣人后代的孔家人,现在直接被抄家灭族了。”

“我们得把对方的罪行公布出去,让那些人都好好看一看,朝廷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的。”

“在咱们皇上的圣旨之下,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触犯我大明的律法,通通审判和处决。”

“朝廷军队所过之处,一路不断的横推和击杀,不配合和遵守规矩的,全都会被解决掉!”

满脸自信的官员们,全部都兴奋的行动起来,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的人,处决了这么多的蛀虫。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是给他们兵部的人长脸了。

大明的各个部门之中,就属他们兵部的人最为活跃,登上报纸的众多头条,让其他人可羡慕坏了。

在其他各个部门官员的面前,作为兵部的人员,说话都可以昂首挺胸,彻底的硬气起来。

一想到其他人羡慕的目光,兵部的官员们斗志昂扬,再一次干劲满满。

期待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的战士,能够拿下更多的功劳。

截止到现在为止,成为大明最耀眼的部门,其他各个部门都比不上。

心里面一顿畅快的官员们,立刻加快了行动的速度。

……

皇家报社总部~

一群工作人员,接到了兵部传来的电报。

确认了电报上的内容以后,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当初那么震惊了。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连续发了三期的报纸,每一个头条都是胜利的好消息,要么就杀了众多贪官污吏。

他们早就已经震惊麻,所以对于第二第三集团军传来的好消息,一群人也只是高兴的讨论起来。

“都瞅见了吧,还得是咱们社长英明。”

“知道兵部的人还有好消息,所以就让咱们等一等,凑齐更多的事情一起发。”

“这不就来了吗,第二第三集团军解决了那些商人,还把孔家的人给抄家灭族,这可以和第一集团军的胜利一起刊登。”

“全部都登在第四期的报纸上,能够减少我们不少的工作量。”

说话的报社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一刻不停,目光看着自己家的社长,纷纷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

如果把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的胜利,都当成报纸头条分别印刷售卖的话,那得出三期的报纸才行。

但是现在,仅仅只是一期的报纸就足够了,这让这些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印刷速度跟不上呢,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的报纸,都还有些不够卖。

印刷厂的工人们,都在积极主动的加班,轮流着休息,疯狂的印刷前三期的报纸。

他们这些工作人员,可不想再增加对方的负担了。

迎接着手底下人员投来的目光,报社的社长听到了称赞的声音,一脸笑容的继续安排起来:

“好了,各位。”

“有这么多的好消息,第四期的报纸排版,也已经彻底的足够了。”

“迅速的安排起来吧,尽快的送到印刷厂,该出一出第四期的报纸了。”

“想必在第10期的报纸,又将再一次畅销,引发1系列的震动。”

“咱们报社的人员,牢牢掌控百姓的情绪,把控众多的热点,让一群百姓再次庆祝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