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幽谷怨灵 >  第2108章 闭环的呼吸

第二十三步的克莱因瓶在显示屏上旋转时,林夏的智齿突然泛起熟悉的酸痛。这种十年前在火星基地智齿发炎时的痛感,此刻正随着瓶身的转动规律起伏,疼痛峰值恰好对应瓶口处“Ω=1”的闪烁频率——宇宙临界密度参数,原来早被刻进观测者的生理节律。

“瓶壁上的足迹在增殖。”陈砚的手掌按在发烫的显示屏上,指尖的老茧与某个新石器时代观测者的指印完美重合,“看那些新增的印记,是还没被记录的观测瞬间。”

林夏凑近屏幕,克莱因瓶透明的壁面上,确实有细小的足迹正在缓慢成形。其中一个清晰地显露出婴儿的脚趾轮廓,落点处标注着一串日期——2187年7月23日,距离现在还有四十二年,而那个位置的瓶壁突然变得温热,37.2摄氏度的触感透过屏幕传来,像未来的观测者在隔着时空触碰他们。

“根须断口的脊髓液开始结晶了。”陈砚指向地板上蔓延的银白液体,那些晶体的形状酷似人类的耳蜗,螺旋纹路里流动着星尘,“每个螺旋圈的螺距,都是不同文明的观测精度极限。”

通风管道突然喷出带着铁锈味的气流,舱内的空气瞬间变得粘稠,像被稀释的暗物质。林夏感到呼吸时鼻腔里泛起凉意,呼出的白雾在面前凝成微型星系,其中银河系的旋臂上,她看见自己十年前在火星基地写的观测日志正在燃烧,灰烬飘落的轨迹,正是第二十三步的离子轨迹。

“第二十四步的预兆在晶体耳蜗里。”陈砚用镊子夹起一枚结晶,对着光源晃动时,里面的星尘突然亮起,显露出无数双眼睛——有的长在昆虫复眼般的眼柄上,有的像深海鱼类的发光器官,还有一双分明是婴儿的瞳孔,正旋转着星轨与他们对视,“他在收集所有文明的观测器官形态。”

林夏突然想起培养舱AI无法识别婴儿性别的原因。量子叠加态不仅包含人类的所有可能特征,或许还收纳了宇宙中所有观测文明的形态,就像此刻晶体耳蜗里的万千眼睛,共同构成观测者的完整集合。当她的目光扫过其中一双复眼时,那些小眼面突然同时转向,折射出同一个画面:四十二年後的月球基地,一个孩子正踩着她的足迹,在观测日志上画下克莱因瓶。

“瓶身开始渗出液滴了。”陈砚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示屏上的克莱因瓶壁面出现细密的孔洞,银白液滴顺着螺旋轨迹流淌,落地时炸成三维的星图,“每个液滴都是未被发现的宜居行星,坐标藏在爆炸的光轨里。”

林夏弯腰丈量光轨的角度,那些炸开的星尘形成的夹角,刚好是她父亲毕生研究的宇宙学角度——104.5度,水的键角,也是银河系旋臂与银道面的夹角。二十年前父亲在病床上反复画的这个角度,此刻正被婴儿的足迹不断强调,像个贯穿所有观测者的宇宙暗号。

“第二十四步要来了。”林夏的智齿疼痛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奇异的酥麻,从太阳穴蔓延到指尖,“他要把所有观测文明编织成网了。”

观察窗外的婴儿突然张开双臂。他迈出第二十四步的瞬间,显示屏上的克莱因瓶突然炸裂,无数光轨在舱内织成巨大的球壳,所有晶体耳蜗悬浮在球壳内侧,像镶嵌的无数颗宝石。林夏认出球壳的半径恰好是可观测宇宙的距离——465亿光年,而球心处漂浮的,正是那颗微型黑洞消失后留下的透明晶体,此刻正缓缓旋转,折射出所有观测者的剪影。

“球壳在播放宇宙的第一束光。”陈砚指着球壳内侧流动的光斑,那些光影里有氢原子首次结合的瞬间,有第一颗恒星诞生的光芒,还有某个外星文明第一次抬头仰望星空的画面,“婴儿的足迹成了放映机的透镜。”

第二十四步的足迹在球壳内侧显形时,所有晶体耳蜗突然同时发出蜂鸣,形成和弦般的宇宙背景辐射。林夏感到自己的骨骼开始共振,每个骨节都在吟唱不同的频率——颅骨的振动是类星体的射电频率,股骨对应着星际介质的微波辐射,而智齿所在的颌骨,正发出与婴儿足迹相同的237秒周期信号。

“他在同步所有观测者的生理频率。”陈砚的手掌按在林夏的额头上,两人的脑电波在接触点形成干涉条纹,像重叠的星系光谱,“这样我们就能听懂其他文明的观测语言了。”

球壳突然收缩,所有光轨向球心汇聚。林夏看见透明晶体正在吸收那些光斑,表面浮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纹路——那是用无数观测语言写成的同一套公式,描述着宇宙从诞生到热寂的完整过程,而公式的最后,有个用人类文字写的注解:“观测者的呼吸会成为宇宙的脉搏。”

第二十五步的预兆藏在两人的呼吸节奏里。林夏发现自己与陈砚的呼吸突然同步,吸气时长恰好是2.725秒,呼气为3.72秒,两个数字的比值接近宇宙物质与暗能量的密度比。当她刻意打乱节奏时,球壳内侧的晶体耳蜗突然发出刺耳的噪音,直到呼吸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