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父韩母换了衣服之后,把自己整理的干净利索了,这才从奶奶家的大门进去,姑奶奶自然是听到隔壁院子的动静了,看到韩家夫妻的举动,心里一个劲的点头,把自己整理干净了见客人,这是对客人最起码的尊重。
韩父跟韩母喊了姑姑之后,姑奶奶从自己随身带着的小宝里面拿出一块手表,一条项链,说:“第一次见你们,我是长辈,理应给你们礼物的,这是我从国外带回来的,不要嫌弃,拿着吧。”
韩父跟韩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俩人都去看奶奶,姑奶奶笑着说:“这是做什么,还得你娘让你们拿着你们才拿着吗?”
奶奶听了,哈哈大笑,说:“赶紧收起来,赶紧收起来。”韩父韩母这才道过谢之后把东西收了起来。
立丰过来也是有礼物的,姑奶奶送了他一支钢笔,陈致诚见了,说:“你可得好好的用着啊,这个可是从国外买回来的,咱们镇上都没有人用呢。”
立丰听了,赶紧两只手捧着,大家见了,哈哈大笑,姑奶奶笑着说:“东西不就是拿来用的吗?这个钢笔就是用来写字的,不写字它怎么实现它作为钢笔的价值呢,你说对不对?”
立丰说:“对啊,我二哥就会忽悠我。”
韩父对奶奶说:“娘,我给老二打个电话,让他过来见见陈家的姑姑吧?”
奶奶听了,说:“行,你让他带着立勤跟凤涓一起过来。”话里没有提二婶,其实不用说不用二婶过来,二婶自己就不会过来,这半年二婶的日子过的可以说是水深火热,每个月的工资都还没有领到手呢,二叔就去财务上拿出一部分给存起来,她娘家那边还一直问她要钱,她自己也得花啊,有跟她好的同事就劝她不要总是给娘家送钱,她娘家又不是没有兄弟,养活老的那是她娘家兄弟的事情,二婶也想着自己攒两个钱啊,不说别的,就说厂里有同事结婚了,人家都随份子,就自己拿不出来,还是先借的钱,让二
婶一下子就有了危机感。
二婶有了危机感之后,原想着娘家那边少拿点,自己多攒点,但是她娘家的娘对自己的这个大闺女那是从小摸拢到这么大的,什么脾气还不知道吗?又哭又闹再加上卖惨,还得说这些钱都是借的,是为了让她娘家的兄弟做买卖挣大钱的,剩下的那点工资也给抠摸的差不多了,二婶既然不能节流,那就在开源上想办法,厂里只要是有加班的,那是必有她的,这半年靠着加班的工资,愣是攒下一些钱,觉得心里踏实了很多。
最近厂里有个订单,要的很急,二婶是厂里很有名的挡车工,织出来的布残次品很少,二婶就一直在厂里加班,俩孩子放了暑假在家里,老大立勤帮着做饭,小的凤涓帮着做家务,二婶加班倒也不用担心家里,就似乎立勤做饭吃着实在是不好吃,二叔呢,也要忙着厂里的工作,他倒不像二婶一样,一加班就得到半夜,最多下班时间过了一会才回家。
韩父打过电话去的时候,是立勤接的,韩父就把姑奶奶来的事情跟立勤说了,让立勤他们一会过来吃饭,立勤听到是凤鸣跟凤清在家里做饭,心里很高兴,知道自己要去吃顿好的了,赶紧跟妹妹说了,又去厂里办公室跟自己的爸爸说了,二叔一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领着俩孩子去街上买东西。
买了两个凉菜,又买了几张刚捞出来的面饼,爷三个提着就去了奶奶家。
姑奶奶没看到韩家的二儿媳妇,也没有问,只是把礼物给了二叔,让二叔带回去给二婶。
二叔陪着奶奶还有姑奶奶说话,立勤跟凤涓就跑到厨房去帮忙,陈致诚跟立丰在厨房里面帮忙了,立勤看里面实在是挤不进去,站在门口跟凤鸣他们说话。
立勤说:“二姐,你这次考的真好,我们老师下了通知了,说后天的时候一起去镇上的礼堂开表彰大会呢,你们这一级是咱们韩家镇有史以来考的最好的一次。”
凤涓说:“我们老师也
下了通知了,后天一早就去学校集合,然后再去礼堂,听说还要让你演讲呢,二姐,这可是增光露脸的事情呢。”
凤鸣笑着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为了这个成绩我也是付出了很多,你们问问立丰就知道,我晚上十一点之前就没有睡过觉呢,做了那么多的题,看了那么多的书,做的那些笔记基本上都能够背诵下来,你们说,我这个第一名难不难?”
立丰说:“二姐说的是真的,我娘前两天把二姐做过的试卷整理了一下,那么厚一摞呢,还有那些读书笔记,记的密密麻麻的,厚厚的几大本呢。”
立勤说:“二姐,你那些笔记能给我吗?我马上就要上初中了,我想看看。”
凤鸣说:“行啊,怎么不行,一会走的时候你就带着。”
立勤高兴的说:“谢谢二姐!”
正好二叔过来,问他:“你谢你二姐什么呢?”
