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凤鸣的1996 >  第二十七章凤清开学了

车子是一辆面包车,车子拉着一家人,再加上凤清的行李,都不觉得怎么挤,韩父坐在副驾驶上,后面韩母跟凤鸣一边一个陪着姥姥坐着,凤清跟立丰就在最后面坐着,再后面还有一个空间放着凤清的行李,立丰从坐上车就很兴奋,左顾右盼,一脸的笑容。

凤鸣从车窗往外看,这边是平原地区,从家到县城八十多里路,一路上没什么山,倒是有两道岭,路上没什么车子,路况也不是很好,应该是很多年前铺的柏油路,路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小坑,司机车技很好,一路上开的很稳,经过一个很宽的桥之后,就算是进了县城了,城里的楼明显的多了起来,车子也多了起来。

司机说:“大姑说先让你们去她家,接着她咱们一起去送凤清妹妹,大姑说她得知道凤清妹妹在哪间教室哪个宿舍。”

姥姥说:“那我也跟着一起去,我也得看看我们家凤清住的怎么样。”

大姨家住在一个小区里面,这个是大姨父单位的家属院,大姨家住在一栋楼的二楼,三室两厅,一百五十多的平方,条件算是很好了,再加上大姨手里有钱,不论是装修还是家里的家电,都是很新潮的。

大姨早早的就在楼下等着了,看到车子过来,赶紧上前接着,开了车门之后,大姨说:“娘,您先下来吧回家里歇着吧,我跟着去送送凤清去。”

姥姥说:“我不能去吗?”

大姨愣了一下,说:“能啊,怎么不能呢,好好,咱们一起去。”

韩父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给大姨准备的东西,跟韩母一起提着送到楼上,大姨则提着一个行李包,说:“这个是我给凤清准备的东西,正好一起带着去。”

凤鸣到后面挨着凤清跟立丰坐着,车子就往一中开去。

一中不在城里面,在城郊一座小山头的间就能回家里来我做点好吃的改善一下生活。”

韩父说:“这个好像是教育局里面分的吧,我们接着的就是一中的通知书呢。”

大姨说:“其实两个学校教学水平差不多,不过一中是几十年的学校,杰出校友多些。”

韩父说:“我大姐当年也是在一中念书的,她说在外面能遇见很多的高中校友呢。”

大姨说:“你们家孩子大姑可是名人呢,我们这里很多人都知道她,说她真的是人才。”

今天是高一年级新生开学的日子,到处都是家长陪着过来学生,大家提着被褥带着行李,有些从城里的汽车站一路走过来,也有些客车直接把人送到学校门口,车子开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就开不动了,大姨看了看,说:“咱们把车子停在这里,走着过去吧。”

大姨扶着姥姥,几个人分着提着凤清的行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就往学校里面走。

学校的校舍都是七十年代末期建设的,整个校园里,除了一栋四层的办公楼,再就是两栋四层是实验楼,还有一栋四层楼的男生宿舍楼,别的都是平房,教室,女生宿舍。

办公楼前面贴着八张红色的

对子纸,上面写满了人名,找到自己的名字再去教室领宿舍的钥匙,大姨跟姥姥守着那一大堆的行李,韩家一家五口就去挨着找凤清的名字,还是立丰,在高一五班的名单上找到了凤清的名字,一家子就一起去找高一五班,在那三排教室的最后一排地方第五间找到了高一五班的教室。

教室前面放着一张课桌,后面坐着两个人,看到韩家五口过来,其中一个站起来说:“是五班的同学吗?我是你们的班主任王老师,你先过来把学费交了,再看看你在那个宿舍,领着钥匙就可以去宿舍了,食堂那边有买饭票的地方,你们可以去买饭票水漂,看看缺什么就去买,晚上晚自习到教室就可以了。”

韩父一个劲的答应着,凤鸣开始打量凤清的班主任,四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比较严肃的样子,大概是感觉到了凤鸣的视线,对着凤鸣笑了笑,说:“你们俩谁是新同学?”

