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穿越六零我带系统为祖国创外汇 >  第15章 公社领导的赏识

"姑姑!快看!"小虎拽着唐柠的手,兴奋地指着麦田,"收割机跑得比牛还快!"

唐柠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是啊,有了它们,咱们今年夏收能省不少力气。"

晒谷场上,金黄的麦粒已经铺了满满一地,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唐柠牵着小虎的手,走在晒谷场的边缘。脚下是厚实的麦粒,带着阳光的温度。小虎蹲下身,抓起一把麦子,让它们从指缝间流下,咯咯笑着:"姑姑,这些麦子真多,今年咱们能吃上白面馍馍了吧?"

唐柠心头一软,蹲下来和他平视:"不仅能吃白面馍馍,还能包饺子、蒸包子,管够!"

小虎眼睛一亮,突然指着远处:"姑姑,你看!"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王大柱正带着壮劳力们把晒干的麦子装袋,男人们扛起沉甸甸的粮袋,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今年收成好啊!"王大柱抹了把汗,对唐柠喊道,"小唐站长,这麦子粒粒饱满,比去年强多了!"

唐柠走过去,捏起几颗麦粒放入口中轻轻一咬——新麦的甜香在唇齿间迸开,还带着阳光和泥土的气息。她笑着点头:"确实好,等交完公粮,剩下的咱们村自己分,家家都能多留点。"

周围的村民一听,顿时欢呼起来。往年交完公粮,剩下的粮食勉强够糊口,今年有了收割机,效率高了,浪费少了,收成也多了,大家终于能吃饱饭了。

"糖糖!"二哥唐建国小跑着过来,手里拿着几本崭新的笔记本,"扫盲班的教材我都准备好了,农忙结束就能开课。"

唐柠接过笔记本翻了翻,满意地点点头:"二哥,你字写得真好。对了,昨晚让你统计的报名人数..."

"整整四十二个!"唐建国兴奋地说,"连隔壁李村的都有人来报名呢!"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王大柱带着几个村民,押着一个瘦小的男人往这边走来。那人低着头,但唐柠还是一眼认出了他——马爱国,马爱华的哥哥。

"糖糖,抓到一个偷工具的!"王大柱气喘吁吁地说,"在仓库后面鬼鬼祟祟的,怀里还揣着这个!"

他举起一把崭新的钢钳,钳口上还沾着泥土。唐柠眼神一凛,立刻明白了什么:"你想破坏沼气管道?"

马爱国猛地抬头,眼睛里布满血丝:"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带走!"唐柠冷声道,"直接送公社派出所!"

看着马爱国被押走的背影,唐建国忧心忡忡:"糖糖,这已经是马家第二次使坏了..."

"他们不会罢休的。"唐柠咬了咬嘴唇,"二哥,你去告诉大哥,今晚安排人轮流守夜。特别是沼气池那边,一定要有人看着。"

突然,村口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一辆吉普车缓缓驶入村子,车身上还印着"向阳人民公社"的字样。

"姑姑,怎么还有汽车过来?"小虎踮着脚张望。

唐柠眯起眼睛,看到车上下来几个穿着中山装的干部,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岁、面容严肃的男子。她心头一跳——这不是公社的郑书记吗?

"是公社领导来视察了。"唐柠赶紧整理了下衣襟,"小虎,去告诉爷爷和爸爸,就说郑书记来了。"

她快步迎上前去,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郑书记好!各位领导辛苦了!这么热的天还来我们村指导工作,快请到大队部喝口茶歇歇脚。"

郑书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落落大方的姑娘,微微点头:"你是..."

"我是唐柠。"唐柠不卑不亢地回答,同时做了个请的手势,"郑书记,您看是先看看夏收情况,还是先去大队部歇歇脚?"

