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方圆数丈,几名仆人伺候在侧,门外是两名陆家亲卫。
闻言,陆康挥了挥手,让仆人离开,并令其关门。
以示,对刘备毫无动手的想法。
渗透出,他已看穿了项战的毒计。
刘备深表感谢。
这才放下心来。
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上,陆绩如果想动手,哪怕二弟天神下凡,也无法抵挡无数弓弩。
“玄德,依老夫之见,伪帝一心想要你我二人疏离,相互提防。
你我二人务必同心同德,方能抵御残暴之师。”
刘备深以为然。
“郡守之恩,备来日必报。”
两人又谈了会军国大事,刘备告辞。
刘备刚走,陆康第二子陆绩便走入堂中,望着愁眉不展的父亲,心中已经有所明悟。
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父亲面前,低声道:“父亲,刘备野心勃勃,绝非池中之物,留其在舒城,终为心腹之患。
何不将其斩杀,送与伪帝,可救庐江数十万百姓远离兵火之厄。”
陆康不复方才与刘备相见之时的大度与善解人意,他用枯瘦的手指摩挲着茶杯,脸上流露出凶厉表情。
能掌管一郡之地的人,怎么可能是老好人。
其手段心思,皆是上乘,绝不会有什么心慈手软一说。
听到儿子提出的建议,老郡守眉头一皱,“伪帝之言,你也信?”
陆绩随即露出失望神色,但不肯放弃心中所想。
“父亲,新朝皇帝兵锋锐不可当,您又何必以卵击石,若惹怒了他,到时玉石俱焚,百姓何其无辜?”
陆康露出一丝满意,并不是同意儿子所讲的内容,而是欣慰其学会了用百姓,用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的目的寻找借口。
他开导道:“伪帝意欲让为父与刘备内讧,瓦解我们之间的联合,他好趁虚而入,逐一击破。
刘备仁义之名传于天下,为父若杀刘备,必为世人不齿,杀之不义,不如使其回到城外驻军,与我军互为犄角。
如此一来,他既能为我所用,成为我军屏障,又不用担心其对舒城有想法。”
陆绩点着头,忽又试探问道:“父亲,项战已攻略北地,汉家土地多为其占据,纵然此次打赢了他们,他若再起大军来犯,如之奈何?”
儿子的话,似乎对此战很不看好。
陆康抬眸望向儿子,看到他眼神闪烁,知其还有别的想法,便问道:“你有话便讲来,藏藏掖掖,非君子所为!”
陆绩直截了当:“既然舒县终究不能保全,父亲为何不率众投降,可保爵位不失,家族完整,不失一条万全之策。”
“吾儿,为何说此无君无父之言?”
陆康胡须颤抖,枯槁的脸上泛起小片嫣红,伸手指向陆绩:“吾家世食汉禄,岂能背主投敌?汝再有类似言语,莫怪为父不讲父子之情。
滚出去!”
最后三个字,几乎是用吼的。
陆绩还想解释,但陆康是个严父,积威甚重,他不敢还嘴,忙躬身嚅嗫着退出门外。
...
项战这边,他笑望荀攸。
计策接连被对手识破,项战并不恼怒,毕竟陆康年近七旬,老而成精。
刘备世之枭雄,见识阅历非常人所能及。
更何况二人身边也有能人出谋划策。
计策失败,在情理之中。
智谋这东西,在项战眼中,能保全一部分实力,减少损失,以更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但最重要的还是实力。
最后真刀真枪的拼上一场,胜者为王败者寇。
荀攸得知计策被识破,便捻着胡须来回缓缓踱步,做思考状。
项战与众将不打扰他,笑呵呵瞅着,想知道这位又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荀攸想了一会,笑着站住,问庞统:“士元可知江左周郎乎?”
庞统笑着回应:“我在荆州读书时,常有耳闻。此人文韬武略,是不出世的儒将,其精通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达何故提他?”
荀攸道:“此人曾在袁术帐下效力,后来见袁术非明主,于是借口辞官回乡。
在袁术被陛下剿灭之后,周瑜受陆康相邀,来到舒县,只是陆康美周瑜音律,并不重用。”
他转而向项战拱手,言辞恳切:“陛下,周瑜世之良将,若能说服周瑜来降,破舒城只在一念之间。”
听到周瑜大名,项战欣喜异常。
这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使曹操不能一统天下,抱憾终生的大才,本该与孙策一起攻略江东,建立东吴基业。
如今孙策在自己麾下效力,改变了周瑜的人生轨迹。
小小周郎,快到朕毂中来!
项战求贤若渴,急忙问道:“公达,如何才能使其归顺于朕!”
荀攸忙拱手:“周瑜大才,财帛不能动其心,只可以诚意相邀!”
诚意?
看得见?
项战起身在帐中踱步思索,顺便舒活因为久坐而有些酸麻的屁股。
众人的脑袋随着他的身形转动。
项战陡然停步,语气不容置疑:“周瑜若能来降,朕便封其为南中郎将...”
“陛下,周瑜一介小儿,怎可授予如此重位?”
众人皆惊,连忙劝阻。
一个只闻其名,还未做出功绩的少年郎,配不上四品武将的品级。
须知,陆康经营了一辈子,才是郡守,四品文官。
荀攸与庞统确实推崇周瑜,所以把周瑜说的天花乱坠,但不曾想陛下动真格的,直接以四品官职相授。
南中郎将,那可是实职,能带兵征讨那种!
项战顿步,思索模样似乎认为自己确实给的太多了。
众人方松口气,却听陛下朗声道:“周瑜若降,朕授其为平南将军,关内侯。”
四平将军,三品建制。
其位与颜良文丑等大将相当。
但瞧陛下意思,似乎并不是要把周瑜带在身边,而是让其单领一军,作为统帅培养。
这些,一杆猛将就有些吃味了。
众人表情项战看在眼里,内心暗笑,嘴上却信誓旦旦道:“朕欲取天下,何吝惜爵位?
尔等效命于朕,朕绝不辜负。”
一番话说的众人内心温暖,那点子吃味淡了许多。
陛下虽然重视周瑜小儿,但我等老臣,当然更得陛下欢心。
众皆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