凤清说:“老师好,我是新生,我叫韩凤清。”

王老师拿起桌上的一张纸,看了看之后,说:“你来签个字,交了费之后拿着我给你的条子去后勤那边领个棉垫子,宿舍里面的床位我都给安排好了,你们的宿舍在女生宿舍那边,是第三排从东边数第五间。”

韩父交了钱,拿着宿舍钥匙,拿着王老师给的一张盖着章的纸条,告辞了王老师之后,兵分两路,韩父韩母去拿行李,顺便接着大姨跟姥姥,凤鸣跟凤清去后勤处领床垫子。

到处都是人,凤鸣跟凤清逆着抱着军绿色棉垫子的人群找到了后勤处,就在食堂边上,一溜的平房,在一个门口排着好些人。

凤鸣看了看领取的人的速度,对凤清说:“我在这里给你领棉垫子,你去宿舍等着,咱爹咱娘还要过去给你送行李呢。”

凤清把那张单子给了凤鸣,急匆匆的就去了宿舍。

凤鸣随着排队的人慢慢的往前挪动,一边抬头打量这个不是很大的校园。

校园建在山脚下,依山而建,因为这样,那些教室都是两间一组两间一组,每组之间用一个用红砖垒的花墙还有几级台阶相连,而进了校园之后,就是一条很宽敞的水泥路漫坡,一直到学校最高的地方,看样子是学校的操场。

宿舍还有食堂,开水房以及办公楼在最低的地方,站在凤鸣这里,可以看到,从食堂这边再往下走,就是一道红墙,红墙的那边应该就是学校的家属院了,用一道小门连着,很多家属从那道小门过来打开水或者是买馒头。

等了有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凤鸣了,拿出条子,有人收了条子之后就从屋里拿出一条军绿色的棉垫子,凤鸣摸了摸,不是很厚,抱着就往宿舍那边走。

高一的宿舍在一排,那一排的宿舍每一间都开着门,进进出出的是报道的新生还有来送孩子的家长,到了凤清的宿舍,宿舍里面满满的都是人,光是韩家的人就占了一半。

青砖红瓦的平房,屋门旁边是一个窗户,正对着屋门的也有一个窗户,房间里都没有天花板,抬头就看到草毡子还有檩条,

墙面就是用石灰简单的刷了刷,用手一摸就是一手的白,不到三十平方的房间里,摆着五张上下层的铁床,住了是个女孩子。

住宿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大部分是从农村过来的孩子,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到了宿舍,孩子们忙着自己收拾卫生,铺床叠被,倒是几位家长站在一边看着,聊天。

凤鸣抱回床垫子,凤清赶紧接过去,她分了一个下铺,已经用抹布把床板子擦赶紧了,大姨给带了一些报纸,上面铺上几张报纸,然后大姨就让凤清闪开,她从带着的旅行袋里拿出一块两米来长一米多宽的碎花布,又拿出一盒摁钉,让韩母帮着,把那块布钉在床里面的墙上,然后又拿出另外一块碎花布,钉在了床顶上。

韩母惊讶的看着那两块布,说:“姐,你怎么还想着带这些东西啊,我们都没有想到呢。”

大姨摸了一把汗,说:“我们邻居家闺女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这是我找她问的,女孩子,还是得把住的地方弄点干净一些才是。”

凤鸣看到宿舍一个女孩子,还带着床头柜来的,抽屉里面能放一些小东西,简陋,别说桌子了,连个凳子都没有。

韩父说:“一会出去咱们买个马扎,这回来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大姨说:“不用买,我去给你们找个小橱子来,再弄两个凳子,洗头发不得用啊,还能蹲在地上洗的吗?”

韩母说:“对了,我怎么没有看到厕所啊,还有水龙头,这用水去哪里提啊?”

