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号”刚进入织网者之域,就被一张巨大的“网”拦住了去路。这张网不是由丝线或能量构成,而是由无数发光的星轨编织而成——每条星轨都像根闪烁的绳子,有的泛着冰狱星的淡蓝,有的裹着烬火星域的橙红,它们纵横交错,在星空中织出镂空的图案,像块巨大的宇宙蕾丝。
“这些星轨在动!”苏璃指着最近的一条星轨,它正缓缓弯曲,避开了一颗飘来的陨石,“不是固定的轨迹,是能自己调整的‘活绳’。”
林深启动飞船的扫描功能,发现星轨的交叉点上,都嵌着一颗小小的晶体——晶体里流动的能量,和新生之壤的核心种子一模一样。“是新生之壤的植物长到这里了!”他恍然大悟,“那些藤蔓没有停在尘埃云里,而是顺着星尘的流动,把星轨当成了生长的架子。”
这时,一个身影从星轨网的缝隙里钻了出来。他看起来像个普通的老者,手里却握着两根发光的星轨绳,正用手指灵巧地给绳子打结——每个结都像个微型的吞噬阵纹,能让两条不同的星轨牢牢连在一起,又不阻碍彼此的流动。
“是织网者!”老者看到“启明号”,笑着挥了挥手,星轨绳在他身后轻轻晃动,“我等你们很久了。”
他自称“老织”,是最早发现星轨能编织的回响者。“最初只是想给新生的藤蔓搭个架子。”老织领着他们穿过星轨网,网的深处藏着一座由星轨搭建的“织网台”,台上摆满了各种工具:有的像冰棱打磨的钩子,有的像火羽锻造的剪刀,“后来发现,不同的星轨碰在一起,能长出新的法则。”
他拿起一根风纹星轨和一根暗影星轨,用钩子轻轻一勾,两条绳子就像认识似的缠在一起,交叉点立刻冒出金色的光尘——光尘凝成一个新的符号:像风的流动,又带着暗影的沉稳。“你看,风太飘,暗影太沉,缠在一起就稳了。”
苏璃注意到织网台的角落里,堆着一些断了的星轨绳。绳子的断口很整齐,不像自然断裂。“这些是……”
“是试错留下的。”老织拿起一根断绳,断口处还残留着焦黑的痕迹,“之前想把火轨和冰轨直接绑死,结果冰火相冲,绳子就断了。后来才明白,织网不能强行打结,得像你们的吞噬阵纹那样,留个能呼吸的缝。”
他说着,给他们演示新的织法:先让火轨和冰轨轻轻搭在一起,再用弥散法则的光尘绕着它们缠一圈——光尘像层柔软的垫子,既让两条绳子贴在了一起,又没堵住彼此的能量流动。这次,交叉点没有断裂,反而开出了一朵小小的光花。
“这才是织网的法则:不是让所有绳子变成同一种,而是让每种绳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不耽误别人伸展。”老织把光花摘下来,递给苏璃,“就像好的渔网,既要能网住鱼,又得让水流通。”
突然,远处的星轨网发出一阵脆响。他们飞过去一看,发现一片星轨正在剧烈晃动——一颗比之前大十倍的陨石正朝着网的中心撞来,那里的星轨比较稀疏,眼看就要被撞破。
“快!用共生结!”老织大喊着,甩出手里的星轨绳。林深立刻让木屋的吞噬阵纹同步启动,银蓝色的能量像根无形的线,将周围的星轨都牵引过来。苏璃则放出火羽给的不灭火种,让火焰顺着星轨流动,给绳子增加韧性。
无数星轨在陨石前织成了一张密网。当陨石撞上来时,网没有硬抗,而是像海面一样轻轻凹陷,用星轨的弹性卸掉冲击力——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温柔地接住了这个不速之客。陨石被弹开后,星轨网又慢慢恢复了原状,交叉点上甚至开出了更多的光花。
“是所有法则一起发力的结果!”苏璃看着光花里流动的能量,有冰的冷静,火的热烈,风的灵活,还有暗影的沉稳,“就像大家手拉手,才接住了这一下。”
老织擦了擦额头的汗(其实是星轨凝结的光珠),指着星轨网的尽头:那里的星轨越来越密,最终汇聚成一个发光的“网眼”,网眼里能看到无数细小的光点,每个光点都连接着一条新的星轨,通向宇宙的更深处。
“那是‘共生之网的起点’。”老织说,“最初只是一根孤零零的星轨,现在已经能接住陨石了。等网再密些,说不定能接住整个星域的法则碎片。”
离开织网者之域时,老织送给他们一根星轨绳:“这绳子能跟着你们的飞船走,遇到新的星域,就把它和当地的星轨绑在一起——这样,共生之网就能慢慢织到那里了。”
“启明号”拖着星轨绳驶离时,苏璃回头望了一眼。老织还在织网台忙碌,他的身影在星轨的光芒里忽明忽暗,像个在宇宙里缝补星空的裁缝。而他们留下的星轨绳,正慢慢和织网者之域的大网连在一起,像条细细的线,把“启明号”的旅程,也织进了共生的故事里。
星图上的新坐标已经亮起,坐标旁画着一个巨大的网眼,标注着“星海之眼”。“下一站,去看看共生之网的尽头,能看到什么风景。”林深握紧操纵杆,飞船拖着星轨绳,在星空中留下长长的光痕——就像给宇宙的毛衣,又添了一针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