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都市神医:我有透视金瞳 >  第215章 理论突破,天才的火花

林天那场"神迹描述",像一剂最猛烈的兴奋剂,注入了研究院所有科学家的心脏。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整个核心实验室进入了一种近乎癫狂的运转状态。

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草图,地面上到处是散落的论文和咖啡杯,争论声、吼叫声、以及灵感枯竭时的哀嚎声,在这里此起彼伏,日夜不休。

这群被主流世界抛弃的天才,第一次拥有了可以肆意挥霍的资源,和可以毫无保留地交流思想的同伴。他们每个人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试图用自己的学说,去解读林天留下的"神之数据"。

但,困难远比想象中要大。

"不!这不可能!"俄国物理学家伊万诺夫,用力地将一叠演算了三天的草稿撕得粉碎,他花白的头发乱得像个鸟窝,"如果经络是某种高维投影,那它必然会产生能量泄露,我们现有的设备不可能什么都探测不到!"

"宫本先生,你的拓扑模型也走不通!"伊芙琳·里德博士,指着主屏幕上一段复杂的模拟动画,毫不客气地反驳道,"按照你的计算,人体能量场的稳定形态应该是个完美的闭环,但这无法解释林先生描述的,百会穴与外界的能量交换!"

"那该怎么办?!"身材肥胖的数学家宫本聪,烦躁地抓着本就不多的头发,"那些数据就像上帝的杰作,完美、自洽,但我们就是找不到通往他御座的那条路!我们……我们是不是根本走错了方向?"

随着一次次尝试的失败,最初的狂热渐渐冷却,一股名为"绝望"的情绪,开始在实验室里蔓延。

他们就像一群凡人,窥见了天堂的瑰丽,却发现自己连一寸通往天堂的阶梯都造不出来。这种巨大的落差,足以摧毁任何科学家的信心。

林天在这半个月里,没有进行任何干涉。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观察着每一个人。他知道,理论的突破,无法依靠催促。它需要灵感的火花,需要一个挣脱所有思想束缚的、最疯狂的念头。

而这个火花,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由一个最不起眼的人,点燃了。

"如果……"

一个弱弱的、带着一丝紧张的声音,在一次激烈的争吵间隙响起。

所有人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是一个名叫陈默的年轻人。他是伊芙琳团队里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华夏博士生,性格内向,平日里沉默寡言,在这一群声名显赫的"怪才"之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如果……我们都想错了呢?"陈默扶了扶厚厚的眼镜,鼓起勇气说道,"我们一直在想,经络这个能量系统,是存在于我们'身体'里的。但有没有一种可能……"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句足以颠覆所有人世界观的话。

"不是经络在身体里,而是我们的身体,'长'在了经络这张无形的网络上?"

整个实验室,瞬间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闻所未闻的、近乎于哲学而非科学的观点,震得脑海一片空白。

陈默见没人打断他,胆子也大了起来,他冲到一块白板前,拿起笔,飞快地写画起来。

"我的猜想是,'经络',或者说'气',是一种遍布整个宇宙的、比电磁场更基础的本源能量场,我称之为——'生命场'!"

"这个场平时处于一种混沌而无序的量子泡沫状态,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比如在地球这样的环境里,它会凝聚、坍缩,形成稳定的、有序的结构,这就是'经...络'。而我们的**,无论是蛋白质还是DNA,都不过是这个'生命场'为了维持自身稳定,而吸引、组合起来的物质'外壳'!"

"所以,我们用现有的设备去探测身体,当然找不到经络!因为我们是在'房子'里找'地基',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们应该去探测房子外面的空间!"

"穴位,就是这张'生命场'网络与物质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奇点'!而林先生看到的,根本不是什么高维投影,而是这个'生命场'本身的形态!"

石破天惊!

陈默的这番话,如同一道创世的闪电,劈开了所有科学家脑中的混沌!

"哦!天哪!我的上帝!"俄国物理学家伊万斯诺夫,激动地浑身颤抖,"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就能完美解释我当年观测到的'洋葱辉光'!那不是细胞发出的光,那是洋葱这个物质外壳周围的'生命场'在发光!"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日本数学家宫本聪,恍然大悟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我那个该死的'灵魂拓扑模型',计算的根本不是灵魂,而是这个'生命场'的数学结构!我没有错!我没有错啊!"

伊芙琳·里德更是激动得俏脸通红,她看着陈默,眼中异彩连连。这个理论,完美地解答了她关于心肌细胞量子纠缠的难题!因为所有细胞,从一开始就"浸泡"在同一个"生命场"里,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

一瞬间,所有人的"异端学说",都被陈默这个更疯狂、更底层的理论,完美地统一了起来!

他们不再是孤单的疯子,他们成了一个伟大新理论的共同奠基人!

整个实验室,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狂热的欢呼声。

一直沉默的林天,站了起来。

他缓步走到还有些手足无措的陈默面前,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他伸出手,用力地按在这个年轻人的肩膀上,郑重地说道:

"祝贺你,陈默博士。"

"你为这门全新的科学,写下了第一行序言。"

这一刻,一个名为"生命场理论"的新学科,正式诞生。

而它的诞生,也为"经络可视化"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指明了唯一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