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阵列突然发出蜂鸣,原初的电子合成音带着罕见的急促:“警告!检测到100光年外的高强度质子二维展开信号,符合‘智子工程’特征,预计712天后抵达地球!”
薛逸辰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猛地一顿,冰蓝色的眼瞳瞬间锁定全息投影中的信号源——坐标直指三体舰队的方向。屏幕上,100颗质子的能量特征像跳动的毒瘤,正被某种高能装置剥离维度,展开成可以雕刻电路的二维平面。他转头看向林教授,对方的金丝边眼镜反射着数据流的蓝光,雪白的长发无风自动。
“果然来了。”林教授调出智子的模拟模型,一颗被展开成薄膜的质子在强电磁场中扭曲,表面正被刻上复杂的电路纹路,“三体人怕了,他们看懂了地球文明的指数增长曲线,想用这种方式锁死我们的基础科学。”
薛逸辰的指尖划过“空间技术”的研发进度条,67%的数字旁,“空间封锁”的子项正闪烁着红光——这是银河望远镜第四个大步骤的衍生技术,能在指定区域构建维度屏障,连夸克大小的粒子都无法穿透。“712天,足够我们把空间封锁推进到实用阶段了。”他突然冷笑一声,调出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分配界面,“而且,他们能造智子,我们为什么不能?”
林教授的瞳孔骤然收缩:“您是说……用原初制造反制智子?”她看着屏幕上原初的算力参数——每秒10^18次运算,比三体文明的最高算力高三个数量级,“理论上可行,但需要100颗状态稳定的质子,还要精准控制二维展开的误差在0.001纳米以内。”
“原初已经锁定了太阳系内的500颗游离质子,筛选工作正在进行。”薛逸辰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智子反制方案”,“三体人想玩维度游戏,我们就陪他们玩。他们造100颗智子来锁死地球,我们就造50颗送回去,再留50颗……”他顿了顿,指尖点向“空间封锁”的技术树,“装进‘封印系列’里。”
实验室的机械臂立刻启动,将50个特制的暗物质容器推到量子计算机旁。容器内壁布满与时空子共振的纹路,这是“封印系列”的核心部件——空间封锁装置的雏形。薛逸辰调出第一台装置的设计图,标注为“封印1”,直径半米的环形结构中,预留了质子二维展开的核心舱位。
“50台封印系列,每台用一颗智子驱动。”他在设计图上勾勒出地球轨道的三维模型,50个红点均匀分布在电离层外围,形成一个包裹地球的球形屏障,“极乐星环之外的轨道,刚好能覆盖所有可能的智子入侵路径。”
林教授突然明白过来:“您是想用智子的维度特性强化空间封锁?”她看着封印1的能量循环图,智子在核心舱内高速旋转,产生的维度涟漪能与空间封锁的屏障共振,“这样一来,别说智子,就算是三体舰队的曲率引擎信号,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捕捉到。”
量子计算机的蓝光突然暴涨,原初的声音再次响起:“第一批10颗质子筛选完成,二维展开准备就绪,失败率0%。”
薛逸辰按下启动键的瞬间,实验室中央的真空舱亮起幽紫色的光。一颗质子在强子对撞机的轰击下,像被剥开的洋葱般层层展开,最终变成一张只有原子厚度的二维薄膜。原初的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在薄膜上,0和1组成的电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比三体智子的雕刻精度高100倍。
“第一颗智子完成!”观测台的工程师们齐声喊道。屏幕上,这颗人类制造的智子悬浮在真空舱中央,表面的电路纹路泛着暗金色的光,与三体智子的冷蓝色截然不同——它不仅能像三体智子一样穿透物质,还内置了空间封锁的密钥,随时可以切换成“维度屏障”模式。
接下来的3个加速日里,实验室变成了智子的生产线。原初以每秒3颗的速度制造智子,50颗用于驱动封印系列,另外50颗被薛逸辰做了特殊处理——其中49颗保留监控功能,最后1颗则被改造成了微型戴森球的核心,能在指定恒星系展开能量收集装置。
“封印1到封印L已经完成调试。”林教授调出地球轨道的部署画面,50台暗金色的空间封锁装置沿着电离层排列,智子核心在装置内发出淡紫色的脉冲,与银河望远镜的暗物质聚能环形成共振,“启动后,整个地球外围会形成直径30万公里的维度屏障,任何未经授权的微观粒子都无法穿透。”