凤鸣说:“宿舍区前面有个厕所,我看旁边有水龙头,还有办公楼前面也有水龙头,应该是去那边提水吧。”

凤鸣一个宿舍的同学,听了凤鸣的话,笑着说:“对,我们就是去厕所那边提的水,宿舍里有个铁桶,还有一把舀子。”

大姨把布钉好之后,凤清就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了,又把蚊帐挂起来,韩父去食堂那边的一个窗口给买了饭票水票,带来的行李也都整理好了,大姨说:“好了,咱们回家吃饭。”

姥姥看着周围的环境,一个劲的叹气,说:“哎呀,条件真不好啊,明年凤鸣也要过来念书呢,看看这宿舍,连个顶棚都没有呢,万一有耗子怎么办呢?”

韩母说:“娘,又不是咱们家孩子自己个在这里住着,这不都这样吗,咱们是来念书的,又不是来享受的,您说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凤鸣扶着姥姥的胳膊,说:“姥姥,我娘说的对,没有苦哪里来的甜呢?又不是一直这样,就三年,我们这是在这里卧薪尝胆,争取三年之后一鸣惊人的。”

姥姥听了凤鸣的话,笑呵呵的说:“嗯嗯,还是我们凤鸣会说话呢。”

韩母看了大姨一眼,苦笑着说:“得,我说的话不中听了这是。”

姥姥听了,训斥自己的小闺女:“你看看你,还跟孩子吃醋呢,用得着吗?”

到了大姨家里,大姨父已经把午饭做好了,做了满满一桌子菜。

大姨说:“老马一大早就去了菜市场,看看这一上午的成果

大姨家的二表哥马明瑜也在家里呢,给自己的爸爸打下手,看到姥姥来了,赶紧接着到客厅沙发上坐下,说:“姥姥,您老人家可算是来了。”

姥姥说:“来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马明瑜说:“谁说的?谁说的?我们小时候跟着您您可没有说我们添麻烦啊。”

大姨家仨孩子小时候没少跟着姥姥,也就是后来大姨能随军了,但是那个地方比较偏远,几个孩子也就是假期过去,平时跟着姥姥在这边上学念书。

大姨父说:“娘,他二姨夫,他二姨,咱们赶紧入座吧,今天可是咱们家凤清的好日子,以后就是一中的学生了,好好念书,三年之后考个好大学。”

凤清赶紧道谢,大姨拿出一个红包,当着大家的面递给凤清,说:“前年赵民考上我也是包了一个红包,咱们家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谁考上一中了,我都给包个红包,考上大学了,红包翻倍。”

韩母听自己的姐姐这样说,示意自己的闺女收下红包,虽然是亲姐妹,但是这可是人情,大姨家的仨孩子,可都还没有成家呢。

吃过饭,大姨就给已经回了厂里吃午饭的司机打电话,又给准备了两塑料袋的东西,说:“一包给凤清带着,一包送去给赵民,都是一些小咸菜,用来下饭最好了。”

现在学校的食堂,饭菜做得很是粗糙,馒头蒸熟了,也就是只有馒头,至于菜,大锅菜,有点盐滋味就挺好了,至于别的再高些的要求,还是算了吧。

很多学生回家之后就会从家里带炒好的咸菜条,很多人家家里有有个咸菜缸,种点辣疙瘩腌上,还有萝卜,再就是冬天做白菜的时候,切剩下的白菜疙瘩,也放到咸菜缸里面,炒咸菜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都捞出一些来,用个干辣椒炝锅,炒熟了带着,天冷了放一个月没问题的。

城里有些在这边住宿的,一般周六能够回家一趟,周六的课外活动时间比较长,回家带点吃的喝的。

凤清提着,说:“那我待会回去就给赵民送去,他是在高三二班吗?”

