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凤鸣的1996 >  第九十二章期望

凤鸣来到校长的办公室,校长笑着招呼凤鸣坐在办公室里面那个木制的沙发上,说:“韩凤鸣同学,刚才我看了你写的这个演讲稿,我觉得写的很好,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你们家从二十年前就已经在践行了,看看你的大姑,大姑父,还有你得小姑,他们都是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同时期那么多在一起的伙伴同学,为什么单单他们能够改变命运呢?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再艰苦的环境也坚持读书,也坚持学习。”

凤鸣听的一个劲的点头,校长说:“明天你是代表咱们学校的毕业生在全镇的师生面前演讲,我觉得你写的这一篇演讲稿真的能够让人好好的思考一下知识的重要性,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凤鸣说:“校长,您说的很对,我也是这样想的。”

校长说:“作为你们的师长,我希望你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好好的学习文化知识,就算是不能每一个都考到重点大学去,不能都接受高等的教育,但是,得从这些知识里面明白事理,能从这些知识里面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的眼光能看到更长远的地方去,对于那些成绩很好的孩子呢,我就希望他们都能够到更好的地方去深造,学好本领,能够独当一面,做个对咱们的国家有贡献的人。”

凤鸣说:“校长,我觉得明天您才是最应该做演讲的人,这些话您应该说给更多的孩子听才对嗯。”

校长笑着摇了摇头,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了,咱们方圆几十里的村子里都有我的学生,这些话我几乎都跟他们讲过,但是能领会到这些话里面的人有几个呢?你小姑韩启敏,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凤鸣问道:“我小姑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

校长想了想,说:“你小姑这个人啊,是个很冷静的人,她是我教过的学生里面最冷静的人了,我从来没有见她有过很激动或者是很兴奋的样子,做什么都有板有眼的,其实你的性格跟你小姑很像,不过呢,我觉得应该是你的成长环境跟你小姑不一样,你让我觉得性格比你小姑活泼很多。”

凤鸣有心

想要听更多的关于自己小姑的事情,说:“我跟我小姑不都是在我们家长大的吗?您怎么说我们俩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呢?”

校长说:“虽然都是你们家,但是你们家十多年前跟现在一样吗?那时候正好是你们家情况不是很好的时候,我跟你大姑还有大姑父都是多年的朋友了,对你们家的事情知道的比较多,你小姑刚上初中那会,你大姑跟你大姑父都还没有毕业呢,那是八零年吧,你爹娘刚生了你姐姐不久,我受你大姑父的委托去你们家送东西,那个时候大环境也不是很好,你们家能劳动的少,孩子多,平日里家里大人去生产队干活,就你小姑放了学在家里带着孩子,你姐姐也就是刚出满月吧,好像是致诚被人家的孩子欺负了,你小姑抱着你姐姐,领着致诚就去人家家里找人家的大人去了。”

凤鸣想象不出小姑那个时候是个什么样子,要说凤清干这个事,那还真的是很拿手的,凤清能说会道,一点亏都不吃的,但是小姑,凤鸣心里一个劲的摇头。

校长说:“你想象不出来吧,我也没想到呢,你小姑去了人家,也不说话,也不吵架,手里抱着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另一只手牵着一个正在哭的两岁多的娃娃,村里人见到了都会过去问一问怎么回事,你小姑就让人家去那人家问问他们家的孩子,一直到你奶奶跟你爹娘下了工回来,这才带着他们回了家里。”

校长笑着说:“我去的时候正好他们都回家了,你奶奶问你小姑这是作什么,你小姑说,家里孩子还小,她有个女的,打又打不过人家,就只能就这样了,以后谁家的孩子欺负家里的孩子,她就带着孩子去人家大门口站着,也不说话,就这么站着,看看谁家孩子还敢欺负家里的孩子。”

凤鸣听了,笑着说:“我小姑这样做挺对啊,打不过人家就这样去读人家的门,让家长约束家里的孩子不要欺负我们家的孩子。”

校长说:“我就说你跟你小姑很像,你小姑也是这样说的,家里的人都上工,致诚跟致宁都还小,特别是致诚,经常被村里的孩子欺负,你还能一家一家的都给找回去吗?

艰苦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其实很有意义的,你小姑呀,从小吃了很多苦,性子也有些沉默,你呢,虽然小时候跟着姥姥长大的,你爹娘对你那真的没得说,你爹娘疼爱孩子都是出了名的了。”

凤鸣笑着说:“待会我回去跟我爹娘说说您这样夸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

校长说:“我说的是真的,我呀,在咱们中学待了二十多年了,咱们镇上这么多村,村里谁家是个什么情况,我很清楚,有些家长再苦再累也得供着孩子念书,为的就是让孩子能有一条不一样的路走,但是有些家长呢,就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孩子初中毕业或者是小学毕业,能认识几个字就好了,出去打工一样是挣钱,一样是到外面去看一看,唉,他们还是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啊,靠力气挣钱跟靠知识,靠头脑挣钱那是不一样的啊。”

凤鸣说:“可是也有很多到城里去做小买卖的,不一样挣了很多钱吗?”

