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圣祖下
十三载甲午正月八日混元现太清宫乗紫
炁召学士李琪与语告国祚延昌有白鹤彩
云之瑞来於朝庭二月癸酉帝朝太清宫又
上混元尊号爲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混元
天皇大帝五圣各加谥号帝加开元天地大
寳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大赦天下十载
帝幸蜀混元现於汉中郡三泉黑水之侧帝
礼谒遂命刻石像眞容於所现之处又於利
州益昌县岭上见混元骑白卫而过示收禄
山之兆诏封其山号白卫岭於现处置自然
观三泉现处在望秦驿南六里肃宗至德二
载丁酉三月十八日混元现於通化郡云龙
岩初因郡人爲国祈福建大斋会十八日忽
有烟雾异香氤氲不散至辰时渐渐开霁神
光照天因见混元眞像立於山前自地接天
通身白衣左手垂下右手执五明之扇仪相
炳然衆尽瞻礼其山虽高亦不及肘良乆乃
隐遂具奏内出图本太上皇制赞并序编付
史臣仍示天下序曰我大圣祖诞敷衆妙光
宅上清贻厥孙谋屡彰幽赞今载三月十八
日复现於通化郡云龙岩昼现殊相空浮瑞
色七耀五光之服玉童金媛之仪道释人天
作礼瞻奉昔眞告传於羊角寳祚无疆今宸
仪炳於龙严妖氛将殄岂惟历代师授前王
得一斯乃宗社降祥後昆惟万申命藻绘示
诸郡国若对阳寥之宇如临太极之庭赞曰
猗我列祖阐教乗时理身理国曰希曰夷上
开仙洞俯现灵姿昭融至道叶赞无爲岩谷
增丽丹青罔遗神光灼灼淑景迟迟当朝称
庆列郡来思福祚流衍千龄在兹是岁六月
二十六日壬寅宣下乾元二年已亥帝夜梦
二青童导从至一宫阙谒见混元衣云霞之
衣冠九凤之冠坐方席寳盖凭玉几执白拂
侍卫眞人玉女神仙童子五天力士罗列极
衆帝衣绦衣乗珪立侍於混元之後游涉山
海经历甚远帝一一潜记又见混元鬓发皆
黑及明宣下两街访诸瑞像於务本坊光天
观圣祖院果有黑髭老君之像图写以进帝
见大悦一如梦中所睹乃出帝眞容令侍立
於混元之後仍颁示天下普今供养代宗初
於楚州安宜县获八寳因改安宜县爲寳应
县勑於所获处造寳应观遂改元爲寳应元
年大赦天下德宗贞元十年混元潜使金母
累降於果州金泉山授链炁之术付女冠谢
自然修习功成以其年十月十六日白日上
昇後三月乃归谓刺史李坚曰天上有玉堂
最高老君居焉壁上皆题神仙之名注脚下
云在人间或爲帝王或爲宰辅神仙入谒老
君皆四拜焉自然言讫遂却昇天敬宗寳历
二年丙午正月有事于南郊恭谢太清宫御
驾将至长安县主簿郑翦忽见老君衣白衣
容状异常谓翦曰当此有腕井可速实之不
然祸在不测翦惊惶顾其地已微陷遂并力
实之因失老君所在驾至具以闻百官称贺
诏兵部侍郎韦处厚撰碑起居郞柳公权书
立于实井之侧乃编付史官其年十二月十
八日柳公权书碑忽有劲风飒然而作回旋
不已乃见混元着紫衣金冠金履立於白莲
花之上右手执五明扇左手垂下空中光明
如金色权与鎸碑人瞻睹良乆因以物画地
记形像及画毕混元忽以扇指空中流光四
散乃腾虚而去衆皆侧身仰视渐远小没於
云中遂上闻诏编事迹入碑文宗开成二年
丁巳五月中书舍人高元裕爲阆州刺史於
州北**里嘉陵江上小山之前忽见崖壁
间光彩有异近而观之石上有自然石文成
老君眞像眉发衣冠巾履服饰无不周备旁
有一人宽衣大袖持炉荐香後一人童子双
髻高束谨若听命皆非人力图绘鎸刻所及
元裕每有祈祷即紫炁上浮又有灵泉自涌
士民请福无不验遂刻石建宇以旌其瑞乃