大姨说:“是啊,就是高三二班,凤清啊,以后我每个周末过去给你们送一次吃的,我没时间就让你大姨父去,你大姨夫要是没空就是你二表哥去,赵民从一上高一我们就这么来的,想着啊,周末如果不回家就在周六的下午等着,我一准把吃的给你们送去。”

韩母听了,说:“大姐,不用这么麻烦了吧,你跟姐夫都这么忙。”

大姨摆了摆手,说:“孩子们在学校过得苦,我在这里守着,还能不给孩子们送点吃的去吗?这个你们就不用管了,凤清是个女孩子,虽说学校是封闭式的,但是女孩子在外面还是要小心一些,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先给我给家里打电话,知道不?”

凤清一个劲的点头,韩父说:“大姐,孩子在这里真的是麻烦你了。”

大姨说:“自家孩子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是他们大姨,姨妈,那也是妈。”

把凤清送到学校之后,大姨厂里的司机就把韩家一家人送了回去。

傍晚

周宁宁自己骑着自行车来了,到了就开始打听去送凤清的事情,凤鸣就把一中给她描述了一番,周宁宁向往的说:“我要是能考到一中去就好了。”

凤鸣说:“你怎么就不能考进去呢?”

周宁宁叹了口气,说:“我成绩这不是在这里摆着呢吗,名额就那么多,想要考进去,实在是困难的。”

凤鸣说:“这不是还有一年的时间吗,你好好努力,一定能够考上的,你要相信你自己。”

周宁宁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但是凤鸣觉得周宁宁还是心里没有底,有些心虚。

晚上去学校上了晚自习,第二天是周一,又去接受李教头的荼毒,李教头是学生们给体育老师取得外号,李教头真的是下了力气了,以身作则,每天拿着小棍跟在队伍的后面跑,让几个体育生在前面带着,跑完了女生就到一边去练习立定跳远,男生则是练习引体向上。

早上被荼毒完了,后面还得被别的任课老师荼毒,课讲的飞快,作业很多,时间非常紧张,就连凤鸣都觉得有些吃力,更不用说周宁宁了,晚上写作业要写到很晚,还得听英语磁带,看英语刊物,一开始很吃力,慢慢的周宁宁就开始享受英语带给自己的快乐,她自己没有觉得,但是凤鸣在一边能够看到周宁宁的进步。

周六现在下午也要上课了,不过只上三节课,下了课就可以回家,学校里规定,初三的学生,四个周末休息一个星期天,所以,周六下午放学回家之后,星期天早上七点半就得赶到学校上课。

周六下午放学,凤鸣回家就看到凤清在家里呢,不过凤清的眼睛红红的,韩母在一边忙着做饭,眼睛也有些红,估计是娘俩还几天没见,这一见面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凤鸣说:“凤清,你不是要四个星期才回来一趟的吗?”

凤清说:“我们要开始军训了,回家里准备衣服的。”

凤鸣听了,惊讶的说:“高中也要军训的吗?”

凤清说:“对啊,高一新生军训,我们军训一个星期,服装得自己准备,老师让准备白色网球鞋,蓝裤子白衬衣。”

凤鸣皱了皱眉头,说:“这么麻烦啊。”

凤清说:“不麻烦啊,每年都是这样的,正好明天是大集,咱娘说明天去集上买去。”

凤鸣说:“你适应的怎么样啊?”

凤清说:“也就是那样吧,老师讲课我听着很困难,特别是物理,课本上的东西不多,但是老师讲的很多,听的多了我就不知道听的是什么了,还有政治,老师说的我也听不懂,太难了。”

凤鸣想了想,高中的老师的讲课方式跟初中不一样的,很多全靠自己去理解,理解不了了听着就很困难。

凤鸣说:“你不要着急,大家都是刚入学的,你听不懂别人也听不懂,慢慢适应就好了。”

凤清点了点头,说:“赵民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凤鸣说:“你还经常见赵民吗?”

凤鸣说:“早上打饭都能见到啊,早上时间紧张,他们教室离食堂近,都是他帮我打好馒头,我帮他去打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