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次,凤鸣相信陈娇娇短期内不会再起什么幺蛾子,有居委会的人盯着,陈家的人不会从郑奶奶这边闹事的。
大姑还是对凤鸣的做法不赞同,到了家里,凤清已经回来了,看到凤鸣,说:“我听大姑说你去派出所了,没事吧?”
凤鸣说:“没事,没事,都是一场误会。”
陈致诚可不这么认为,这个表妹,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会给对手一个很大的打击。
找了个空,陈致诚就问凤鸣事情的经过,凤鸣也没有隐瞒,把事情给说了一遍,陈致诚听了,琢磨了半晌,说:“凤鸣,我觉得你还是有些大胆了,先不说陈家那些人,虽说陈娇娇的几个兄弟不是什么亡命之徒,但是他们几个的名声真的不好,我妈的顾虑是有道理的,现在没有人说,那以后呢,万一有人拿着这个做文章,说你当年怎么样怎么样,你还能跟他们再去对质吗?到了那个时候,人家只会拿着这个事情当成是一个闲聊的话题,而不会去追究里面的真相。”
凤鸣听着陈致诚的话,再想一想路上大姑的话,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自己这次确实是有些欠考虑了,事情既然已经是做了,就没什么好后悔的,凤鸣说:“已经做了就做了,我没什么好说的,不过下一次我会好好的考虑这些问题的。”
陈致诚说:“凤鸣,你知道我最喜欢你哪一点吗?我最喜欢的就是你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给你的观点,你太理智了,别人跟你说你哪里做的不好了,你会虚心的接受别人给你的建议,不像有些人,死鸭子嘴硬,就是知道自己的做发错了,别人给他指出来,也会死咬着不松口。”
凤鸣说:“人的进步就是需要不停的兼收并蓄,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不犯错误的,但是有些时候呢,自己犯了错误自己不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别人给她指出来,既然是自己的错误,当然得好好的接受正确的观点方法,二哥,这是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具有的管理自己的素质,如果不能作到,是不会有什么进步的。”
陈致诚说:“就是这样,你的思想太成熟,根本就不像你这个年龄该有的。”
凤鸣说:“大概是我不爱说话,喜欢自己琢磨事情的缘故吧。”
陈致诚说:“有可能啊。不过郑存这个后妈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啊,能想到这样的法子,而且她非常了解郑存,今天下午如果不是你去,是郑存去的话,我估计能出事。”
凤鸣说:“是啊,当时陈家兄弟几个,嘴里骂骂咧咧的,骂郑奶奶骂的很难听,如果郑存在,动手时在所难免的,如果陈家人设个套,不光是能让郑存被拘留,估计郑奶奶也会被气出个好歹,那样的话,真能按照陈娇娇的计划一箭双雕了。”
陈致诚说:“既然这样,你今天下午这个我觉得只能管一时,后面应该还会有什么事情。”
凤鸣说:“
所以得让郑存赶紧成长起来,只有郑存自己成长起来,到了一个陈娇娇够不到的地方,郑存才会真正的安全。”
陈致诚说:“郑存有干劲,有冲劲,但是他能够按着你的设想成长起来吗?”
凤鸣说:“这就需要你好好的教一教他了,他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商业知识,只能够凭着自己这几年自己在社会上面的经历来做出判断,所以你得给他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看一些书,给他打造一个有利于他的成长规划,他没有时间了,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现在只能是这样做,如果他真的成长不起来,那我们也没有办法了。”
陈致诚沉吟良久,说:“我觉得我得跟他好好的谈一谈了,我得让他知道他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还得让他明白他如果不拼命,他会有一个什么的未来,他的后妈,不会则海洋简单的就放过他的,毕竟他也是他爸爸的孩子,对郑家酒楼也是有继承权的。”
凤鸣说:“这个得抓紧,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凤鸣不清楚陈致诚怎么样跟郑存谈的,凤鸣再一次去医院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郑存变了,变得成熟起来,给凤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沉淀下来。
郑存很郑重的跟凤鸣道歉,凤鸣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跟聪明人处事,就是这点好处,有些话点到就能起到作用。