画图进呈讫编入史诏可武宗会昌元年勑
以二月十日五大圣祖降诞之日爲降圣节
仍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府设斋行道作乐赐
大酺三日军期急速亦不在此限永爲常式
懿宗感通十年己丑九月十日徐州逆冠庞
勋领徒党三千余人寇毫州太清宫其日宫
北百姓三百余人见老君自宫中乗空而南
须臾黑雾遍南川中羣贼迷路自相杀戮庞
勋溺水而死汴州节度使太清宫使李蔚具
以闻诏曰我国家系承混元教遵清静苦县
旧里圣祖故乡宫宇具严庙貌斯设昨者余
妖奔突纵火焚烧阴雾覆闭於晴空狂寇颠
迷於道路散逸原野遂至夷平缅惟元功申
兹灵贶内出青辞又委李蔚虔申告谢布示
中外仍付史官十三年壬辰三月台州刺史
姚鹄奏於天台山修老君殿於其地穿获石
函得册文以进诏曰上天降祉厚地呈祥爰
有白简灵书出於混元寳殿告国祚延洪之
兆示坤珍啓迪之符顾此殊休宜爲上瑞宣
付史馆颁示四方广明二年辛丑三月河中
节度使王重荣奏据晋州申龙角山庆唐观
老君殿侧栢木上瑞葛枯死重生先是武德
中混元应现後於二木间立殿宇逾年栢木
上忽自生葛蔓长十余丈荣茂於常而後齐
王夺嫡此蔓枯死旬月之後自其末青翠再
生齐王遂败後至中宗复位安史叛逆朱泚
谋乱皆忽枯落乆而复生广明元年黄巢犯
关其年秋葛蔓枯死二年春枝叶重茂又於
傍木土别生一枝旬日之中长五十余尺相
对繁茂有异於常奏诏褒美编付史官其前
後祥异皆有诏勑盖美乎葛藟庆其孙谋瓜
瓞昭其远祚混元流贶奕叶无穷者也僖宗
驻驿西蜀中和二年八月甲辰进到帝令宣
示内外三月壬辰毫州刺史潘稠差道士马
含章孙栖梧等奏太清宫自乾宁四年已後
累有逆寇侵犯眞源少或逾千多惑数万皆
窥伺清宫欲爲焚劫或来攻城邑或旁犯县
城老君皆密垂神化忽起以浓云或驱以阴
风或击以雷雹率皆颠沛寻至败亡灵贶益
彰神功罔测寻诏昇眞源县爲畿县仍内出
青词修崇告谢帝即稽首东拜八月十二日
勑毫州太清宫是混元降圣之里名高道祖
福廕皇基九龙之瑞井涵空一鹿之仙踪在
木累代之祺祥可纪近年之感应尤彰所宜
严盛於福庭安可荒凉於静宇潘稠能施善
政乆染眞风广出俸钱备修宫观垣墉栋桶
无不精新像设丹奇弥加焕丽观图考事深
可慰嘉其住宫威仪道士吴重元可赐紫仍
号凝眞先生道士马含章孙栖梧并赐紫潘
稠加金紫光禄大夫工部尚书余并如故其
年八月二十九日戊辰夜宗室李特立与道
士李无爲於成都府青羊肆元中观混元降
生旧地设醮祈眞忽见红光如弹丸许渐渐
明大出於殿基东南竹林中跳踯入殿西梅
窠下遂穿地三尺许得寳瑼一口长一尺一
寸五分阔七寸四分一边厚一寸三分有花
文一边厚一寸八分重一十二斤有古篆六
字各方二寸深三分鎸刻莹洁迨非人工文
曰太上平中和灾九月庚辰西川节度使侍
中陈敬瑄奏曰皇帝陛下稽古顺天膺国抚
运凝怀至道属想大同是用省方以明罪己
深仁旁达於下土至德昇闰於上天符谶允
臻祺祥间出降太上维持之命靖中和寇孽
之灾乃示明文爰形古篆足表祆氛即殄圣
祚无疆克知收复之期便是清宁之日即宣
示百官中书侍郞平章事韦昭度户部侍郞
平章事萧遘门下侍郞平章事郑畋御史中
丞张渎宗正卿嗣曹王龟年表贺曰伏以雚
薄啸聚车驾省方天灾流行国家代有陛下
降成汤罪已之诏验王者有征之师顾彼凶
妖即当殄灭清平既彰於兆朕幽赞爰睹其
秘文赤雀衔书贶岂同於太上玄龟负卦庆
难比於平灾况因宗室斋醮之辰仍有祥光
跳踯之瑞其爲感现可谓丁宁又枢密使李
顺融十军十二卫都指挥使田令孜表贺曰
今者又有维城来於仙观至诚才发嘉兆俄
呈现此时在地之赤光是昔日度关之紫炁
