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任务:从安陵容开始 >  第556章 胤禵有些个吓到了

这话对胤禵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他本人更是接连后退两步,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家福晋。

他之所以敢如此上蹿下跳,便是因为他高估了他这个好四哥的人品下限,觉得他再怎样也会念着点兄弟情分。

可经福晋一提醒,雍正睚眦必报的性子瞬间在脑子里清晰起来,那点侥幸心思,顿时被无限放大的可能冲得没影。

若不是眼下天晚了宫门已关,他真想立刻进宫找皇额娘问个明白。

可即便没法去,他也早没了方才的沉稳,在屋里踱来踱去,只差没原地转圈圈了。

外人总说他狂妄跋扈、喜怒不定,可谁知道从前有父皇宠着、有母妃在后宫兜底,他才有那的底气。

如今父皇不在了,母妃虽成了太后,可他在雍正眼里就是根扎眼的刺,甚至很可能,真就像自己福晋说的那样,

要借他引出老八他们,好来个一网打尽 ——

想到这儿,他后背竟冒了层冷汗。谁不想好好活着?他不仅有自己的命,还有一大家子人要护,哪能赌得起?

而完颜氏见他总算听进了话,也是悄悄松了口气。

她完颜家可是金国皇族后裔,所以,早在胤禵要回京的消息传来时,她便立刻被叫回了娘家。

要知道,完颜氏的父亲可不是寻常官员 ——

早年曾任户部、礼部、工部三部侍郎,最后更是坐到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的位置。

这职位分量极重,直接握着一旗的部分军权和旗内行政事务,更何况正黄旗还是皇帝亲统的上三旗,

若非康熙心腹中的心腹,是绝无可能担此重任,手段和眼光可见一斑。

再加上她母亲本就是爱新觉罗氏出身,实打实的宗室女,自小在宫廷和宗室圈子里长大,对后宫的弯弯绕、

朝堂的暗流涌也都有着独特的见解。而这夫妻二人,也通过一些京中的蛛丝马迹,猜到了雍正皇帝的真正打算,

毕竟不管他如何装作深情人设,有些个老狐狸还是能看出其中端倪。

所以这才特意把她叫到跟前耳提面命一番,让她务必劝自家王爷趁早跳出这要命的旋涡。

只是刚回京那会,胤禵也正满心欢喜,觉得终于能离开皇陵、回到亲人身边,那时她怕是说什么都不会被相信。

如今她也总算是借着今日这事,把父亲交代的话语盘托出,就算吓着他,也比将来全家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强。

待过了好半晌,胤禵这才渐渐冷静下来,同时重新看向自己的福晋,开口便问:“可是岳丈他老人家的意思?”

完颜氏也没半分隐瞒,点头应道:“是。王爷回京的消息传到阿玛耳中,他便立刻召我回了家。

方才妾身说的这些,多半也都是阿玛的原话。”

这话一出,胤禵也彻底没了侥幸。他太清楚自家岳丈的能耐 —— 那可是只老狐狸,

当年工部出了那么大的纰漏都能全身而退,最后更还坐到了蒙军都统的位置,识人做事的眼光该是何等毒辣?

从前岳丈就不看好他夺嫡,皇陵三年的沉寂,也早证实了这一点。如今岳丈这话,可信度自然也高得很。

可他这会儿更没功夫泄气。若福晋所言属实,那他此次回京,怕也是被人算计好了的!

怪不得他那好四哥,会痛快答应他频繁出入寿康宫 ——

怕不是想借着他,把皇额娘也拖下水,到时候便能名正言顺地囚禁皇额娘这个太后!想到这,胤禵也是又急又愧:

真要这般,那他这做儿子的岂不是成了不孝之人?竟要把自家额娘、这好好的太后之尊,也拖进这漩涡里!

完颜氏见胤禵脸色又急又愧,也是连忙上前宽慰:“王爷不必如此焦灼。索性您这边还没做什么实打实的动作,

正如妾身方才所说,只要您始终无错无漏、安分守己,那位即便心里有算计,又能奈您何?”

她放缓语气,接着道:“您如今及时醒悟也还不晚,按阿玛的意思,只要您能尽快撇清那些多余的势力,

到时候,那位就算想拉您下水,怕是也找不到半分由头,到时自然也连累不到太后娘娘。”

“此事没你想的那般简单。” 胤禵眉头紧锁,语气沉凝,

“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皇阿玛在世时,本王同老八他们便纠葛不清,如今想彻底撕扒开,哪有那么容易?

况且老八也不是好相与的,他现在对我笑脸相迎,心里怕是打着让我冲锋陷阵的主意,才会这般热络。”

完颜氏却摇头:“王爷,您与他们本就不是一条心,现在也是那最好的契机!到时找个由头,与那几位略起些冲突,

便能顺理成章地撕清关系。您再扮作心灰意冷的样子,彻底不掺和这些事,此事便成了大半。”

她接着道:“太后娘娘早为您选好了后路,您只要把当下的烂摊子抹平,往后便可高枕无忧。

无论将来是四阿哥、六阿哥,或是三阿哥登基,想来都不是容不下人的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况且有太后和大义在,咱们王府才算真的稳了。”

胤禵听完,没再多言,只是轻点了下头,才对完颜氏道:“明日我便去寿康宫见皇额娘,

把这些事一五一十跟她老人家和盘托出。皇额娘见识深远,总能为本王拿个稳妥的主意。”

次日一早,胤禵也没敢耽搁,一早就赶到了寿康宫。

见到太后,他也不绕弯子,扑通一声跪下,把昨日下午完颜氏说的那些话、以及岳丈的顾虑,和自己琢磨的隐忧,

全都一五一十全倒了出来,连怀疑回京是老四的算计、想借机拖皇额娘下水的心思,也没半点隐瞒。

太后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半晌没说话,殿里静得像是能听见窗外的风声。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放下茶盏,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总算肯听人劝了。”

“额娘,儿子是不是太糊涂了?” 胤禵抬头,眼底满是懊恼,

“若不是福晋家里察觉,儿子还蒙在鼓里,差点把您也拖进来。”

“也不全怪你。” 太后起身,伸手扶他起来,但语气也是沉沉的,

“你那四哥的心思,额娘也不是没察觉,只是额娘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先接你回京,没成想倒给了旁人可乘之机。

你岳丈说得对,如今这局面,明哲保身才是正道。”

“那儿子该如何与老八他们切割?” 胤禵急着问,

“请神容易送神难,从前儿子为了借力,和他们的的纠葛又哪那么好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