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 >  第476章 莫名的感叹

“姥姥!”

说得天花乱坠,还不是盯上了口袋里的 几个铜钿,瞅着骡车比较顺眼,此物与他们有缘。

“怎么着,还不服气。”

有伪警抽出腰中的木制警棍,托圆朝着张爱国砸过来。

这就对了。

明明可以抢到,何必说的冠冕堂皇呢?

下意识的躲避?

不,避无可避。

王八盒子做出了干巴琉璃翠的回答。

没有再忌讳门口的人多,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啪啪啪”

枪响人倒,指向性真好。

“八嘎。”

坐在遮阳棚下,小鬼子的哨兵披着大衣,原本昏昏欲睡。

枪响,如同石子砸在平静的水面,荡起一**的水纹,溅起的水滴如同被误伤的人。

为了大局,总会有所牺牲,无法难免,反正不是自己就好。

站着说话总是不腰疼。

仓促下的起身,原来八毫米的弹头,侵彻力让它们失去了反抗,如同刚初出生的羔羊。

孩哭娘叫,汉子奔跑,牲口乱闹,一时间破落的城门,配上了凄凉。

此刻的场景才像是抗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面对张卫国的袭击杀人,有几个人冒出来,为首的冲着张爱国抱了抱拳。

“兄弟,佩服,如若不弃,我们帮帮场子。”

“好,地上的家伙什,你们拿来用。”

“爽快。”

山东人的豪爽大方,英雄相见,惺惺相惜。

海里的虾尚未变大,陆虎的虎不敢三千。

眼看几人手脚麻利的捡起枪支弹药,快速分散开,掩护着张爱国离开。

感动不?

有点。

只是冷却后的心,想要再次热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城里的铁蹄铮铮,小鬼子来了。

张爱国看到几个人从背着的筐里,拿出几个地雷一样的东西,飞速埋了下去。

汪伪的成立,**敌后游击队的士气,陷入困境,大多数投降,摇身一变,成了皇协军,治安军,成了奉旨投降,一部分牺牲在战场上。

一味的抢夺,没有水,哪里养的起鱼?

失败是早晚的事。

无数的借口,只是失败者自我安慰的理由。

“走,咱们撤。”

红方的游击队真的很穷。

张建国看着他们把能用的剥了个精光,丢在骡子车上。

骡子车找到了下家。

张爱国讲究有恩必报,前世的吃饱穿暖少不了他们的付出和功劳,无可争辩的事实。

“咱们要不要打它们一波?”

张爱国建议道。

一听此言,年轻的就想跃跃欲试。

“不,还是先撤吧,鬼子有一个分队,一个团的伪军,咱们只能打游击,打运动战,打破袭战。”

“好”

没有想到张爱国如此好说话,搞得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江湖上稍微有点能耐的人就牛逼哄哄,恨不得上天。

今天的张爱国是忍无可忍,自然无需再忍,交钱就算了,反正是借来的,连骡子车都要抢走,太过份了。

今天成功一个,明天就会不断的复制,温水煮青蛙,底线就会不断的下探,唯有奋起反抗。

星星之火,总要有人先做引火源,还要忍受一次多次点不燃。

带头大哥太难了。

有了牲口脚力,速度快了起来。

“这钢枪真好。”

一个小伙子笑嘻嘻的抚摸着枪身,如同对待心爱的女人,眼里全是溺爱的样子。

“就是子弹少了点,算上枪里的,两个漏夹,刺刀都没有一把。”

领头的汉子,手里是一支三八式步骑枪,治安警戒部队,身上的子弹也非常少。

是不是听到了游击队之歌?

“我这里就一个弹药盒,只有35发子弹。”

减量后的子弹,也远远超过**抗战官兵的携带量,德械师最早是95发,中后期从来没有出现过配给齐全的时侯。

小鬼子射不完的子弹,其实是东北民众的一颗颗血泪,全面抗战前的战争潜力,来源于对东北和朝鲜的掠夺。

野战状态下,鬼子单兵携弹量是125发,腰后60发子弹盒,装的其实是供机枪使用的减装弹,左侧子弹盒也是减装子弹。

陆军围绕机枪为作战单位进行,根子上还是小鬼子的后勤保障跟不上,化为代畜卒。

身后连续传来几声巨响。

声音很大,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咱们用的什么炸药?”

张爱国突然间冒出一句。

紧接着又说道:“不方便,不用说。”

汉子初时一愣,随后憨厚的说道:“没事,这有什么可以隐瞒的?用的是黑火药,自己制作的石雷。”

听说可以从鬼子的肥田粉中,提炼出炸药原料硫酸钾,合成硝酸铵,只可惜化肥也不好买。

能提炼原料的化肥早已被停止生产,技术进步了,社会就安定了,一切都在朝着美好进发。

如何做梦?

首选躺平。

站着睡的是牛马,吃的是草,需要不断进食,一直在填饱肚子的路上。

“咱们还得走快一点,按照习惯了,我们埋雷的位置,最多炸掉一辆电驴子,很快就能追上来。”

拐了一个弯,背阳而行,与身后的千年古城渐行渐远。

三国五邑之地,墨子与鲁班故乡,北辛文化,滕王阁的首地。

频繁的扭头看,想从内心深深地记住它,以后只有小小的藤州,没有滕县,没有保卫战,没有王铭章。

悲乎,川军最惨烈最悲壮的一战!

抗战时期,唯一一次以少战多,以弱战强的战役,全中国装备最差的军队,用鲜血和生命唱响的英雄赞歌,无川不成军!

“我们绕圈了,鬼子不敢出城太久,只能往东北走,那边山头多。”

看到张爱国的回头,还以为不放心身后。

担心总是难免的。

“我估摸着小鬼子也追不上了,要么追岔道,要不就找地去泄愤,不如就此分别。”

“义士不要推辞,哎,那句话怎么说呢?英雄相见恨晚,大家都是打鬼子,到了我们的地盘,怎么着也要喝碗面条,让我们招待一二,何况给了这么多家伙。”

“就是,于情于理,我们都要招待一下,要不然传出去,让别人笑话。”

“没有什么好酒好菜,一口饭,我们还是可以的,别嫌弃。”

“俺娘做的手擀面,可好吃了。”

“行,我跟着去。”

盛情难却之下,张爱国只好随着一起走。

太阳缓缓西下,余晖披在几个人的身上。

路在前方,虽然有些高低起伏,坎坷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