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38章 见“准岳父”

2008年6月18日,法国巴黎。

从上个月剧组杀青宴后,剧组举行了盛大的酒会,圈内的同仁还是媒体记者们也都对此关注度极高。

只不过洛珞完全没有应付记者的打算,电影前脚杀青,他和刘艺菲便直接踏上了安排好的航班,开启了他们的旅行第一步。

要不是电影的后期制作要求是早就协商好的,现在拾光的制作组还有时光科技的特效组估计都懵着呢。

如今距离洛珞和刘艺菲出来旅行已经过去了三周多,他们这次为期一个月的欧洲行也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站——巴黎。

暖风裹挟着塞纳河畔的咖啡香与淡淡花香,拂过六月的巴黎。

戴高乐机场航站楼的巨大玻璃幕墙,接纳着午后的阳光,洒在熙熙攘攘的抵达大厅,空气中混合着国际航空港特有的喧嚣、香水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引擎尾气。

洛珞和刘艺菲推着行李车,身后秦浩紧紧的跟着,随着人流走出国际到达通道。

瑞士雪山纯净的空气似乎还萦绕在肺叶里,威尼斯水巷潋滟的光影仍晃在眼前,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石板路仿佛还在脚下轻轻回响。

为期近一个月的欧洲之旅,如同浸入不同色泽的调色盘,将刘艺菲脸上的笑意调得越发明媚,也悄然抚平了洛珞眉宇间最后一丝凝重。

随着火车穿越阿尔卑斯的余脉,窗外的景致渐渐被平整的农田和葱郁的林带取代。

2008年初夏的暖阳温柔地洒落,为蜿蜒的塞纳河镀上一层流动的金色。

这一个月,是他们逃离镁光灯和聚变设计方案的纯然时光,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阿尔卑斯的呼吸在因特拉肯,他们住在山脚一家木屋旅馆。

清晨,裹着厚毯子在露台看少女峰被第一缕阳光染成金红。

刘艺菲兴奋地摆弄着新买的胶卷相机,试图捕捉山峰每一个细微的光影变化,胶卷“咔嚓”声在山谷清冽的空气里格外清脆。

他们坐上了老旧的齿轮登山火车,在齿轨咬合的节奏里缓慢攀爬。

刘艺菲扒着车窗,惊叹于山谷间散落的木屋和小得像玩具的牛群。

在格林德瓦,两人牵着手徒步了一段平缓的小径,脚下的草地柔软湿润,空气中是泥土和松针混合的清香。

洛珞背着一个简易的野餐篮,里面是酒店准备的法棍、奶酪和当地香肠,他们就坐在一处看得见雪峰的开阔草地上分享,简单的食物在壮丽的风景前也变得格外美味。

刘艺菲甚至执拗地试图堆一个戴着红围巾的雪人——用的是六月高山背阴处仅存的残雪,小小的,憨态可掬,成了相片里永久的纪念。

水城威尼斯满足了刘艺菲对浪漫的所有想象,也带来小小的“灾难”。

在圣马可广场,她兴冲冲买来玉米粒喂鸽子。

刚伸出手,一群白鸽便如一片汹涌的云俯冲而下,瞬间将她包围,争抢间啄痛了她的手,更有一只大胆地试图站到她头上,吓得她花容失色,一边“呀呀”叫着一边躲闪。

洛珞眼疾手快地将她拉出来,看着她又气又笑的样子忍俊不禁,拿起相机拍下了她头发微乱、又惊又羞的瞬间——这张未洗出的胶卷成了她口中“黑历史”,却也成了旅途中最真实的欢乐注脚。

乘坐刚朵拉穿越水巷时,午后的阳光在水面碎裂成无数金鳞,船夫哼唱着意大利民谣。

刘艺菲靠在洛珞肩上,静静看着两岸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倒影在水中摇曳。

狭窄水道旁,晾晒的衣物在微风中飘荡,窗口有老妇人探出头来晾晒花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现代游客交织。

