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我真没想当太孙 >  第78章 援军到来

两方的攻城战已经持续了两天两夜。

此时已经到了晚上。

朱允炆躺在虎皮上,帐外还有马蹄奔腾声不止,振甲之音不停,而后帐也有肉香传来,并有女子哀求之声。

好不容易安静下来,这时朱允炆却又想起早先郑和的质问,想起被烧死在皇宫的家人,想到这几年担惊受怕、四处受气,想到自己再无别的出路,实在没有睡意。

“是恩赐吗?”

御帐中朱允炆半夜翻身坐起,却是朝着帐门方向灯火畔的一个熟悉身影随口而问。

“陛下!”坐在帐门内一把椅子上假寐的陈聪赶紧起身应答:“陛下如何醒了,可有什么事?”

“没有,只是忧虑战局……我本以为只要打出身份,这些被朱棣强迫下西洋的将士就会军心动乱,会有人过来投降……”坐在床上的朱允炆坦诚以对:“到头来还是我高估了自己。”

陈聪明显欲言又止。

“何意啊?”朱允炆借着灯火看得清楚,却直接追问:“你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陈聪勉强笑道:“陛下之前坐拥四海,麾下有保嫡集团,瞿能、平安、盛庸、卜万、庄德、铁铉、徐辉祖、李坚、梅殷、吴高、何福、周兴、刘真、张文杰、房宽、宋晟、钱忠,卢震军、景诚、朱胜、徐祥、陈用、陈亨、周鹗、关忠、王才、耿成、陈玉等人,相比燕逆的将领,陛下麾下可谓名将云集。”

“陛下更是掌控整个大明,江南占据大明八成的财富,人口更是百倍、千倍于燕逆,每次战争,陛下都是以多打少。”

“可是最后还是那燕逆打入金陵城,篡了大明皇位。”

“如今陛下只剩下属下这些不成气候的人……这些经历过靖难之战的燕逆老兵,并非不心中没有尊陛下的心,只是不相信陛下可以成功。”

朱允炆干笑了一声。

陈聪也赶紧解释:“今时不同往日,过去陛下被江南文人所提防,这群乱臣贼子不让陛下亲赴战场,陛下只能靠着过时的战报做出反应,这才被燕逆抓住机会。”

“如今陛下就在这里,和我们同吃同住,众志成城,又有龙气庇护,自然会大获全胜,必可夺取船队,杀回南京城!”

朱允炆听到这话,忍不住点头,道:“诸臣误我,每次我想要亲自前去平乱,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些人就会劝阻我,说什么天子之躯不坐危檐之下,说什么军事上的事情交给前方的将领就行了……”

“呵呵。”

“都是谎言,他们就是怕朕掌握了军权,自此以后疏远文臣,亲近武将勋贵。”

“若是朕当初亲自率军平叛,这些北方的将士早就绑了燕逆献给我。”

“可惜朕当时信了李景隆。”

想起李景隆,朱允炆忍不住叹息:“朕到底信错了他。”

陈聪道:“国公带兵打仗的能力百倍于我,指挥数十万的大会战,也只有国公有这个本事。”

“北平城也是坚城,国公二十日便打到了内城,逼得燕逆妻子着甲站上城墙,号召全城百姓抵御,只要攻破北平城,我们就胜了。”

“只是顾成暗中指挥北平军民守城,又有徐达之女这样的女中豪杰,燕世子又拒绝文臣的劝诱,这才给了燕逆可乘之机。”

“若是再晚一天,北平城怕是就会被攻破……”

说到这里,陈聪竟然有几分天命不在我们的感觉。

“我不是怪他打输了。”朱允炆摆了摆手,“我是恨他最后背叛了我,他们为什么都背叛了我,朕对他们不够好吗?”

陈聪连忙说:“陛下宽仁,都是这些江南文人的错,他们想的是‘无论谁当了天子,都要依仗他们士大夫治理天下’,即使是蒙古人当了皇帝,他们照样活的滋润,这才对陛下不忠。”

朱允炆点了点头,道:“太祖说‘元以宽失天下’,以前朕不明白,现在朕明白了,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文武百官皆是衣冠禽兽,必须鞭打驱使,他们才会老实!”

“陛下!”

陈聪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实在说不出口。

言至此处,朱允炆勉力再道:“是我不该打扰你,明天又是大战,也不知港口的明军会不会救援,我想着郑和半日就攻破城池,想来不是什么坚城,没想到如此难攻……须得养精蓄锐。”

“诺!”陈聪这才勉强应声。

一夜无言,转瞬便到清晨。

城墙上,朱真望着南边水边驻扎的僧伽罗人和建文海盗联军,伸手拍了拍脸颊,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身边的小旗郑忠,胡乱将食物塞到嘴里,咽下之后,说道:“除了第一天热火朝天的打过来,之后就在这里列阵,好像只是围住我们的样子。”

朱真经验老道,解释道:“他们和我们一样,在等港口的援军。”

郑忠不解地看向朱真。

朱真却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一个百户而已,没有必要解释清楚。

此时,披散着头发,正在打磨枪头的张通解答了郑忠的疑惑:“这座城市易守难攻,我们还有锡兰王族全员,他们只能等我们自己出来。”

“围点打援。”

“你也是老兵了,应该知道这个战术。”

闻言,郑忠恍然大悟,他是洪武二十四年参军的,在灵壁县大战中建立了战功,最后升到了锦衣卫小旗。

在灵壁大战的前期,朱棣就曾经绕后围住宿州,也不攻城,反而原地休整,等待追击的平安军队,最后将平安打的丢盔弃甲。

郑忠道:“僧伽罗人的目的是伏击我们的援军,要是我们出城救援,他们就趁机攻城,若是我们不出城,他们就吞下这支援军。”

张通点了点头,看向了朱真,问道:“老将军,你觉得会有援军吗?”

“不好说。”朱真凝视远方,“骑兵全部都在这里,船队剩下的都是步兵,虽然还有预备的战马,但是过来支援还是太冒险了。”

张通道:“王公公是一个稳健的人。”

“他稳健个屁!”郑忠骂了一声:“那个死太监巴不得郑公公死在外面,这样他自己就好上位,谁不知道他王景弘喜欢结交那些文绉绉的读书人,他就是太子的人!”

“这些话不要说!”张通制止郑忠的胡言乱语。

朱真斜睥郑忠,心中敏锐的察觉到了下面士兵的心态变化,所有人都在担忧会不会有援军,也害怕船队已经被攻陷,或者弃他们而去……

这种氛围确实太压抑了。

“攻心为上,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我们还能撑多久?”朱真在心里有些不确定。

就在城墙上的众人心事重重之际,爬在城墙一处小楼尖顶上的爱观音保忽然大喊道:“对面似乎在列阵……等一下,他们怎么往后方列阵啊?”

朱真和张通对视一眼,心里同时冒出一个念头。

援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