及穿积土果获古文验逸势於龙蛇即知平
其枭獍来於冲邃理颇昭明既太上今与平
灾知中和永昌寳祚所现全因圣祖掘得又
自皇枝捧此灵踪可明天意且混元圣祖每
逢多难皆有殊祥唯彼明验备书正史昔於
丹凤门上告田同秀与天寳复国之期今又
青羊肆中示李特立以陛下还宫之庆莫不
天下幸甚乞付史馆诏可十五日李特立受
太子校书李无爲赐紫仍各赐缣帛二百疋
二十一日又诏曰太上混元大帝与弟子文
始先生讲眞经於楼观之台约後会於青羊
之肆便承灵驾俱入流沙仙记传闻地图标
载自周昭至于此日历数约二千余年景象
寂寥其踪牢落今因巡幸灵贶昭彰殊光跳
跃於庭前灵篆申明於林下塼含古色字验
休祥中和之灾害欲平厚地之灵符乃现足
表图穹降佑圣祖垂休将歼大盗之兵戈永
耀中兴之事业须传简册兼示寰区已付史
官备令编録仍模勒文字告示诸道及军前
其观可入号马青羊宫仍置殿堂屋宇侧近
属观田地约有两顷已来散属黎甿多植葱
蒜清虚之地难使薰蒸已赐钱三百贯便令
收赎仍给公验永归净庐宗子特立已加官
道士李无爲已赐紫所宜昇奬用荷庆灵敬
瑄位冠公台风行郡国效节於延洪之代修
心於道德之乡遂令境内销兵地中呈寳其
爲休美倍可嘉称十月七日勑高品郭遵泰
监建青羊宫土木工用并使内车宣赐自获
灵瑞之後至是月癸丑近属羣寇相次擒戮
旬月之内遂致清平驾幸青羊宫颁赐有差
李特立赐绯授龙州録事参军又下诏曰太
上垂祥青羊应现礼宜崇饰用答殊休诸道
州府紫极宫宜委长吏量事修饰仍选有科
仪道士祭醮是月乙卯奏收复京城有以见
大道垂休圣祖昭佑洪图延永唐祚无疆者
也又勑翰林学士承?尚书兵部侍郞知制
诰乐朋龟撰碑
眞宗皇帝朝谒
古之治天下者不同而同之不仁而仁之所
以一也且周之有天下以后稷配享于圆丘
汉之有天下以竹宫致祠于太一故後之世
袭以爲典常斯皆报本之意也臣闻眞宗皇
帝承太祖大宗应天顺人开拓烈业之迹天
下晏然以搢绅之士爲股肱而偃武修文安
民富国兴礼乐举贤良故成康文景之世未
足多也所谓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廊庙之
材非一木之枝者岂虚言哉故能遏尧轶舜
持盈守成爲太平清静之眞主也天下财丰
物阜安居乐俗九译有梯航之贡四封无金
革之扰乃合大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夫兵革所以靖乱刑罚所以禁暴且秦之时
乱既定矣暴既熄矣讵可任於兵革者邪下
系曰物相杂故曰文然秦之时当以文明以
止之何则盖阴处于外阳守于内而不相杂
不相杂则否矣故圣人变九二爲柔以杂其
刚变上六爲刚以杂其柔然後文之象着矣
故贵之彖曰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此
之谓也且安不忘危泰不忘否圣人所以由
泰以变贲贲即文明之象也教化爲之本礼
乐爲之用故能文於家文于国文于天下所
以人文化成者由斯道也而圣人不忘三灵
之助期於报本故东封岱宗西祠汾阴以昭
格于神只以怀来于万国又以治天下之法
简易清静无爲者莫尚乎聃圣之道於是命
驾诣景亳涡水之滨朝谒于祠下列郡牧长
今佐奔走行在如觐四岳礼人士家瞻天表
者憧憧车马有摩毂击至于行商坐贾农夫
野妇扶老挈幼山呼于道左而懽声和炁洋
溢远迩车驾抵卫眞宿於行宫登观妙亭遥
望太清致祷翊日驾幸宫朝谒礼毕诣眞君
殿而眞君现于香案上是夕御制记刊于翠
珉又虚无堂之北有大桧一株引柯插檐楹
下尝因修此堂议斫去一夕迅雷烈风达旦