艺术的浸染在佛罗伦萨,他们避开乌菲兹美术馆汹涌的人潮,选择清晨在老桥上漫步。

桥两侧是传承几代的金饰珠宝店,金箔在晨光中闪耀。

夕阳时分,他们听从攻略,来到老桥另一端,坐在石阶上,看着金色的光线一寸寸铺满古老的桥身和阿诺河面,将一切染成温暖的金红色,如一幅流动的巨幅油画。

刘艺菲用光了身上几乎所有的欧元硬币,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俯瞰全城后,学着当地人的样子,背对着旧城,将最后一枚硬币奋力向身后的许愿池扔去。

硬币“扑通”落水,她转过身,双手合十许愿,脸上全是满足。

没有行程的追赶,没有镜头的聚焦,只有两颗心在陌生国度的悠然漫步中愈发紧密。

洛珞的压力全然抛到脑后,享受起了悠闲的旅行生活。

刘艺菲也同样珍惜着爱人难得的推开一切繁重的事情,终于来陪伴她圆了旅行之梦的时光。

然而,这份松弛在步入接机大厅时,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郑重。

因为今天,在旅程的终点站,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浪漫之都的召唤,还有一位特殊人物的首次会面。

随着三人走出大厅,出口接机的人群里,一众金发碧眼行色匆匆的国际旅客洪流中,一个安静的岛屿吸引了洛珞的视线。

那是一个由几位亚洲面孔组成的、气场独特的小团体。

为首的男人,衣着熨帖得一尘不染,剪裁精良的深色西装完美勾勒出挺括的身形。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胸前那枚小巧却异常光亮、意义非凡的国徽徽章。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没有刻意营造气场,那份沉静、庄重与内敛的力量感,便如同锚点,在这片流动的背景中稳稳立足。

来人瞬间在人群中锁定了他们,尤其是那个白衣胜雪、笑容明亮的女孩。

“爸!”

刘艺菲的惊喜如同清脆的鸽哨划破空气,她几乎是雀跃着小跑几步,亲昵地挽住那男人的胳膊,脸上是毫无保留的欢喜:

“你真的来接我们啦!”

是的,今天这位特殊的人物,正是刘艺菲的父亲安少康。

这位华国驻法使馆的一等秘书,严肃的嘴角在看到女儿的一瞬便无可抑制地扬起一个温暖的弧度,眼底是浓得化不开的宠溺:

“茜茜”

他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动作自然流畅。

随即,他的目光,带着外交官特有的穿透力与长辈的审视,越过了刘艺菲的肩膀,落在推着行李车、已摘下墨镜的年轻人身上。

洛珞走上前,在距离两步的地方站定。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休闲裤,外面套着一件薄款夹克,鼻梁上架着墨镜,若非那股沉淀在骨子里的沉静气质,在人群中并不特别显眼。

此刻,他摘下墨镜,露出那双深邃却清澈的眼睛,带着恰到好处的敬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微微躬身:

“安叔,您好,我是洛珞,劳烦您来接我们。”

虽然跟刘阿姨已经一块过了三次春节,相处的时间更是已经几年之久,但今天他却是刚正式与女朋友的父亲见面。

“你好,洛珞。”

安少康伸出手,笑容温和,眼神却带着外交官特有的敏锐观察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没有多余的客套寒暄,直接点明此行的双重性质:

“我代表使馆欢迎我们杰出的青年数学家、科学家洛教授,途径巴黎的交流之行。”

他的声音不高,语气从容,却在“青年科学家”、“洛教授”几个字上用了清晰的咬字。

这绝非寻常礼节性客套,而是公职身份的确认!是官方层面的高规格接待!

联想到国内专门为此行下发的内部通知,以及驻法大使馆为此特别调整的工作安排,这位一等秘书心中了然,眼前这个看似低调随和的年轻人,肩上承载着远超同龄人想象的国家使命。

而且他作为外交官知道的显然比别人更多些,尤其是前年的那场接机的规模,他至今还记忆犹新,连女儿都跟着受益无穷。

“您太客气了,安叔,只是顺路歇个脚。”

