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医手遮天:哀家劫财也劫色 >  第352章 谁敢抗下?

次日,有关陈大人的事儿就传遍了皇宫内外以及京城中的大街小巷。

据说,昨夜陈大人遇到了刺客,拼命逃跑这才捡回来了一条命,不过命是捡回来了,可是这身上到处都是伤,只能在床上卧病了。

得知这事儿的杨学士,自然是生气,趁着今日上朝,就将陈大人昨夜遇刺之事禀报给了卫凉歌和宗乐祁。

闻言后的卫凉歌,心中冷笑的同时,面上自然是要装出一副震惊和愤怒的模样,她“怒”得一拍椅子扶手,扬声道。

“岂有此理,天子脚下,居然还有这样作乱之人,还把不把哀家和陛下放在眼中了!”

旁边龙椅上的宗乐祁也附和着卫凉歌的话。

“杨爱卿,你放心,朕一定会把这等子胡作非为的刺客给揪出来,还给陈大人一个公道。”

听闻卫凉歌和宗乐祁的话后,杨学士这才放心了些,只不过那眉头依旧紧皱着,他退回到自己位置的时候,眸光还似有若无看了眼霍大人那边,眼底冷芒一闪而过。

在杨学士看来,要说谁会对杨学士动手,除了眼红他的霍大人等人,又还有谁呢?

只是他没有证据,不能指证,只能安奈下心中火气。

这时候,卫凉歌扬声开口道。

“陈大人如今伤势严重,连上朝都是一件困难事儿,更别说是担当丞相要职了,看来啊,哀家还是要另择他人了。”

说着,卫凉歌顿了一顿,看向了朝臣中的霍大人。

“霍大人,如今就由你来吧。”

霍大人一惊,心中更是一喜。

“臣一定会好好把握这次的机会,不会让太后和陛下失望。”

卫凉歌这一招祸水东引,果真是优秀,提出让霍大人接替,杨学士等人更不会怀疑到她们的头上了。

果然,霍大人的话音一落后,杨学士那个脸色啊,简直都要气成了红柿子。

待下了朝,被恭维的人从陈大人换成了霍大人,杨学士见此,一甩袖子,直接来到了霍大人跟前,阴阳怪气道。

“用那等子阴险伎俩谋来的官职,霍大人怕是坐不长久的。”

霍大人看着杨学士如此,微微一笑。

“杨学士这话是什么意思,在下倒是没听明白呢。”

杨学士冷哼了一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霍大人,好自为之吧!”

霍大人看着扬长离去的杨学士,心中只觉得

这个杨学士古怪至极,不过他也没有想太多,继续和关系好的同僚闲谈去了。

凤藻宫中,德福将下朝后发生的这一幕原原本本告诉了卫凉歌。

卫凉歌早已经猜到杨学士会将霍大人当成幕后黑手,所以对此也是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笑了笑道,“叫紫萝过来。”

紫萝很快便来了。

“太后,今日是要让属下去刺杀霍大人吗?”

卫凉歌却是微笑着摇头。

“不用了,我想现下根本不用我们推波助澜,杨学士那边也不会轻易放过霍大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紫萝闻言,顿时明白了卫凉歌的意思。

“那咱们现在就只是坐山观虎斗?”

卫凉歌想了想,然后摇头。

“恐怕还是不行,紫萝,今夜你还是要去一趟霍大人的府邸。”

紫萝不明白的皱起眉头,“不是说有人会动手吗?”

卫凉歌点头。

“的确,有人会动手,但是我担心杨学士一个心狠,下手太重,伤了霍大人。”

毕竟霍大人也算无辜之人,她不可能看着人家因为自己而被杀吧,思及此,卫凉歌对紫萝道。

“紫萝,

这样,你今夜去霍府,然后先别妄动,若有人要对霍大人下暗手,你就先看看,等那些人要下真正的杀招之时,再出手相救,总之别让霍大人因此丧命就是了。”

“好,属下明白了。”

如卫凉歌所料,今夜的确有人出现,要刺杀霍大人。

只可惜,结果却是没有得手,不过霍大人却也是受伤挂彩,同陈大人一样,请假在家休养,不曾上朝。

仅仅两天时间,两个被太后钦点接替了丞相要务的大臣,接连被暗杀受伤在床。

一时间,各种消息传出了京城内外。

有人说,这大周的丞相之位被人下了诅咒,谁若坐上了这个位置,就一定不会好过。

也有人说,这和阴鬼怪谈无关,只是有心之人如此。

可是朝廷也派人调查过,却什么结果也没有,这更加让人觉得人心惶惶。朝臣们纷纷都开始抵触接替丞相之位的要职,当然,也有那种不信邪的臣子想来试一试。

可要么是乘车出门时“不小心”撞到了树,要么就是在自家府邸里散步时“不小心”栽倒进了池水里。

总之,糟心事儿一件接着一件。

到了后来,卫凉歌和宗乐祁

想在朝堂上找个人接替丞相之位,都没人敢应下了。

可是,之前镇国侯说的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堂上也不可一日无领袖之臣。

这个位置,再怎么也是不能空悬。

就在最近这一日的早朝上,镇国侯倒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太后,臣以为,既然目前无人敢接受太后和陛下的调派,不如让大家来自荐吧。若是有谁觉得自己能胜任,或者是有希望坐上这位置的,无论朝臣,无论百姓,都可以自荐来朝,不是吗?”

在朝臣们看来,贺兰烈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所以听闻后,大家伙也没有反对,包括杨学士,也没有任何话说。

卫凉歌皱起眉头,似乎还有些纠结,然后她想了想,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好吧,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大家都以为,即使这道旨意发出去了,也没有人会接下,可谁曾想,在第二日就有人传了消息,是前来皇宫自荐要接替丞相要职!

文武百官和京城百姓皆惊,好奇此人究竟是谁。

“谁啊?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不知道啊,听说今日那人会去皇宫御书房面见太后和陛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