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15章 服帖的李傕、郭汜

建安元年七月初六夜晚,天空中一弯弦月高悬,浦津渡的大地上则是灯火通明。

天黑前的厮杀已然结束,此时的战场上,惨叫声早已停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焦急的等待。

等待什么——

傍晚的大战异常惨烈,单是被战死的战马就有3000多匹。

战斗停歇后,杨平下了一道令所有人都欢喜的命令:无论是俘虏的那些阳奉阴违的白波军,还是李傕、郭汜手下裹挟的流民军,都让他们好好吃一顿肉。

后勤兵们随即四处出动,将大块大块的马肉放进大锅、陶釜里开始熬煮。

对于那些经常吃不饱饭,甚至三天饿六顿的底层士兵来说,一场残酷的战斗之后,能美美地吃上一顿饱肉,即便让他们再打一场,也会动力满满,更不用说,只是单纯享受这顿美食了。

以至于后来加入杨平护民军的这些底层兵卒,回忆起浦津渡大战结束后的这顿饭,都称:这辈子吃过最饱、最美味的一顿。

当然,被车骑部队冲锋过的战场,基本不会留下活口——死了的便死了,没死的大多是重伤,补刀这种事,经历得多了,杨平的接受能力也强了。

至于轻伤员,杨平手下的军医们按三个优先等级进行治疗:首先是护民军的伤员,不论重伤轻伤,都全力以赴救治;

李傕、郭汜所部的伤兵,先救轻伤,重伤能熬过来的也给治;

而匈奴骑兵以及杨奉、韩暹的白波军,重伤的直接补刀,轻伤的则要等着最后治疗。

凭借杨平手下军官强有力的组织,战斗结束仅一个时辰,整个战场就趋于平静安稳。

期间,杨平带着他的指挥部稳如泰山,一动不动。

各级军官,无需杨平再下达命令,都能按照护民军的作战条例、以及历次大战后的收尾工作流程,各司其职。

就在这时,杨平见到了带着老婆、恭敬到极致的乱世枭雄——李傕和郭汜。

战斗结束后,他们彻底被杨平护民军强悍的战斗力所震慑——昨夜段煨说,杨都督想灭他们只是抬手间的事,两人还心中不屑,

可今日亲眼所见,那些论实力比自己麾下部队稍强一筹的追兵,在杨都督手下,一个回合都没撑过去,就被摧枯拉朽般收拾掉了!

而且,这一万多精锐护民军,显然还没出全力。

要知道,清晨迎接杨平时,他们可是看到了一支数百人的全甲胄重甲步兵,这支步兵一直在杨平的中军没出动,两人心里清楚,这大概是用来防备他们的。

更不用说传说中的轰天雷,杨都督根本没使用,且听说,使用轰天雷的都是杨都督的亲卫。

想到战前,自己偶尔蹦出的那点小心思,两人此刻都无比庆幸:那心思只是一闪而过。

战斗结束后,两人立刻命亲兵回大营,叫来了各自的老婆。

远远看到杨平的战车,他们翻身下马,带着老婆一路步行到战车前,恭恭敬敬地单膝跪地,向杨平行大礼:“属下参见都督,都督威武!”

杨平的性格本就像顺毛驴,吃软不吃硬——你不给好脸色,他也不会给你好脸色;但你要是真心归附,他绝不摆架子。

见李傕、郭汜二人彻底服气,杨平快步走下战车,一手一个将他们扶起来,笑着说:“此战,有二位将军数千骑兵从侧翼助战,方能胜得如此轻松,二位将军功不可没啊。”

站起来的两人连忙连说不敢,称自家骑兵,只是去抓那些被车骑部队冲锋过后丧了胆、准备逃命的匈奴骑兵,根本算不上出什么力气。

可杨平还是给足了他们脸面,对着二人的老婆轻轻行礼道:“见过二位夫人,二位夫人安好。”

这两个女人,昨夜听闻邹玉说,杨平治下对女人十分友好,没有性别歧视,女人也能当官、能当家做主,本就对杨平抱有极大好感。

今日傍晚一战,见识到杨平强大的实力后,更是对他敬畏到了极致,当即俯身行礼:“妾等参见都督,都督安好。”

一场大战,彻底收复了李傕、郭汜麾下的西凉兵。

杨平也不再摆谱,在吕布的陪同下,带着李傕、郭汜以及他们的老婆,一同去参观旁边的伤兵营。

护民军的伤兵一见到杨平,立马就来了精神——毕竟每次大战过后,只要杨平到了伤兵营,因伤不治而亡的人就寥寥无几,他已然成了一种精神象征。

杨平伤兵营的高效率,再次让这四个西凉人震惊不已——他们从没想过,战后收尾工作还有这么多门道,因为在李傕、郭汜二人的军中,战后受伤的士兵,活下来了就活下来,活不下来就只能等死,从没有这般积极救治的景象。

杨平的做法,简直是从阎王手中抢人!