洛珞谦逊地回应,与安少康的手短暂而有力地交握。

他能感觉到对方的目光沉静而包容,并无审视的压迫感,却自有分量。

对于安叔的说法他并无任何意外,他此次旅行不仅是组织特批的,同时整个旅行过程的费用也全不用他自己掏一分钱。

甚至走到每个城市,都可以有专人接待,内部的说法就是他作为学者的交流活动。

只不过他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去麻烦别人,都是两个人……呃,算上秦浩的三个人的闲逛而已。

但这一站却是例外,作为华国驻法使馆教育一等秘书,安叔今天来接机,显然是组织上刻意安排的。

“来,行李给我。”

安少康身后的两位穿着便装、举止干练的年轻人立刻上前一步,自然地接过洛珞手中的行李车,动作专业利落。

其中一位低声对安少康说:

“安秘书,车在外面准备好了。”

虽未着制服,但训练有素的气质显露无遗。

洛珞心中了然。

在国内科工委的报备下,他的巴黎之行已进入大使馆的安全视野。

这看似普通的接机,安保的尺度不言而喻,就连秦浩都显得放松了许多。

而这一切都包裹在外交人员热情而不失分寸的接待之下,润物无声。

众人向停车场走去。

刘艺菲亲昵地走在安少康身边,叽叽喳喳分享着旅行趣闻和一路风光,像个真正回家的孩子。

安少康耐心听着,不时询问几句,目光里满是对女儿的疼爱。

洛珞走在刘艺菲的另一侧,偶尔在她需要补充具体细节时温和地插一两句话。

“安叔最近工作忙吗?”

洛珞适时地关心起长辈的工作。

“年底了,交流团组增多,各种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密集一些,不过都还好。”

安少康的语气带着外交官特有的稳重:

“倒是你们年轻人,行程紧,任务重,这次能出来放松一个月,机会难得。”

“是比预想的体量更大一些”

洛珞点头,这指的自然是《流浪地球》的拍摄过程,语气平和:

“大家都很努力,好在顺利拍完了。”

他也只是将之当成普通的拍戏聊起,至于关于聚变工程的研究,即便对方是女朋友的父亲,也是组织上的外交官,但对此也没什么知情权。

“艺菲回来跟我聊起过片场,冰天雪地的,不容易。”

安少康看向刘艺菲,眼中带着关切,随后又看向洛珞:

“听说你们在筹备后期?这种大制作,特效是难点,不过有你的团队在,应该没问题。之前在‘《源代码》上展现的能力,业界都很信服。”

《源代码》的名字从安少康口中自然说出,这位“准岳父”即便身在国外,显然也没少关心女儿和“准女婿”的生活和工作。

“团队磨合得不错”

洛珞坦然道:

“后期是个系统工程,我们会尽力做到最好。”

话题在关于巴黎的文化活动、近期使馆的接待重点上轻松地流转。

安少康学识渊博,谈吐温雅,洛珞应答得体,见解同样不俗。

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与其说是初次见面的生涩,不如更像是一种基于彼此重量级身份背景和共同对刘艺菲爱护基础上的、自然而然的尊重与交流。

穿过明亮而繁忙的机场内部通道,一行人来到专用停车场区。

两辆没有悬挂外交牌照的黑色轿车悄然停在路边,门已经被随行人员拉开。

刘艺菲先上了其中一辆后座。

安少康站在车旁,示意洛珞稍停一步。

他抬手轻轻整理了一下西装的袖口,目光与洛珞平视,没有了刚才闲谈的温和,以及对洛珞这个国宝级学者的尊敬,而是多了一分属于父亲的郑重和审视。

是的,他今天的身份不仅仅是作为外交官,来接待洛珞这个按照职级待遇,足足高了他两个级别的教授学者。

他同时还是一个父亲。

今天的会面,同样代表着他这个“准岳父”对“准女婿”的首次考察。

作为父亲,无论对方的来头有多大,职级有多高,这一点都是不会变的。

而考量的结果,无疑是十分满意的。

“洛珞,欢迎你来家。”

“家”这个词,包含了他们即将前往的大使官邸,更深一层意思,是刘艺菲生命中最重要的港湾。

洛珞立刻听懂了这份含蓄而深沉的接纳。

他迎着安少康的目光,眼神真诚而温暖:

“谢谢安叔,我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