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在郭昊强详细讲解下,很快对项目流程熟悉并获取核心文档。

系统架构图。

测试问题追踪表,以及数学模型白皮书等。

为此上午时间,他都在专心研读。

没有立刻进行具体的工作。

根据各模块标注的人员名单,他和林伟主要来负责权重矩阵计算。

具体任务包括,获取RSSI和TOA信号数据,借助概率论去分析噪声分布。

动态生成权重矩阵优化谱特性。

证明位置算法收敛。

因大多只涉及数学分析定理,确实称得上专业对口。

约摸忙活到上午十点多,才见三个顶着乱糟糟头发戴近视镜的男生进来,显然正是项目组其他成员。

其中身形显瘦的那位率先注意到徐铭,连忙用手胡乱捋顺翘起的头发。

主动迈步过去打起招呼。

“你就是徐铭师弟吧,导师提前和我讲了你要来。”

说话时脸上洋溢着热情和煦笑容。

徐铭抬眼看向对方,从妆容和黑眼圈判断,昨天晚上确实没少熬夜。

他很快反应过来,知晓其身份,站起身接话回应。

“林师兄好。”

“千万不要和师兄见外。”林伟抬手把徐铭重新按到座位上不好意思道:“晚上陪曹恺大强他们优化模型,结果今天睡过头起来的晚了些。”

“不然我就亲自去接你了。”

将话听进耳中,徐铭知道林伟确实属于那种关心学弟学妹的人。

经过几句短的闲聊,关系熟络不少的同时,徐铭也知道另外两人,分别叫曹恺和魏大强,目前与郭昊强一样都是信院的在读博士。

这时林伟瞥见徐铭电脑屏幕中的内容,坐下后又立刻打开话匣子。

“学弟你那篇论文,我这几天一直在研究。”

“对于解决特征值分散导致病态矩阵,应当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

“或许能成为眼下困境的突破口。”

“现在有你过来帮忙,这把握可就大多了,新杰每次见到我都要夸奖你,让我对学弟你的实力可是好奇的紧。”

“都是刘师兄照顾我。”徐铭一脸谦逊回答。

这时只听一道欢快的声音响起,使得大家纷纷抬头朝门口方向望去。

“我给大家带了点零食,可以先垫垫肚子,有火腿肠和纯牛奶。”

王雯丽推门进来,手上拎着袋东西,话音没落便已经动手挨个发放。

而这显然不是她头回投喂,郭昊强和曹恺他们闻言熟练的站起身伸手接下,丝毫没有推辞或者不好意思。

项目组这几天经常熬夜加班,有时吃了宵夜就会把早餐给直接省掉,趁中午吃饭前搞点零食先垫一下,肚子确实能够舒服不少。

当王雯丽走到徐铭跟前,不知是不是脑海里还想着早上闹出的乌龙。

往其桌上特意放了两根。

“学弟这是你的。”

“谢谢学姐。”徐铭礼貌点头道谢。

王雯丽今天精神显得放松不少,不再是以往时刻保持着紧绷的状态。

主要徐铭没加入项目组前,就只有她一个研究生。

配合一群博士自然压力大。

如今组里多出个数院的本科新生,她也终于熬出头能应上声学姐,虽说对方刚开学就发表SCI论文,但要论学习到的知识总量肯定不如她。

这点她是比较有信心的。

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高考结束到现在,满打满算才几个月。

能研究数学成功发表一篇论文,已然称得上很难得。

伴随念头停留在这里,她不忘宽慰两句。

“学弟你刚来咱们项目组,慢慢熟悉就好,不用太心急给自己压力。”

“有不懂的地方,大胆向师兄们请教就行。”

徐铭点头道:“我知道了学姐。”

接下来的时间,他认真看完文档,也终于锁定目前项目遇到的痛点。

现在架构出的定位系统模型,正常情况下,精确度误差仅有两米,完全满足奥组委技术评审会方面要求,即定位误差必须小于三米。

可一但人流量激增,就会导致定位偏移,使得误差瞬间激增到八米左右。

拿这样的技术方案去竞争,肯定没有胜算。

至于造成此原因的数学本质,便是矩阵存在病态。

需重新推导新权重公式。

林伟作为数院的人,这时候肯定要出力,难免会晚上加班赶进程。

谁让下个月,就是竞标初选测试。

时间方面确实不宽裕。

中午吃饭的时间大家一起下去,算是庆祝徐铭正式加入项目组。

比较凑巧刚好遇到来食堂的许崇兴教授。

“感觉怎么样?”

