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城,新生裂谷东侧平原。
曾经焦黑死寂的大地,此刻被一层流动的银色光泽温柔覆盖。那是“息壤苔”——源于新芽意志与“星穹之灵”碎片共鸣而生的奇迹植物。它们如同最勤恳的织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焦土上蔓延,根系分泌的奇妙物质迅速中和着土壤残留的毒素和放射性,将其转化为富含有机质的沃土。空气循环装置依旧轰鸣,但吸入肺腑的气息已不再刺鼻灼热,而是带着泥土湿润的芬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雨后森林的清新。
城市的轮廓在银色苔原上初具雏形。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没有冰冷坚硬的合金壁垒。一座座低矮却坚固的半球形建筑错落分布,它们的主体结构并非传统的金属或混凝土,而是由活性化的“息壤苔”在工程模板引导下自然生长、凝结而成!银色的苔藓纤维在特殊频率的能量场作用下,如同拥有生命的混凝土,相互交织、缠绕、硬化,形成兼具韧性与强度的生物基材。建筑表面,天然的银色脉络流淌着微光,如同呼吸的血管。工程师们穿着轻便的外骨骼,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苔藓的生长方向,修补着结构节点,如同在培育一片巨大的银色珊瑚礁。
中央广场上,一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暗色岩石被特意保留下来。岩石表面,用激光蚀刻着简洁而沉重的文字:
苍穹之根
星火之裔
于此扎根
薪火永续
下方,是密密麻麻的、更小的名字:林海、彭夕、艾拉、凯恩……所有未能踏上这片新土的名字,都铭刻于此。这里,是希望城的核心,也是所有幸存者心中沉甸甸的丰碑。
陈锋站在广场边缘,目光扫过这片初生的家园。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孩子们在安全区内好奇地触碰着温顺的银色苔藓发出的惊叹,远处工程机械在苔原上开辟道路的低沉轰鸣……这一切,都让他疲惫的心底涌起一丝微弱的暖流。然而,这份暖意很快被忧虑取代。他的视线投向城市边缘一座特殊的半球形建筑——生命之树研究所。它的墙体银光流转,比周围的建筑更加厚实,能量护盾发生器在顶部发出稳定的嗡鸣。
研究所核心,生命维持区。
柔和的光线洒满无菌隔离室。中心位置,并非冰冷的医疗舱,而是一个由活性“息壤苔”自然生长而成的、形似巨大花苞的茧室。茧室半透明,流淌着温润的银绿光泽,内部充盈着富含生命能量的营养液。
李瑾静静地悬浮在其中。
她身上那层在战斗中形成的生物甲壳并未完全褪去,而是如同第二层皮肤般覆盖着她大部分躯体,呈现出一种玉石般的温润质感,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如同叶脉般的翠绿纹路,此刻正随着茧室内能量的脉动而明灭。她的面容异常平静,如同陷入最深沉的安眠,脸色依旧苍白,但已不见濒死的灰败。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胸口——心脏位置上方,那点翠绿的“盖亚之种”新芽,已经脱离了臂弯,如同最珍贵的宝石,深深嵌入了她胸前的生物甲壳之中,与她自身的生命核心紧密相连。新芽缓慢而有力地搏动着,每一次搏动都带动周围甲壳上的翠绿纹路亮起,如同心脏的延伸,将一股股精纯的生命能量泵入她沉寂的躯体。
几条最纤细、如同发丝般的银绿根须,从新芽底部延伸出来,轻柔地探入茧室壁内,与整个研究所乃至城市地下的庞大“息壤苔”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微型的循环。
“生命体征……维持……最低……活性……阈值……”生命监测系统的合成音在安静的室内响起,“共生……连接……稳定……能量……交换……持续……新芽……成长……速率……正常……”
陈锋隔着观察窗,默默注视着茧室内的身影。三天了。自那场惊心动魄的地核连接后,李瑾便陷入了这种非生非死的沉眠。医疗团队束手无策,她的生理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异变,常规医学理论完全失效。维系她存在的,是胸口那颗新芽,是脚下这片正在复苏的土地。她成了连接新生文明与星球意志的桥梁,却也是这座桥梁上沉睡的守桥人。
“李瑾……”陈锋低声呢喃,手指无意识地触碰着冰冷的观察窗,“我们到家了。你……能感觉到吗?”
茧室内,只有新芽稳定而缓慢的搏动。翠绿的光晕,映照着李瑾沉睡的面容,静谧得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