大姑英文系有个同事,她的老公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大姑把陈致诚介绍给他,请他接受陈致诚作为他们公司的暑期工,这位叫做沈清明的老总,是个很儒雅的人,很真诚的接受了陈致诚,请公司里面负责外贸的员工带着陈致诚,因为陈致诚时暑假过来打工,再加上老板交代,人家真心实意的教陈致诚很多东西,陈致诚除了跟着学好怎么去好工作,还在琢磨一些公司的运营,这些以后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做的,现在学着借鉴一些挺好。
陈致诚上班之后,凤鸣跟凤清就在大姑家里,马明粤去省城的姐姐家里,跟马明湘的老公谈了谈之后,就从那边带回一些资料,都是一些本省加工行业的基本信息,凤鸣拿到资料之后就开始仔细的研究每个厂家的基本情况,生产的种类,厂家的规模,通过一些基本的资料,就能看出一些厂家的产能,这个是很重要的,但凡是外贸的单子,给的生产时间很短,要如期交货,就得尽量的压缩生产时间,既要短时间内生产出来,还得保质保量,都厂家的生产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
陈致诚很忙,白天在公司跟着学习,晚上回家还要看很多的资料,很多资料都是英语的,看起来更不好理解,陈致诚抱着一本英汉大字典,逐字逐句的翻译成汉语,凤鸣拿起那些东西,倒是能够看明白什么意思。
陈致诚实在是翻译不完了,凤鸣拉着凤鸣给他帮忙,因为这个,凤清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进步很大。
带着陈致
诚的那位员工原来是一家工厂外贸部门的,早些年一个名牌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的,后来厂里业务不行了,下了岗,来到沈总的公司,很开就成了公司里的业务骨干。
看到陈致诚翻译的资料,觉得陈致诚是个挺踏实的孩子,带着愈发的用心,陈致诚来的第三天,这位叫做黄伟峰的接到了一个很大的订单,是一个毛巾的订单,订单的量很大,黄伟峰原来经常合作的毛巾厂生产已经饱和,不能再接订单,黄伟峰接到订单之后,就开始到处找合作的下游厂家。
陈致诚自然是知道黄伟峰的烦恼,回家跟凤鸣商量了之后,凤鸣帮着找了一家,陈致诚把公司的资料抄下来,第二天就带着去给了黄伟峰,黄伟峰见了,很是高兴,当天就开着公司的车带着陈致诚去了那家距离这边二百公里的厂子。
陈致诚晚上才回来,说黄伟峰跟人家谈好了,先出样品,样品合格了就大批量的生产,黄伟峰对那家公司的规模很满意,希望以后能够长期合作。
周宁宁那边的专业课考试已经进行了,她给凤鸣打了电话,说了考试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宁宁的专业课分笔试还有面试,上午进行的是笔试,笔试按着成绩的排名录取之后,下午再进行面试,从通过笔试的人里面选三十个,然后等到文化课成绩出来了,再从这三十个人里面选二十个,竞争非常激烈,周宁宁的笔试面试都通过了,后面就看文化课的成绩排名二楼,如果文化课能排到前二十名,那么她就会被一中录取,如果成绩没有排到前二十名,那么她就会被淘汰。
周宁宁的心情很复杂,凤鸣从电话里都能听出她的那种忐忑,失落,谁都希望自己能考上,但是如果因为文化课不行,那就只能跟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了。
在凤鸣的计划里面,这个暑假要去滨城走一趟,不光是为了要完成立丰去看海的愿望,也是想着去那个靠海的滨海城市看一看,好好的体会一下那边的文化,看看那边的风情,那个城市,大大小小的贸易公司,实在是太多了。
因为郑存的妈妈住院,很多计划都打乱了,凤鸣重新的把计划定了一下,决定这次自己跟陈致诚先去看一下,陈致诚暑假过后就是大三的学生,今年公司先打个基础,明年暑假开始全速前进,后面陈致诚毕业了,正好回来掌控全局。
凤鸣把自己的计划跟陈致诚说了之后,陈致诚思索良久,同意了,然后两个人开始制定去滨城的计划。
现在的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很多客户都是通过一些展销会找来的,凤鸣跟陈致诚现在没有时间去准备这些展销会,只能通过一些外贸公司的转介绍,从人家手里拿过订单来,一点一点的积攒经验,这些事情考虑起来很难,前面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不去做,那就永远都不会知道行不行,凤鸣囿于现状,只能通过这样
的方式解决目前的困境。
把去滨城的日子订好了之后,陈致诚就开始找人帮忙在海边租房子,这么一帮的人呢,住酒店不值当,倒不如在海边租个房子,自己去海鲜市场上买东西回来做,既新鲜又好吃。
凤鸣很赞同陈致诚的这个计划,让陈致诚租了一个海边的二层别墅,订好了去的日子之后,就给周宁宁还有家里打电话,让早上一早过来,然后他们在火车站等着,直接就坐火车往滨城赶,从市里去滨城坐火车还得四个多小时呢。
陈致诚跟马明粤说了出行的时间以及自己的计划,让马明粤按着时间过来,凤鸣跟凤清就开始准备东西了。