校长摇了摇头,说:“那不一样的。凤鸣啊,我学生多,毕业之后大家做什么我都有耳闻,这么多年了,也有因为做小买卖在城里买了房子定居的,但是你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吗?我还是那句话,学习是个苦差事,但是受过了这个苦之后,你后面的路就会很平坦,如果你受不了这个苦,后面的路就不会很好走,咱们这样的庄户孩子,读书还是最好的出路。”

校长跟凤鸣谈了很多,看看时间不早了,校长笑着说:“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跟你说话的机会呢,你好好学习,以后的时候也要像你大姑小姑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们俩啊,一直是咱们镇上很多孩子学习的榜样,我希望你能有更好的成就,以后的时候我就会再跟我的学生们说,看看韩凤鸣,你们就知道学习有多么的重要了。”

停了停,校长说:“我们希望你们好好的学习,不光是为了你们都能有一个好前程,还希望以后,咱们这个国家,咱们这个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能利用你们学到的知识,挺身而出,不说救民于水火,最起码能够担得起那份担子,老师老了,教了

一辈子书,最想要看的的就是自己的学生能够出人头地,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能被人多人称颂,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能够名留青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拿着那份演讲稿,凤鸣就去了刘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面有两个老师带着周洁他们几个在准备东西,都是明天要用到的,为了显示隆重,也是因为今年中考成绩实在是好,学校里还专门准备了几条横幅,红底白字,是准备明天要挂在镇上的大礼堂的。

韩家镇前些年建了一个大礼堂,离着凤鸣家不是很远,就在那条东西大路的南边,门口朝东,挑高的建筑,里面有五百个左右的座位,韩家村趁着大礼堂这个便利,村里开个村民大会,或者是年底下开个村民表彰大会,都是在这里举行,而这次,镇上跟学校一起搞了这么一个表彰大会,也是因为这次中考韩家镇中学考的很好。

刘老师看到凤鸣拿着那份演讲稿进来,说:“你这篇演讲稿写的很好,我看没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了,明天找着念就行。”

刚才跟校长的一番谈话,凤鸣有很多的感触,说:“刘老师,我能再加点东西吗?”

刘老师说:“你先写出来我看看,然后我再跟校长去沟通一下,行的话你就加上,韩凤鸣,你这个发言其实还是代表咱们学校的,你也理解一下。”

凤鸣说:“刘老师,我很理解,刚才校长说的一句话对我感触挺深的,他说希望我们都要好好的学习,学好了文化知识,等到以后,咱们这个国家,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们能够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救民于水火,我觉得这是一个老师对学生最高层次的期望了,我想写下来,告诉更多的孩子,你们的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好好的学习,以后的时候能够勇于担当,出人头地。”

刘老师听了,说:“那你就写下来吧,写好了我再拿给校长看看去,没什么需要改动的,明天的时候就按着这个演讲就可以了。”

凤鸣写完了,把稿子交给了刘老师,然后就骑着自行车回了家里。

爹娘依旧是去果园劳动了,陈致诚也跟着,家里就凤清在整理一会要去河边洗的衣服,

趁着夏天太阳好,要把被褥拆洗了,还得把冬天的厚衣服拿出来清洗干净之后晾晒了,要不然一个夏天,家里还是平房,真的会捂出味道来的。

凤鸣看到自己那几件冬天的厚衣服,说:“家里要是有个洗衣机就好了。”

凤清说:“有洗衣机也没有自来水啊,没有排水管道啊,还得一盆一盆的往里面倒水,洗完了还得一桶一桶的提着到街上去倒了,还不如到河里去洗呢,就是费点力气,也不用提水倒水的,麻烦。”

村里每家每户的外面都修了一条建议的排水道,这个主要是夏天下雨的时候用到,大门口的墙边留着一个洞,夏天院子里的雨水多了,就顺着这个洞口流出去,然后再顺着排水道流到河里面。平时家里洗衣服什么的,用的水接着就泼到院子里了,院子里一般都是弄点河沙垫一垫,泼上水一会就渗到地下去了。

凤鸣说:“咱俩一起去河里洗衣服去,我去买点肥皂洗衣粉吧。”

凤清说:“不用,咱娘早就买好了,就在她屋里放电视的那个柜子粉,用那个晒干了也发潮湿。”

凤鸣答应着,凤清端着盆去奶奶院子里,对奶奶还有姑奶奶说:“奶奶,姑奶奶,我们要去河边洗衣服了,把你们的咱衣服找出来,我一起给洗了去。”

奶奶答应着,把自己换下来的几件衣服给找出来,说:“给,拿着洗去吧。”

凤清说:“奶奶,您冬天的衣服呢?一起找出来洗洗呗?”

奶奶说:“那些啊,我早就洗干净收起来了。”

凤清说:“哎呀,您怎么自己洗了啊,我不是跟您说等着我回来我一起去洗的吗?”

奶奶笑着说:“我在家里又没事,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洗衣服活动活动了。”

凤清用个小推车,推着几个盆,再就是满满的一车斗的衣服,就跟凤鸣去了西河。

村子里很多人夏天喜欢来河边洗衣服,早早的去地里干活,回家吃了饭之后,就赶紧来河边洗衣服,拆洗的被褥,冬天的厚衣服,再就是一些床单被罩的,大家找个地方叽叽喳喳的就一边洗衣服一边说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