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华站在金融大厦18层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宋城最繁华的商业区。三天前赵世凯赠送的这层楼,比他原来的悬壶居的位置好多了。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照在刚刚安装好的"悬壶居分馆"铜牌上,泛着温暖的光泽。
"朱大哥,直播设备都调试好了。"周小芸走过来汇报,"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在新分馆专门布置了一个诊室作为直播场地。"
朱振华收回思绪,转身走向电梯:"义诊中心那边安排好了吗?"
"张明已经带着五名义诊医生就位,随时可以接诊线上筛选出来的病例。"周小芸快步跟上,"不过朱大哥,我还是要说,直播问诊风险很大。万一诊断出错..."
"我心里有数。"朱振华打断她,"现在悬壶居名气越来越大,但真正需要帮助的普通人反而不敢来了。直播问诊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也能帮助那些偏远地区看不起病的患者。"
电梯门打开,迎面是一个宽敞明亮的诊室。中央摆放着一张红木诊桌,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脉枕、银针和文房四宝。角落里,专业的直播设备已经架设完毕,两名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朱医生,十分钟后开播。"负责直播的小王递给他一个微型耳麦,"按照计划,先简单介绍中医基础知识,然后进行实时连线问诊。"
朱振华点点头,在诊桌前坐下。他打开电脑,快速浏览了一遍今天准备的资料——主要是常见病症的中医辨识方法和简单自治技巧。
"五、四、三..."小王开始倒计时,朱振华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悬壶居的朱振华医生。"面对镜头,朱振华露出职业性的微笑,"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特殊的中医义诊直播,通过连线的方式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免费咨询。"
直播间的人数迅速攀升,开播不到五分钟,观看人数就突破了十万。弹幕如雪花般飘过,大多是好奇和质疑的声音。
"中医真的能远程诊断吗?"
"不会是骗人的吧?"
"朱医生好帅!"
朱振华没有理会这些评论,而是按照计划开始讲解中医望闻问切的基本原理。讲到"望诊"时,他特意没有提及自己的望气术——那是天医九转诀带来的特殊能力,普通人无法掌握和理解。
"现在我们将连线第一位求助者。"半小时后,朱振华示意技术人员接通第一个视频连线。
屏幕一分为二,出现了一位面色憔悴的中年妇女。
"朱医生,我儿子最近总是肚子疼,去医院检查又说没问题..."妇女拉过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朱振华仔细观察男孩的面色,暗中运转望气术。在特殊视野下,男孩腹部有一团淡淡的青气盘旋。
"小朋友,能告诉叔叔肚子哪里疼吗?"朱振华温和地问。
男孩怯生生地指了指肚脐周围:"这里,一阵一阵的疼..."
"疼痛是不是饭后更明显?喜欢吃生冷食物吗?"
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朱振华点点头:"这是脾胃虚寒的症状。我建议..."他快速写下一个药方,展示给镜头,"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干姜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天。同时忌食生冷。"
妇女千恩万谢地断开了连线。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朱振华连续接诊了十几位网友,从常见的感冒发烧到顽固性失眠,他都给出了详细的中医诊疗建议。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弹幕也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清一色的赞叹。
"太神奇了!"
"朱医生看一眼就知道什么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
"接下来是今天最后一位连线者。"朱振华看了看时间,示意技术人员接通最后一个视频请求。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简陋的土坯房,镜头晃动了几下,才对准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女孩瘦得惊人,脸色蜡黄,眼睛却大得出奇。她身后站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应该是她的奶奶。
"医生好..."女孩的声音细若蚊蝇,"我是从山里打来的电话..."
朱振华立刻坐直了身体。在望气术的视野下,女孩全身笼罩着一层诡异的灰绿色病气,尤其是腹部区域,病气几乎凝成实质。
"小姑娘,你哪里不舒服?"朱振华放柔声音问道。
"肚子疼...吃不下饭...已经半年多了..."女孩断断续续地说,"县医院说是肠胃炎,但吃药不管用..."
朱振华仔细观察女孩的面色和舌苔:"能让我看看你的指甲吗?"
女孩伸出双手。指甲呈现出不健康的苍白色,边缘有细小的凹痕。
"你平时喝水是生水还是烧开的?有没有吃过生食?"
"我们山里...都是直接喝山泉水..."女孩的奶奶接过话头,"有时候也吃些野菜..."
朱振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几乎可以确定,女孩感染了某种罕见的寄生虫。
"小姑娘,你们那里是不是有种长在水边的野菜,叶子像小伞,吃起来有点苦?"
女孩和奶奶同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医生怎么知道?春天我们常采来吃..."
"就是它了。"朱振华低声自语,然后提高声音,"您孙女得的不是普通肠胃炎,而是一种叫肝片形吸虫的寄生虫病。那种野菜上容易附着虫卵。"
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
"寄生虫?太可怕了!"
"隔着屏幕都能诊断寄生虫?"
"不会是骗人的吧?"