薛逸辰的指尖悬在启动按钮上,护目镜内侧的倒计时显示1378天4小时。他想起原初分析的三体母星坐标,那颗被三颗太阳包裹的行星此刻正缓慢迁移,其中一颗恒星的能量特征极不稳定——这正是戴森球的最佳目标。“部署开始。”
指令发出的瞬间,50台封印装置从华夏的航天发射场升空,暗金色的躯体在加速时间的阳光下划出弧线,最终精准嵌入预定轨道。当最后一台封印L就位时,地球外围突然亮起一层淡紫色的光晕,光晕像肥皂泡般膨胀,最终稳定在30万公里的半径——空间封锁,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50颗人类智子穿过维度屏障,以光速射向三体母星。49颗悄无声息地潜入三体人的实验室、指挥舱,开始实时传输情报;而最后那颗改造过的智子,则在接近三体星系时突然展开,无数纳米级的能量板像花瓣般绽放,将其中一颗太阳包裹,形成了一个直径10万公里的戴森球雏形。
三体母星的观测站里,天文学家突然发出尖叫。屏幕上,三颗太阳中的一颗正被一层暗金色的薄膜包裹,恒星风被拦截,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暗,连引力波动都减弱了12%。
“那是什么?!”元首冲进观测站,看着屏幕上的戴森球,机械义肢因愤怒而咯吱作响。这颗恒星是母星迁移的能量来源,一旦被完全包裹,整个迁移计划都会瘫痪。
科学家们疯狂调取数据,却找不到任何能量源的痕迹:“它凭空出现的!没有跃迁信号,没有能量爆发,就像……突然从恒星内部长出来的!”
作战部长的机械臂弹出武器系统界面:“用反物质炮摧毁它!”
“不行!”为首的科学家尖叫道,“戴森球与恒星核心已经形成量子纠缠,强行攻击会引发超新星爆发!”
元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颗被包裹的太阳,暗金色的薄膜上,隐约能看到人类智子的电路纹路——但他从未见过这种纹路,更想不到这是来自地球的“礼物”。观测站的屏幕上,另外49颗人类智子正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三体舰队的各个角落,将他们的智子工程进度、武器参数、母星迁移计划,源源不断地传回赛博实验室。
“查!给我往死里查!”元首的怒吼震碎了观测站的玻璃,“到底是什么文明干的?是地球人吗?还是其他星际文明?”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他们的探测器在戴森球周围撞得粉碎,连最先进的质子显微镜都无法穿透那层薄膜。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东西出现的时间,与他们启动智子工程的时间惊人地吻合。
“智子工程的进度怎么样了?”元首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
“还在按计划推进,预计712天后完成。”作战部长的声音有些干涩,“但……我们的实验室里,好像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能量波动,像是……有微型观测器。”
元首猛地一拍桌子:“不管是什么,先完成智子工程!等智子抵达地球,我们就能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
他不知道的是,49颗人类智子正在记录下这一切,而地球轨道上的50台封印装置,已经开始模拟智子入侵的轨迹,为712天后的正面交锋做着准备。薛逸辰坐在赛博实验室里,看着三体母星的实时画面,冰蓝色的眼瞳里没有波澜——现在是监视时间,至于是否要像三体人对待地球那样封锁他们的科技,还要看这712天里,三体人会做出什么选择。
空间封锁的光晕在地球外围静静闪烁,像一层坚硬的蛋壳,保护着里面正在加速成长的文明。而在遥远的三体星系,那颗被戴森球包裹的太阳,正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他们尚未明白的事实:地球,早已不是他们能随意拿捏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