许崇兴坐在徐铭面前,以长辈的口吻,向徐铭询问。

尽管是头回和这么大教授一起吃饭,徐铭脸上表情始终保持着平静,面对询问他暂时停下手上的动作,略作思考后沉声给出回答。

“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些。”

“这是正常的事,虽说要架构出这样一个系统,离不开数学定理,但同样包含着其他学科知识。”许崇兴脸上堆出灿烂笑容颇为期待道:“不过我相信你肯定能很快上手。”

张鲁平首次推荐徐铭的时候,他正是担心无线定位系统的复杂性,这才选择让作为博士的林伟过来帮忙。

后面得知徐铭编程算法水平同样不低,方改变主意重新跑到数院借人。

对徐铭自然是有信心的。

与此同时坐在不远处的王雯丽和曹恺他们,闻言目光忍不住向徐铭瞥去。

眼中闪过些许惊色。

没想到许教授会对一位本科生如此看好。

就算以新生身份发表SCI论文,确实称得上天才,可按理说也达不到这种程度。

如果换张鲁平这位数院教授讲这些,那还差不多。

不过这时候,倒没人开口多言。

反正具体水平如何,能否在项目上帮到忙,后面自然能够知晓。

下午。

徐铭开始着手,通过自己的加权格拉姆矩阵,来尝试重新推导权重公式。

中间面对难点困境,都会主动向身旁林伟师兄请教。

到后面两人甚至展开激烈讨论。

时不时能从林伟脸上,看到意外神情。

整个人完全被徐铭的扎实基础和精妙思维折服。

但颇为遗憾,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仍旧未得到健康的加权矩阵。

倒是实际参与项目,使得数学和信息学科经验,都迎来不少的增长。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5点。】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7点。】

【经过……】

“照这个速度下去,估计过上两天,便能把信息学科提升到2级。”

傍晚徐铭看向眼前面板信息,心中暗自盘算着。

虽说项目暂时未有进展,能获得这些经验值,过来帮忙倒也值得。

关键等以后参与或主持项目,有了现在的经历也能更快适应流程,不耽误项目组其他成员的时间。

正当徐铭想着这些时,只见郭昊强从座位上站起身迈步走过来。

“徐师弟。”

“晚上你可以回数院,不用待在这里。”

“也省得影响到必修课程。”

郭昊强为徐铭考虑,想到对方毕竟还是本科生,不能因项目耽误学业。

徐铭听到这句话,还没等他开口回应,旁边林伟反笑着率先接话。

“我听新杰之前讲,徐师弟已经跟着大二上课,不知道如今学到了哪个阶段?”

“正准备接触实变函和泛函分析。”徐铭如实回答。

林伟惊喜道:“竟都到大三了吗?”

旁边郭昊强以及不远处的王雯丽等人,听到这句话顿时忍不住多瞥上几眼。

脑海中下意识浮现出一个念头。

好家伙。

这速度是坐火箭了吧?

能在大一上学期学到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在他们看来纵是每天不睡觉都做不到。

何况通过白天的交流,还知道徐铭是高考生出身。

在高考之前,估计都没有渠道接触,大学阶段的数学必修课程。

尤其想到自己,以前上高数课时的痛苦,对徐铭顿时多出几分佩服。

果然。

新生被邀请参与这样的项目,就不可能普通。

“那师弟你就自行安排时间吧。”郭昊强在怔了两秒后给出这样一句回答。

徐铭则点头称是。

待在这里研究项目内容,能同时获得数学和信息两门学科的经验值,他又怎么舍得提前离开,那肯定要多薅些羊毛尽快升级才是。

而这时林伟也没沉默,当即接过话茬展现师兄风范。

“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来问我。”

徐铭闻言满脸欣喜道:“谢谢林师兄”

就这样。

直到晚上快十二点,徐铭依旧保持着精神头,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反观王雯丽曹恺和魏大强他们,早已疲惫之色现在脸上泛出困意。

既想回宿舍休息,又抹不开脸面先徐铭一步离开。

最终还是王雯丽忍不住开口。

“学弟。”

“时间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先回去休息?”

“我还不困想多留会儿,你们不用等我。”徐铭抬眼看过去眼神坚定。

高中搁班里他都是最后一个回寝室,对这种情况早再熟悉不过。

王雯丽等人听到这句话,互相对视一眼,表情中透露着尴尬和感慨。

心想现在燕大新生都这么卷吗?

……

徐铭在之后的两天,基本成了固定路线。

早上前往项目组办公室,晚上到十二点以后,才收拾东西回宿舍休息。

且白天没有任何困意。

使得项目组其他师兄学姐们,直呼年轻才是搞科研的最大本钱,毕竟无论熬夜还是通宵都能顶得住,不像他们才刚到博士就已经很容易疲惫。

而这两天的努力也不是白费。

通过和林伟师兄探讨加权矩阵不等式,成功找到可行的推导思路。

有望在初选测试前,解决人流高峰定位漂移问题。

10月29日,周日。

徐铭和陈璐坐在图书馆二楼。

今天刚好是周末,项目组那边放了假,徐铭便来图书馆继续研究新的权重公式。

陈璐则是自从知道徐铭发表论文,便下决心争取以后拿到院里保研名额,这样起码能尽力拉近距离,不至于被徐铭远远甩在后面跟不上脚步。

因此只要没有专业课,她都会来图书馆学习。

有时遇到徐铭也在图书馆,两人便坐在一起,有种高中在班里自习的感觉。

尽管过程中很少交流,陈璐却很珍惜。

尤其吃饭的时候还能做伴。

“条件数超标这么多,应约束应当小于十才健康。”