立勤高兴的说:“二姐把她的笔记都给我了,让我走的时候都带着呢,正好我带回去好好的看看。”
二叔听了,说:“哎哟,这可是好事呢,这是状元的笔记,你看好了说不定就能考上重点高中呢。”
凤清说:“二叔,你也太小看你的儿子了吧,你得跟他说,儿子啊,好好的看那些笔记,争取三年之后你也是咱们镇上的状元才行呢。”
二叔听了,哈哈的笑着说:“对对,你说的很对,是我看的太短了。”
这是凤鸣最喜欢的家庭氛围,一大家子凑到一处嘻嘻哈哈的,到处透着一股子的亲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姑奶奶在那边的院子里听到这边的说笑声,对奶奶说:“你们家的氛围真好,我就喜欢这样的氛围。”
奶奶笑着说:“你要是喜欢啊,就多住些日子,反正回去也没事。”
姑奶奶笑着说:“你要是不嫌弃啊,我真的多住些日子了啊。”
奶奶说:“你回去没事,我在家里也没事,咱们俩正好做个伴,你说我嫌弃还是不嫌弃啊?老姐姐啊,咱们年纪大了,能凑到一处这样说
说笑笑的,挺好的,要不然,人家年轻的下地干活的,下地干活,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你说咱们能做什么呢?平日里啊,我帮着他们家做做饭,别的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待着,最多就是去菜园子里看看,我大儿子都不让我做什么。”
姑奶奶说:“你不嫌弃就好,我年轻的时候光想着工作挣钱,等到退休了,一下子不知道要做什么了,我觉得在这农村很好,有个小院子,院子里弄个小菜园,种点蔬菜,没事了就去田里走一走,心情一定会很好。”
奶奶说:“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往城里跑呢,说城里方便,孩子上学教育水平也高,我们上了年纪的倒是觉得,还是自己的家里好,住着舒坦。”
姑奶奶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他们啊,这是不知道乡愁的滋味呢,等到知道了里面的滋味,就觉得还是自己的家好了。”
韩父把家里的大桌子搬出来,这个桌子有半米多高,周围放了一圈的马扎,做好的菜一个一个端出来放到桌上,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
立勤说:“终于能换个口味好好的吃一顿了。”
陈致诚说:“你现在还在家里做饭吗?”
立勤说:“是啊,我妈整天加班,我爸也忙,我不做饭谁做啊?凤涓吗?她要有二姐一半的水平我们一家的生活质量那是蹭蹭的往上提高啊,可惜她做的好不如我做的好呢。”
凤涓说:“我又不喜欢做饭,你不是说你喜欢做饭吗?这会倒在这里编排起我来了。”
立勤说:“我那是看你不好意思,怕伤了你的面子才那么说的,我一个男孩子,对做饭有什么兴趣啊,不都是逼得吗?”
韩父说:“哎,立勤啊,你这样说可就不对了啊,咱们韩家的传统,男人都得有一手好厨艺才行呢,你没看我还有你爸做饭都好吃吗?我打算过两年就好好的培养一下立丰,以后他两个姐姐过年回来走娘家,还能让人家自己动手吗?立丰得负责做饭招待姐
姐还有姐夫们才对呢。”
立丰听了,惊讶的说:“爹,不是吧,你真的要让我学着做饭吗?”
韩父说:“那当然了,要不然到时候你什么都不会做,你让你姐姐姐夫们回来了怎么办?我做吗?你也好意思。”
立丰说:“我怎么觉得咱们家的男人活得这么累啊,平日里我得让着姐姐们,姐姐们说的都是对的,我得听她们的话,这会您又要让我学着做饭,准备以后的时候招待回娘家的姐姐们,爹,我觉得还是个女孩子好啊。”
陈致诚说:“立丰啊,你就跟着大舅好好学吧,反正我是出师了。”
立丰说:“你会做饭我怎么没有见你做过啊?”
陈致诚说:“咱们学会了就一定要做吗?听哥哥的话,该学的就好好的学着,学会了又压不着人,你说对不对?”
立丰说:“那好吧,到时候我就跟着我爹好好的学学。”
立勤见了,看了看自己的爸爸,二叔说:“你别看我啊,你想学就过来跟着你大爷好好学,我毕业了就去厂里上班,可没有好好的学呢,你没发现我做饭也不好吃吗?”
立勤说:“那我过来跟着我大爷学,学好了最起码咱们自己吃着还好吃不是?”
院子里的灯不是很明亮,这个时候一般都是白炽灯,最多有个长的节能灯光,就连街上的路灯都是黄乎乎的。
桌子就摆在了灯着就没有蚊子,这也是村里很多人家夏天驱蚊的一个好方法。
奶奶说:“家里比较简陋,您不要嫌弃。”
姑奶奶笑着说:“这怎么能算是简陋呢,我看这样就很好了,咱们现在条件好了,我记得我小时候跟着我的奶嬷嬷去她们农村的老家,家里的饭都吃不上呢。”
奶奶说:“那是解放前吧,解放后日子才慢慢好起来的,现在不光是吃饱饭了,还得变着花样的做,要不然这些孩子们可不吃,他们呀,不知道饿肚子是个什么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