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到了。\"
李德全的声音打断了思绪纷飞的凤逸轩,不知何时,竟然已经到了东宫门口。
宫里很安静,凤逸轩侧耳细听,竟也未能听出什到什么动静。
抬头看了看天色,也不是太晚,应该还没有休息。
凤逸轩收回思绪:\"来,给我,你在外面候着吧!\"
李德全将提在手里的桂花糕递给凤逸轩,弯着腰,后退着,退到了角落里。
凤逸轩推门而入,殿内烛火摇曳,但却没有人。
凤逸轩脚步一顿,眉头微蹙,东宫如此冷清?
怎么连个侍卫都看不到?
“师傅,消息已经传给小姐了,不过...小姐说,以后陛下的事情不用告诉她。”
“好,知道了!”
就在凤逸轩的身影消失宫门里后,一道瘦小的身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李德全身旁。
不是别人,正是封录。
“师傅,这是小姐给你的,小姐说,你不必多想,只是觉得你年岁已大,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
李德全看着手里的房契,就着月光仔细的看了又看。
那是京城外一处僻静的宅院,依山傍水,正是养老的好去处。
李德全的手指微微发颤,浑浊的眼中泛起一丝湿意。
“帮我谢谢小姐,这份恩情,让我该怎么还她啊?”
他低声喃喃,将房契小心地收入袖中。
封录沉默片刻,又道:“小姐还说,多谢你您一年来对她的帮助和对我这个徒弟的培养与提携,”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只是往后,您只需忠于陛下,不必将陛下的消息传递出来了。”
李德全闻言,身形微微一僵,随即苦笑一声:“我明白了。”
李德全抬头望向东宫的方向,又看了看即将被黑暗吞没的整个皇宫,暮色沉沉。
“封录,谢谢你,明日师傅就向陛下辞行,希望你好自为之!”
凤逸轩提着桂花糕穿过寂静的回廊,脚步声在回响在空荡的殿宇中。
东宫书房内,烛火映照出两道身影,一道正在奋笔疾书,一道正在旁边研墨。
一杯早已凉透的茶静静地放在一旁。
小七抱着剑,静静的坐在房顶上,听到有脚步声靠近,她立马一个翻身跃下,轻盈地落在凤逸轩面前,单膝跪地:“参见陛下。”
凤逸轩微微颔首:“婉儿在书房?”
小七点头:“是。”
凤逸轩嗯了一声,抬步朝书房里走去。
刚到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凤婉开心的声音:“春桃,写完了,哈哈,明天就把这个交给父亲,希望能够帮得上忙。”
凤逸轩推门而入,笑道:“有什么好东西,不如现在就给爹爹瞧瞧?”
凤逸轩的声音突然响起,凤婉和春桃都吓了一跳。
春桃连忙放下墨锭,跪地行礼:“参见陛下。”
凤婉则是一愣,随即眼睛一亮,从书案后绕了出来:“爹爹怎么来了?”
她小跑两步,在看到凤逸轩手里的桂花糕时,脚步一顿,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
凤逸轩并没有察觉到她的异样,直接提起手里的桂花糕,温声笑道:“特意给婉儿买的,这么晚了,还在忙什么呢,赶紧吃点东西!”
凤婉抿了抿唇,转而笑意绽开:“谢谢爹爹。”
将桂花糕接下,转身递给候在一旁的春桃,就见凤逸轩已经走到了书案前。
他的目光落在她刚刚写好的那道折子上。
《奏请深化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疏》
儿臣凤婉谨奏:
伏惟陛下绍膺大统,励精图治,然当今内外之势,犹有可虑。
儿臣不揣冒昧,谨陈改革数策,以固国本、强中枢、安黎庶。
一、强化中枢权威,整饬行政体系
1.精简机构,明确权责
可设中朝、废丞相制,宜优化内阁及部院职能,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令直达。
设立直属陛下的咨政院,选拔干才参与机要,使决策高效,不受冗员掣肘。
2.严控地方,防止尾大不掉
可遣文官知州、设通判监察,今当强化中央对地方大员的考核与轮换,杜绝结党营私。
推行\"行省-州县\"二级管理,削减冗余层级,使政令迅捷,民情上达。
二、整顿军务,确保兵权归央
1.改革兵制,杜绝藩镇之祸
可启用\"更戍法\",则定期调换将领防区,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兵,防其坐大。
设枢密院统调兵权,而日常训练归都督府,使调兵、统兵分离,相互制衡。
2.垄断军备,严控武备
如火器、甲胄等制造皆归中央直辖,地方不得私设军工作坊,以防割据。
三、改革财税,充盈国库
1.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制
应合并赋役,统征银两,减少地方盘剥,使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2.盐铁官营,专营暴利行业
盐、铁、茶、酒等利厚之物,皆归国有专营,既可抑豪强,又能增岁入。
3.严查亏空,整顿吏治
应禁绝地方私征杂税,违者严惩,使财权尽归户部。
**四、改革科举,牢笼人才
1.完善考试,选拔真才
可用糊名、誊录之法,严防舞弊,使寒门俊杰得以上达。
增设实务策论,不独以经义取士,使人才通晓经济、兵事、水利等实学。
不应限制人才性别,应笼络所有有才学、有志向者,女子亦可入仕。
2.兴办官学,教化士子
广设州县学,使士人皆习圣贤之道,忠君爱国,杜绝异端邪说。
全国统一教材,不应局限于四书五经,应将德行、思想、时事已经经济、军事、地理等一并纳入教学范围。
五、广布耳目,监察百官
1.密折奏事,使下情上达
可许亲信官员密奏,使陛下洞察吏治民情,不受蒙蔽。
亦可在各府衙设立信箱,民众有难言者,可匿名投递诉状,各级官员定期处理之。
2.设廉政院,严查贪腐
可设立都察院,专司监察,但不施酷吏,使百官知惧而自省。
六、崇正抑邪,统御人心
1.修纂典籍,规范思想
宜集天下书籍,正本清源,使异端邪说不得惑众。
2.表彰忠孝,树立典范
大举旌表忠臣孝子,使万民知所效仿,风俗归厚。
可设立日报社或者周报社,亦或者月报社,将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大事,如实编写,流通全国,让民众有知情权。
以上诸策,皆历代明君良法,今稍加变通,必可收强干弱枝、国泰民安之效。
伏愿父皇圣断,早定大计,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儿臣凤婉顿首谨奏。
凤逸轩指尖抚过奏折的墨迹,还有一些微微的晕染,将他的手指洇黑一小片。
他逐行默读,原本带着笑意的嘴角渐渐抿起,最后整个人都严肃起来。
他抬眼看向正在吃桂花糕的女儿,语气里带着几分探究,“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凤婉往嘴里送桂花糕的动作一顿,随即面带微笑,别有深意的反问道:“爹爹是不是有话要问婉儿?”
凤逸轩没想到她会这样反问自己,一时竟有些语塞。
凤婉见他没有回应,便将手里的桂花糕放在盘子里,起身,走到父亲身边。
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凤逸轩面前。
“婉儿,快起来,你这是...”
凤逸轩急忙起身想要将她扶起,却被凤婉轻轻避开。
她仰头望着他,声音有一些轻微的颤动:“爹爹,婉儿知道您想问什么,您先听婉儿说完。”
凤婉停顿了一下,凤逸轩下意识紧张的攥紧了拳头。
“我的确不是您的亲女儿凤婉。”
凤逸轩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扶她起身的动作僵在半空。
这句平静却如同惊雷的话语在寂静的书房里炸开。
同时也炸响在了凤逸轩的脑海里,还有刚刚走到书房门口的母亲萧青黛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