朱振华没有理会弹幕,而是迅速写下一个药方:"南瓜子100克,槟榔50克,水煎服,连服三天。三天后再用这个方子..."他又写下另一个方子,"乌梅、黄连、当归各10克,水煎服,连服七天。"
他抬头看向镜头:"这种寄生虫病西医治疗需要特殊驱虫药,但在偏远山区很难获取。中药方虽然见效慢一些,但材料容易找,效果也不错。"
老妇人突然跪了下来,对着镜头连连磕头:"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朱振华连忙摆手:"老人家快请起。我们会安排人把药方和详细服用方法送到您手上,还会寄一些成药过去。"他转向镜头,"悬壶居的义诊中心会跟踪这个病例,直到小姑娘完全康复。"
连线断开后,直播间的气氛达到了**。打赏的提示音不断响起,观众们被这场跨越千里的远程诊断所震撼。
就在这时,一个特殊的连麦请求引起了技术人员的注意。
"朱医生,有个ID叫'半夏'的网友申请紧急连线,已经打赏了...一百万礼物!"小王的声音有些发抖。
朱振华皱眉。一百万?这是什么人?
"接通吧。"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戴着口罩的年轻女子。虽然只露出上半张脸,但那双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睛和精致的眉形,足以让人判断出这是个美人。
"朱医生好。"女子的声音清冷中带着一丝慵懒,"我是您的粉丝,刚才看了您对那个山区女孩的诊断,非常佩服。"
朱振华礼貌性地点点头:"谢谢支持,不过打赏太多了,我们可以退还..."
"不必。"女子轻轻摆手,"那一百万是定金。我想请您研发一种针对偏远地区的广谱驱虫药,成本要低,效果要好,最好能用常见药材配制。"
朱振华挑眉:"您是..."
"陈半夏。"女子微微一笑,"长青生物研发部主任。不过这次是以个人名义与您合作。"
长青生物!朱振华瞳孔微缩。这个与多起医药事件有关的公司,居然主动找上门来?
"陈小姐为何找我合作?长青生物应该有足够的研发能力。"
陈半夏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因为我们现有的驱虫药成本太高,不适合贫困地区。而您刚才展示的中药方,成本不到二十元。"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另外,我对您一眼诊断出寄生虫病的能力很感兴趣。那女孩的症状并不典型,即使做化验也不一定能立刻确诊..."
朱振华心中一凛。这个陈半夏眼光毒辣,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中医望诊自有其独到之处。"他平静地回答,"关于合作研发的事,可以线下详谈。"
"太好了。"陈半夏似乎早料到他会答应,"明天上午十点,我在金融大厦对面的蓝山咖啡等您。"
连线断开后,直播间的观众彻底沸腾了。短短几分钟内,"神秘女富豪百万打赏中医"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朱振华的粉丝数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涨。
"朱医生,有个叫'科普君'的大V申请连麦!"小王激动地报告,"他是全网有两千多万粉丝的知名科普博主!"
朱振华略一思索,点头同意。这个"科普君"他有所耳闻,是少有的既懂科学又尊重传统的科普作者。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背景是一整面墙的书架。
"朱医生好!我是科普君林默。"男子热情地打招呼,"刚才的直播太精彩了!特别是那个寄生虫病例,简直可以写入诊断学教科书!"
朱振华微笑:"过奖了。中医诊断确实有其独特价值。"
"我有个不情之请。"林默推了推眼镜,"能否邀请您做一期关于中医诊断科学的专题节目?我想用现代科学的角度解读中医理论,破除一些误解。"
这个提议正中朱振华下怀。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中医。
"荣幸之至。具体可以线下详谈。"
直播结束后,朱振华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短短三小时的直播,消耗的真气比平时坐诊一天还多。远程望诊需要将望气术发挥到极致,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
"朱大哥,数据出来了!"周小芸兴奋地跑进来,"直播最高在线人数突破八百万,新增粉丝三百多万,总粉丝数已经接近千万!还有,'中医远程诊断'的话题已经登上热搜第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振华揉了揉太阳穴:"那个山区女孩的资料整理好了吗?"
"已经联系当地卫生院了,药方和药材明天就能送到。"周小芸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那个陈半夏...长青生物的人突然找上门,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朱振华望向窗外。对面街角的蓝山咖啡招牌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不管她有什么目的,至少研发驱虫药是件好事。"他站起身,"准备一下那个女孩的详细病例资料,明天我要用。"
回到悬壶居总馆,朱振华发现叶知秋正在等他。自从赵世凯事件后,这位同德堂的二小姐来得更勤了。
"听说今天的直播很成功?"叶知秋递给他一杯参茶,"我看了重播,那个寄生虫病例诊断得漂亮。"
朱振华接过参茶一饮而尽:"你认识长青生物的陈半夏吗?"
叶知秋的手微微一颤:"陈半夏?她找你了?"
"今天直播时连麦,打赏一百万要合作研发驱虫药。"
"果然是她..."叶知秋冷笑,"陈半夏长青生物董事长的独女。表面上是研发部主任,实际上掌控着整个公司的核心技术。"
朱振华挑眉,原来是同德堂的竞争对手家的人。
"她找你绝对不只是为了驱虫药。"叶知秋严肃地说,"长青生物最近在秘密研发一种新型抗寄生虫药,但临床试验出了问题。我怀疑她是冲着你诊断寄生虫的能力来的。"
朱振华沉思片刻:"明天见面我会小心应对。对了,你查到我父亲和天医门的资料了吗?"
叶知秋摇摇头:"古籍中关于天医门的记载很少,只说是明代一个神秘医道门派,擅长炼丹制药,后来突然消失了。"她顿了顿,"不过有个线索,西山那块刻有'天医'二字的古碑,现在保存在市博物馆仓库里。"
"下次我去看看。"朱振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任何关于父母下落的线索他都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