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檀的算盘珠子在指尖转得飞快。
县供销社的库存清单摊在桌上,她的目光扫过"高级化肥"那一栏,突然顿住——这二十吨化肥的入库记录,她上个月查仓库时根本没见过。
"张叔。"她敲了敲账本,"这批化肥的发票,能拿给我看看吗?"
张德贵推了推老花镜,从抽屉里翻出发票簿:"上个月王副主任批的,说是支援春耕的紧俏货。"
苏檀捏着发票的手指微蜷。
发票上的供货方是"红星化工厂",可她记得清楚——红星厂半年前就因违规生产被查封了,公章早该作废。
"张叔,麻烦您带两个人,现在就去仓库清点化肥。"她把算盘往桌上一扣,"账上记着二十吨,我得亲眼看看是不是真有。"
仓库门"吱呀"推开时,张德贵的脸先白了。
靠墙堆着的化肥袋稀稀拉拉,他蹲下身数了三遍,声音发颤:"就...就八吨半。"
苏檀蹲下来,指尖戳了戳化肥袋。
粉末簌簌往下掉,混着股面香——这哪是化肥?
分明是面粉掺了点草木灰!
她站起来拍了拍灰,眼底冷得像结了冰。
有人借着"支援农业"的名号,用假化肥套取国家补贴,把真金白银往自己腰包里揣。
"铁柱。"她当晚摸到赵铁柱家,"明早你跟我去镇上,装成收山货的贩子。"
赵铁柱挠了挠后脑勺:"苏同志要我干啥?"
"盯紧供销社的卡车。"苏檀塞给他块烤红薯,"他们这两天肯定要运'化肥'出去,你跟着车,看货到底卸哪儿。"
三天后,赵铁柱浑身是泥冲进知青点。
他裤脚沾着松针,手里攥着半袋灰白色粉末:"苏同志!
卡车开进了后沟村的破祠堂,里头堆了足有十吨!
我偷抓了把,跟仓库那批一个味儿!"
苏檀把粉末往桌上一倒,嘴角勾起冷笑。她要钓的鱼,该咬钩了。
"吴干事,我正想找您呢。"她第二天揣着账本去县妇联,"听说上头要拨钱引进新型化肥?
我这儿倒有个靠谱的供应商。"
吴秀兰眼睛一亮:"小苏你消息倒灵!
王副主任正愁找不到好渠道呢。"
苏檀压低声音:"可不能随便找,得找知根知底的。
我前儿还跟顾同志说——"
"顾同志"三个字刚出口,吴秀兰就拍了她胳膊:"得得得,我明儿就跟王副主任提!"
果然,第三天晌午,有个穿的确良衬衫的男人摸到知青点。
他夹着黑皮包,脸上堆着笑:"苏同志吧?
我是南洋实业的代表,听说您这儿要引进化肥?"
苏檀端起搪瓷杯抿了口茶:"南洋实业?没听说过。"
"我们跟国外大公司有合作!"男人往前凑了凑,"只要苏同志在王副主任跟前美言几句,这单子成了,我给您提三成好处费。"
苏檀的茶杯"当"地磕在桌上:"我要的不是好处费。"
男人愣了:"那您要啥?"
"要你们的供货合同,要质检单,要运输记录。"她盯着男人发虚的眼睛,"一样都不能少。"
男人的额头冒了汗。
他刚要开口,院外传来军靴声——顾沉砚披着军大衣走进来,目光像刀子似的扎在男人脸上:"张会计,你不是说去城里买办公用品?"
男人浑身一僵,黑皮包"啪"地掉在地上。
合同、伪造的质检单、还有记着"王副主任分五成"的小本子,全撒在土炕上。
顾沉砚弯腰捡起小本子,翻到最后一页时,嘴角扯出冷硬的弧度:"王副专员的旧部,对吧?"
男人"扑通"跪在地上,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是王副主任让我们干的!
他说只要把假化肥卖出去,补贴能分我们两成!"
当天夜里,县公安局的吉普车就冲进了王副主任家。
顾沉砚带着两个干警撞开门时,王副主任正往炉子里塞账本,火苗舔着"化肥补贴"几个字,被他一把抢了下来。
"都带走。"他把账本往干警怀里一塞,转身时看见苏檀站在院门口,月光照着她腕上的翡翠镯,泛着温润的光。
"证据全在这儿了。"苏檀递过一个布包,里头是赵铁柱偷来的化肥样本、伪造的发票、还有后沟村村民的证词,"我给纪委也留了一份。"
顾沉砚接过布包,指尖擦过她冻红的手背:"明儿跟我去县里,他们要你当面做证。"
"好。"苏檀吸了吸鼻子,突然笑出声,"对了,我琢磨出个法子。
往后每批化肥都得登记来源,运输时有民兵押车,收货要三方签字——看他们还怎么捣鬼!"
顾沉砚低头看她,晨光正爬上东山头,把她的脸照得亮堂堂的。
他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声音放得很轻:"我就知道,我家小财神总能想到办法。"
半个月后,县广播站的大喇叭响个不停。
王副主任被撤了职,参与造假的人全进了局子。
苏檀站在青竹沟的晒谷场上,听着广播里念"建立农资产品溯源机制"的通知,摸了摸腕上的翡翠镯——空间里的灵稻正抽着新穗,风一吹,飘来清甜的香气。
"这场仗,咱们打得干净利落。"她转头对顾沉砚说,"下一场,该攒钱给我爹治病了。"
顾沉砚把军大衣往她肩上一披:"攒钱的事你操心,打人的事我来。"
苏檀笑出了声。
远处,顾小满举着两根糖葫芦跑过来,脆生生的声音飘得老远:"苏姐姐!
顾哥哥说等我长大,让我给你们当花童!"
晨雾渐渐散了。青竹沟的山梁上,朝阳正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