此桧柯转指北也眞皇驻驿观之移时所谓
御爱禬者谓此耳福唐林迥题诗云人间斤
斧不容手天下风雷与转枝人皆以爲纪实
而得体也又有安陆人进白鹿爲一时之瑞
乃厚赐以遣之是岁祥符七年也
御制朝谒太清宫颂并序
若夫先二仪生庶物是谓之至道首三神敷
元命是谓之高天若乃居道之大侔天之崇
迹处於范围可思而莫可测功逾於陶冶可
知而莫可言其应期也无爲而无不爲其隐
景也无往而无不往是以存灵躅运神游或
惚恍而来同或沓冥而高蹈九清宴处与元
始而均尊亿世仰瞻称太上而垂裕洪惟老
氏实曰其人所以绵区靡不攸赖况复昭昭
福地寔载诞之乡奕奕仙祠盖炳灵之域宜
乎积精之所属丕佑之所祈徇舆诵以来思
揆元辰而只若者也
太清官者介谯都之列壤滨涡水之鸿渊因
降圣之名区成集具之静馆成汤之国疆理
相望太昊之墟次舍密迩土风纯固地利膏
腴高阜层冈总形势於千里茂林嘉树呈葱
郁於四时足以爲曲密之庭灵仙之宇者焉
矧惟
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禀混茫之炁含沓
冥之精挺元化而无垠冠怀生而资始故能
先太极而有从太极而生先来禩而终後来
禩而在若乃感星而受娠指李而辨宗始育
而能言未孩而皓首此至灵之兆也晦迹於
柱下远涉於流沙答礼於仲尼授经於尹喜
此垂教之迹也肇自羲昊以迄商周代爲至
人世存奇躅此神变之德也言乗飙驭往陟
清都总治羣仙宣布和炁此裁成之功也至
于希夷之指清静之宗本於自然臻於至妙
用之爲政政协於大中用之治身身跻於难
老施於天下天下可以还淳渐於生民生民
由其介福所谓万物之祖衆教之先汉尚其
言措於刑辟唐宗其道致乎昇平宜余迹之
诞敷传亿年而靡絶国家膺延洪之寳命啓
累盛之璿图惟醇治之攸基自妙道而斯始
太祖皇帝神武不杀舞干戚而賔九围太宗
皇帝清明在躬垂衣裳而宣五教增修俊德
冠列辟之丕声茂着鸿灵诒冲人之缵服敢
不寳慈俭持恭默遵五千之训安亿兆之民
书轨所通期登於仁寿日月所照庶洽於穆
清由至诚之感通果祥徵之昭格暨乎神期
告瑞谍颁大礼成纯禧集九霄之驭俯降於
宸闱百世之祥缕闻於帝绪钦承於锡类只
答於降康故将择吉壤於神臯伸大报於春
序载念至教之父始妙用於三才景亳之郊
峙灵区於九井躬修款谒方在於询谋旅贡
舆言遽形於徯望顾兹协契深尉予衷乃议
省巡用谐人欲由是发明诏戒攸司择元辰
於摄提诣殊庭於谯左尔乃千车万骑九斿
八銮按辔乎皇衢弥盖乎眞馆夺执措事万
国充庭先时洗心徇乃斋之训质明酌献励
如在之恭钟磬以谐簠簋斯洁预奉寳册所
以增崇名也次袚坛墠所以待灵游也若乃
星汉沓沓宫殿沈沈期飙欻之来思想蓬壶
而则迩盛节无斁介祉有孚复将格太室就
阳位奠圭币奉牲牲昇侑於祖宗合祭於穹
厚以成邦家之纯懿以答神只之鸿佑载惟
眇质获缵睿图恭佩圣言肃遵道秘非敢溺
方术求神仙盖以宗希夷化区手缅追於淳
古大庇於蒸人而六庙降衷三灵流贶故能
膺天锡交神欢旷代之仪以之屡举景铄之
事罔不章明上合宫之斋居成峒山之顺拜
既遵道而阐化复尚德而教人警跸言旋顾
体容而斯备琬琰攸刻庶风声而靡渝颂曰
谯都之壤涡水之賔是爲福地
寔诞圣眞含兹衆妙佑彼蒸民
藏室问道尼父依仁函谷望气
尹喜知神飙驾虽往鸿应常新
福壤斯在风烈无垠缅瞻恭馆
俯徇舆人羽旄欲谒旧典遐遵
萧芗肃荐清意虔伸
考声明兮大备期昭感兮交臻
祝威灵兮不昧冀介福兮相因
将述宣兮茂则聊刻镂兮贞珉
序凝桢兮三桧昭迈德兮万春
犹龙传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