怪不得杨都督麾下的士兵冲锋时,总是锋锐无比、一往无前,原来是没有后顾之忧啊。

在伤兵营里,杨平许下承诺:轻伤者,战后归营,升官加勋;

重伤者,伤愈之后,安排到地方做基层官吏;

阵亡者若无家人,安葬于集体陵园,由周边各乡每年两节进行祭祀;

有家人者,送回本乡,安置在本乡烈士陵园内,接受本乡香火供奉。

有了杨平这个承诺,伤兵营里李傕、郭汜的伤兵,以及那些在等候治疗的白波军伤兵,全都眼中有光,求生欲满满——

他们都清楚,此战过后,自己会加入杨都督的护民军,以后也能享有这样的待遇——生者不愁生计,能风光地过完后半辈子;

亡者不会做孤魂野鬼,年年都有人祭祀。

连绵不断的营地白日里热热闹闹,到了晚上十点多,才渐渐安静下来。

杨平临时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却与帐外截然不同。

护民军旅级以上的军官,李傕、郭汜二人带领的二十多名校尉,汇聚一堂。

不同的是,李傕、郭汜这两匹“饿狼”手下的校尉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可此刻,看着坐在主位那名年轻温和的少年,心中却满是发自心底的敬畏。

只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位杨都督起兵半年,指挥过十多场万人以上的大战,从无败绩!

不少当世的名将都陨落在他的攻势之下。

以前离得远,只闻其名,没什么太大的震撼,可今日一战,亲眼见护民军军如砍瓜切菜般,将与他们实力相当、甚至略胜一筹的追击敌军打得全军覆没,他们才真正感受到了震撼!

而且,传说杨都督麾下的士兵全都没有夜盲症,尤其擅长打夜战,若是杨都督此刻发难,他们的脑袋,恐怕眨眼间就会被送到案前。

更何况,主座上的杨都督身侧,还站着这个时代无敌的吕布。

这群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军官们,此刻乖得像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般,安安稳稳坐在马扎上,大气都不敢喘。

杨平召开战斗总结,自然不会亲力亲为。

只听郭嘉上前禀报:“禀报都督及诸位将军,

截止目前,我护民军此次战斗共计阵亡412人,伤残无法从军者260余人,另有轻伤暂时需退出战斗者530余人,共计伤亡1200余人。

李傕、郭汜二位将军所部,主要是在追击匈奴时,有800余人伤亡,步兵因未参战,故而无伤亡。”

郭嘉顿了顿,继续说道:“此战,到目前为止,共计斩首匈奴人4600余级。

张合、杨奉、韩暹、张扬等人率领的白波军,被我军斩杀4200余人,俘虏余人,只有寥寥2000来人四处逃散。

敌军四位主将见势不妙,已率亲卫东逃,段煨将军已带着将近400轻骑兵前去追击。

至于匈奴所部,加上李傕、郭汜二位将军的通报,共计俘虏4300余人,逃跑者不足千人,

匈奴单于于夫罗确认被我军斩杀,单于之弟呼厨泉,目前尚未找到,估计已经逃跑。

此战,我军与敌军共计倒毙战马3500余匹,俘获战马6000余匹。

另外,根据匈奴人作战时的习惯,后勤部队和家眷会随军而行。

根据匈奴俘虏供述,昨夜他们在60里外的解县。

故而,段煨将军率领的轻骑兵,直接向解县追去,预计至少能再俘获3000匹备马。

另外,都督的亲卫已随段将军一起出征,他们会联络监视敌军营地的军刺部队,救回被匈奴人俘获的蔡文姬。”

最后这句是,郭嘉自己加上的,毕竟在场的将军们,对他屡次提起的这个女人没什么好感。

在他们看来,爷们儿打仗是为了杀敌立功,不是为了救那个脑子里装着所谓典籍的女人。

至于缴获的武器铠甲,郭嘉没汇报,实在是他在杨平军中待了一段时间后,那些破烂他根本看不上眼。

听完郭嘉的汇报,杨平看向李傕、郭汜二人,商量道:“二位将军,按照战前本都督与你们的约定,俘虏的匈奴骑兵归二位将军统领,之后不再参与护民军的分田编户。

但这些俘虏的匈奴骑兵中,有一些是汉人,还有鲜卑人、乌桓人、羌人,这些,本都督要留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李傕、郭汜对视一眼,心里暗自盘算:本来只俘虏了四千多匈奴骑兵,杨都督一下就要走一千六百多人。