郑书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先看看麦收吧。"

唐柠立刻领着众人走向晒谷场。路上,她一边走一边介绍:"今年我们村用了三台收割机,两台拖拉机。预计三天就可以完成全部夏收任务。您看这麦子,"她弯腰抓起一把,"颗粒饱满,出粉率肯定高。"

“确实不错,”郑书记接过麦粒,在掌心搓了搓,满意地点头:"小唐同志,这些收割机和拖拉机...我记得今年公社并没有给唐家村分配农机指标?"

唐柠从容解释道:"郑书记您记性真好。这些农机确实不是公社分配的,是县农机站和红星养猪场临时调配来支援我们村夏收的。"

"哦?"郑书记挑了挑眉,"县农机站?"

唐柠微微一笑:"书记,我先和您介绍下我自己,我是红星养猪场唐家村试验站的负责人,也是红星养猪场的联络员,因为我们在建的养猪试验站是县里的重点项目,张厂长特意帮忙协调的。”

“你这个小同志很有能力,”郑书记满意极了,向阳人民公社的几个生产大队的经济收入在县里其实都垫底,每次开会的时候,其他几个公社的书记都有好的项目进行汇报,唯独自己每次都是如坐针毡。他转头对随行人员说:"看看人家唐家村,懂得主动争取资源,这才是搞生产的态度!"

"书记,我们经过初步估算亩产比去年提高了15%。"唐柠胸有成竹地说。

郑书记:“小唐同志,快带我去你说的试验站看看。”

来到试验站工地,唐柠详细介绍着建设规划:"这边是猪舍区,采用最新的通风设计;那边是沼气池,建成后不仅能解决燃料问题,还能发电..."

郑书记越听越惊讶:"这些都是你设计的?"

"是在张厂长和农技站同志的指导下完成的。"唐柠谦虚地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什么困难?"郑书记立即问道。

唐柠叹了口气:"技术人才短缺。虽然二哥办了扫盲班,但村民们的基础还是太薄弱了。"

郑书记沉思片刻,突然说:"小唐,我看你思路清晰,表达能力也很强。公社最近要成立一个生产指导小组,你有没有兴趣来当个外编干事?。"

唐柠心头一喜,但表面仍保持着镇定:"这是我的荣幸。不过试验站这边..."

"不冲突。"郑书记摆摆手,"这个工作本来就是为了方便试验站,所以你可以两边兼顾。公社需要开会的时候你得去,平时还是在村里工作,有任何需要汇报的工作都可以去公社找我。"

这时,唐铁山和唐国强匆匆赶来。得知孙女(女儿)被公社领导赏识,还要给安排工作,两人激动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郑书记,您看这都晚饭时间了,"唐柠适时地说,"要不就在我们这儿吃顿便饭?我大嫂做的酱黄瓜可是一绝。"

郑书记看了看手表,竟然点头同意了:"好,那就尝尝。"

晚饭虽然简单,但唐柠特意让大嫂把拿手的家常菜都端了上来:酱黄瓜、腌萝卜、炒鸡蛋,还有一盆香喷喷的土豆炖豆角。郑书记吃得连连点头:"不错,很有农家风味。"

临走时,郑书记特意把唐柠叫到一边:"下周一上午九点,记得来公社报到。"他压低声音,"马家的事我听说了,你做得对。集体财产不容破坏。"

唐柠郑重地点头:"谢谢郑书记。不过书记,你能不能给我开个介绍信,我现在还没有公社的工作证,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郑书记从公文包里掏出空白介绍信刷刷写了起来,并盖了公章:“你个小唐呀......”

送走领导后,唐建国第一个冲过来:"糖糖,你要去公社上班了?"

"算是兼职吧。"唐柠笑着晃了晃手里新鲜出炉的介绍信,"主要还是管咱们村的事。也不知道我又要领多少工资呀。"

唐铁山摸着胡子,嘴巴咧得跟个瓢似的:“我孙女可太厉害了!整个县里都找不出这么厉害的姑娘。”

一家人围着唐柠又开始夸夸模式,唐柠:在这个家里真的很容易迷失自我呀,还好我是真的优秀,不然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