徐铭看着面前笔记本电脑屏幕中,刚用MATLAB重跑故障数据得到的矩阵结果,微皱着眉头确认其病态。

“cond(W)= 2.3e4>10”

虽然关于权重矩阵病态的情况,师兄林伟早已经告知他相关状况。

但亲自跑了数据后,才知晓问题那么大。

使用这种权重矩阵公式构建的模型,别说是场馆内人员数量处于高峰期,会导致系统定位出现漂移,哪怕人流量稍微大一点误差就会激增。

如此程度的技术方案,无论从哪方面看,都难和箐华中科院等团队竞争。

“我的加权格拉姆矩阵不等式,相比较传统矩阵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以此不等式推导权重公式,或许能够极大程度减小定位的误差。”

伴随念头在脑海中浮现,徐铭梳理完思路,便准备动手尝试推导。

然就在这个时候,却见眼前面板上,忽地浮现出新的学科升级信息。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2点。】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等级提升至lv2】

【你获得词条——[代码通感]】

【词条:代码通感】

【效果:阅读代码时,你能轻松明白流程,快速定位潜在缺陷和错误。】

距离信息学科提升至2级,本就不差多少经验,又经过这两天参与项目获得,今个跑完故障数据终于让信息学科成功达到2级获得新词条。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他只好暂时停下动作,查看起学科经验和效果。

【信息:lv2(1/1000)】

“若非刚好进入许教授的项目,恐怕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升级。”

徐铭暗自低喃一句,在看到词条效果后心中窃喜。

如果说算法内化,能够快速理解代码逻辑,高效率学习计算机语言。

那么代码通感提升的能力,则是可以从别人的编程算法中轻松找到逻辑错误,从而及时进行更改优化。

两者对于提高信息水平都必不可少。

念头停留在这里。

想到眼下关键是推导权重公式,他便没有过多去关注信息学科升级的事,将笔记本电脑往一侧挪了下,腾出位置翻出草稿本和水笔手动推导。

涉及到数学方面的内容,相比较电脑计算机,他更喜欢原始的推导方法。

并且在超速运算下效率更高。

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徐铭完全沉浸在公式中。

下意识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整个人仿佛和外界彻底隔离开不受干扰影响。

其认真专注的程度,连陈璐都忍不住,时不时抬起头向徐铭偷偷看去。

“W_{ext{new}}= W \beta \det……”

……

很快密密麻麻的公式占满草稿纸,徐铭这时突然停下手上的动作。

尝试进行解构,认真审视起公式间的关系。

约摸过去将近半个小时,脑海中顿时闪过一道灵光。

“权重矩阵的条件数……与定位误差似乎存在某种定量关系。”

轻声低喃的同时,脸上立刻涌现出欣喜之色。

随即不再有任何迟疑,根据自己发现的定量关系继续往下推导。

最终得出新的权重矩阵公式。

“w_i =\frac{1}{\sigma_i^2 |\Delta t|……”

“成功了。”

徐铭望向草稿纸上被自己着重标记的公式,嘴角忍不住上扬浮现出笑容。

不过他心里面也清楚,新的权重矩阵公式,能否让系统模型满足误差要求,尤其是在人员高峰期的时候解决定位漂移问题,还需经过实际测试得到精准数据才确定。

想到这里他略作迟疑,还是先掏出手机,给林伟师兄打了个电话说这事。

林伟被借到信院无线定位系统项目帮忙,首先考虑的是不能给数院以及导师丢人。

必须解决权重矩阵公式的病态问题。

为此哪怕是周末,他也依旧待在博士宿舍内,继续推导新公式。

但在接了徐铭的电话后,整个人瞬间怔住,水笔从手中滑落掉都不自知。

本想着徐铭过来帮忙,凭借其对加权格拉姆矩阵不等式的研究,能带来新思路尽快解决公式病态问题,结果现在告诉他新的权重矩阵已然推导出来。

这无疑是很大的惊喜。

短暂愣了几秒迅速回过神后,连忙按耐些激动同手机里的徐铭交代句。

“我马上去找你。”

话音落下顾不上收拾东西,以最快速度离开宿舍。

再说徐铭这边,挂断电话后决定另外找个地方,好同林伟师兄详细论证。

于是只得面带歉意的对陈璐说:

“晚上应该没法和你一起吃饭了,等下次有机会吧。”

“没关系,你的事要紧。”陈璐摇摇头脸庞堆出灿烂笑容回答徐铭。

她看到徐铭解决数学上的难题,心里面只为其感到高兴怎会在意吃饭。

而闻言徐铭也不再耽搁,又和陈璐打声招呼,起身下楼去和林师兄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