可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当即表示:“都督说哪里话?这些俘虏多亏护民军才击败,我们只是负责抓捕,您就算全部留下,我们也没意见。”

杨平又说道:“另外,还有三百多匈奴骑兵,被俘时受了些伤,虽能救治,但短期内无法再上马作战。

本都督的意思是也留下来,毕竟,你们随后就要启程远征,这些人不太适合追随你们。”

李傕、郭汜心想,这些受伤的匈奴骑兵,在他们看来根本救不活,既然杨都督要留,便留着吧,反正也与他们无关,于是没再多说。

这样一来,原本四千三百多名俘虏,被杨平留下了一千八百人,只剩下两千五百人,二人虽心中有些不舍,却也不敢有怨言。

杨平接着说道:“二位将军麾下,将近六千骑兵,在傍晚之战中损失了近八百人。

其中战死的四百多兄弟,本都督会给予他们与护民军同等的待遇,予以集体安葬,若有后人,护民军会妥善安置。

受伤的近四百兄弟,要么会彻底退出战斗序列,要么短时间内无法再上马作战,本都督的意思是,除了二位将军及其亲信的人,其他人留下,由护民军妥善安置。”

对这个提议,李傕、郭汜二人立马起身道谢:“都督仁义。”

示意二人坐下后,杨平继续说道:“二位将军,你们现存的五千多骑兵,今日夜间,允许你二人及手下军官前去询问,以自愿为原则挑选。

你们能挑多少算多少,愿意跟随你们开疆扩土、建国称王的,本都督给他们一人配两匹战马,以及与护民军同等的马甲、马具和后勤保障装备。

剩余的,愿意留下来跟随护民军战斗、建功立业的,你们不得阻拦,如何?”

虽然昨晚贾诩已提出过这个条件,二人也同意了,但此刻,听杨平以确认的语气下令,他们心中多少有些不舒坦,但还是立马站起来应道:“谨遵都督命令。”

这一次,杨平起身亲自将二人扶回座位,才又继续说:“二位将军,你们麾下尚有三万多步兵。

今晚,你们同样可以率部前去挑选。

那些跟随你们征战多年的老卒,以及同乡亲族,只要愿意,你们都可以带走。

本都督也会给他们配备与护民军步兵同等的铠甲武器和后勤保障装备,助你们远征。

至于剩下的人,愿意留下来的,你们也不得阻拦。”

李傕、郭汜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这三万多步兵,除去家眷亲属,自己能带走三千人就不错了。

但他们也没什么心疼的,毕竟,大部分兵源都是从关中抓来的青壮流民,对他们没什么忠诚感。

二人本想再次起身行礼,却被杨平制止了,他们便坐在位置上拱手道:“请都督放心,我等一定遵从自愿原则,挑选兵员。”

在李傕、郭汜二人身上割肉完成后,杨平决定再给他们补一补。

只见杨平面带笑容的说道:“二位将军,傍晚抓了2万多白波军俘虏,其中有1500多人,乃是狡悍之辈。

本都督的意思是,这些人交给二位将军,带去开疆扩土。

用夷蛮之人的人头,来赎他们在大汉境内犯下的罪孽!”

李傕、郭汜二人哪有不应的,再次对着杨平道谢。

至此,杨平对李傕、郭汜二人的安排算是彻底完成。

至于战马,早已说清,骑兵一人配双马,步兵一人配单马,战马由护民军优先挑选。

散会后,李傕、郭汜回到营地,便开始挑人。

可情况让他们有些沮丧:剩下的五千名骑兵中,愿意跟随他们的不过寥寥一千五百来人,远低于他们预期的三千人。

好在,还有两千五百名匈奴骑兵归他们管辖。

步兵方面,也如他们所想,只有约一千五百名,跟随他们起家的老兵愿意跟着走,再加上两千多家眷,总数不到四千人。

算上一千多骑兵,四万多人的营寨里,愿意跟随他们的不过五千人而已。

加上2500多匈奴俘虏,以及杨平承诺给他们的1500白波军俘虏,这两人将会有一支8000人的开拓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