这种出租的别墅,里面的生活用品都是齐备的,但是凤鸣不愿意用人家的被褥枕套,去街上买了新的回来,洗干净晾干了收起来,还买了一个大号的水壶,大号的旅行箱,一些换洗的衣物也都准备好了,还不忘让凤清带着自己的中英大字典,让她没事就背单词,读一些经典的原文名著。
临出行的头天下午,周宁宁给凤鸣打过电话来,期期艾艾的问凤鸣能不能加个人,凤鸣一琢磨,就知道是谁了,说:“行啊,怎么不行,来了咱们还多了一个帮着拿行李的人呢。”
周宁宁听凤鸣这么说,心里松了一口气,下午郑明扬过来看他姥姥,来周宁宁的家里,看到周宁宁在准备行李,就问她要做什么,周宁宁就把自己的计划说了,郑明扬听了,当时就表示要陪着周宁宁一起去,理由是周宁宁没有自己一个人去过市里,周宁宁不想给凤鸣添麻烦,但是郑明扬再三的让周宁宁给凤鸣打电话问一下,不行自己就不去了,弄得周宁宁觉得好像自己欺负了郑明扬一样,只能是给凤鸣打电话问一问。
听到凤鸣让自己跟着,郑明扬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是真的想要跟着一起去的,他很不放心周宁宁自己一个人出门,就算是跟凤鸣一起,自己也是不放心的,他要赶紧回家去拿行李,周宁宁正好让他把立丰捎过来,明天三个人从这边一起坐公共汽车去市里。
周宁宁给韩父韩母打电话,说了自己的计划之后,韩母就开始给明明收拾行李。
韩母的心里其实挺难过的,孩子们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了,这么远的出去玩,都不用家长陪着,以后孩子们的世界会更加的广阔,自己作为孩子的妈妈,只能站在家门口看着孩子出去的背影,韩母想着想着,心里一酸,竟然眼眶红了。
韩父见了,很是惊讶,问她:“你这是怎么了?”
韩母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韩父听了,沉默良久,竟然点了一支烟,蹲在院子里抽了起来,立丰接到电话之后,就去了奶奶的院子里,跟奶奶分享了自己将要出行去看海的计划,回来了就看到自己的爹蹲在院子里抽烟,自己的娘呢,在屋里低着头收拾自己的行李。
立丰
很是疑惑的问韩母怎么了,韩母已经恢复了平静,说:“你们啊,都大了,我跟你爹也都老了,以后呢,你们会越走越远,我跟你爹呢,就只能看着你们的背影,在家里等着你们的消息,我想一想啊,就觉得挺难过的。”
立丰听了,说:“嗐,娘啊,你怎么想到这些了啊,我跟我大姐二姐还有我姐姐就是出去玩几天,你跟我爹就这么伤心了啊,我们就是出去玩几天,然后就回来了。”
韩母轻轻的摇了摇头,说:“立丰啊,我跟你爹的心情啊,你不懂的,好了,我给你收尸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你用这个包背着,还有这个钱呢,你收好了,你二姐呀,手里有钱,你想要什么东西了呢,不要问她要钱,花这个,不过你可不能乱花啊。”
立丰看着那两张百元大钞,惊讶的吸了一口气,说:“娘啊,原来出门要拿着这么多钱啊,我还是第一次拿这么多钱呢。”
韩母说:“穷家富路,在家里没有什么要花钱的地方,你这出去了,哪哪就得都花钱了,好了,一会郑明扬过来接你的时候你背着这个包,然后呢再捎着这些袋子里的玉米,这是春玉米,这个时候煮着吃最好了,你让你干娘煮着吃。”
立丰一一的答应着,看看自己的爹还蹲在地上抽烟呢,就出去,蹲在韩父的身边,说:“爹啊,我这是跟着我大姐二姐出去长见识呢,等我大了,能挣钱了,我带着你还有我娘出去玩,咱们不光是要去看海,咱们还要坐飞机,坐轮船,还要去国外看看,好不好?”
韩父扭过头,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认真的模样,笑着摸了摸立丰的头,说:“好,我跟你娘等着你以后有本事了带着我们坐飞机坐轮船,咱们到处去看看去。”
韩母靠着门框,看着蹲在院子里的父子俩,叹了口气,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很多时候是孩子的全世界,慢慢的孩子大了,能自己作主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当父母的慢慢的退出了孩子的人生舞台,这个是很多父母非常伤心但是却是很多父母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应该要欣慰于孩子的成长,但是又伤心于在孩子父母所占的重量越来越轻,一直到孩子完全不需要自己了,甚至是还要拖累孩子的时候,那就证明父母老了。
韩父回头,看到自己的妻子靠着门框看着自己还有孩子,那目光里面含着的东西太多了,有温柔,不舍,向往,还有一点的伤心,两个人结婚十几年了,韩父自然是明白韩母什么意思,站起来,拉着立丰,说:“你在外面要听姐姐们的话,不要乱跑。”
立丰说:“爹,我知道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不会把自己丢了的。”
郑明扬骑着自行车过来接着立丰就去了周宁宁的家里,立丰在周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吃了周宁宁的娘做的早饭,就跟着周宁宁还有郑明扬坐公共汽车去了市里的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