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洒满御花园,李建成负手漫步,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花团锦簇,却掩不住他眉宇间淡淡的忧虑。
新政虽已获准,但推行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果然,没走几步,几位老臣便“偶遇”于此。
他们拱手行礼,却难掩眼神中的敌意。
李建成心中暗叹,这哪里是偶遇,分明是鸿门宴。
“太子殿下,”吏部尚书王珪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阴阳怪气,“新政之事,老臣们心中尚有疑虑。”
“哦?王大人有何指教?”李建成不动声色地问道。
“太子殿下推行新政,固然是为国为民,但如此大刀阔斧地改革,是否操之过急?”王珪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啊。”
其他几位老臣也纷纷附和,言语间满是质疑和担忧。
李建成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些老臣在朝中根基深厚,若是不能说服他们,新政将会寸步难行。
魏征今日不在身边,更让他感到孤立无援。
“诸位大人,”李建成缓缓开口,语气平静而坚定,“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我们也要与时俱进,难道诸位大人希望大唐永远停滞不前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新政并非全盘否定祖宗之法,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李建成运用后世所学的经济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新政的利弊,并列举了其他国家改革成功的案例。
他的话语新颖独特,这些言辞老臣们压根儿没有听说过,他们一个个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本准备好的说辞竟一时无从说起。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太子殿下所言极是!精彩绝伦,我完全赞同!”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缓步走来,正是那日在街头偶遇的李四娘。
她走到李建成身边,微微一笑,对着几位老臣福了福身:“民女斗胆,也来说几句。”她目光清澈,语气坚定……
李四娘的突然出现,让几位老臣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一个民间女子竟敢插手朝政之事。
李四娘不卑不亢,娓娓道来:“民女幼时家贫,全靠邻居接济才得以活命,如今太子殿下推行新政,鼓励商贸,减轻赋税,我家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百姓们都感念太子殿下的恩德,为何诸位大人还要阻拦呢?”
她的话语朴实无华,都讲的是实打实的事实,句句直击人心。
几位老臣面面相觑,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早已忘记了民间疾苦。
李建成赞赏地看了李四娘一眼,心中暗叹,这真是神助攻啊。
“荒谬!”吏部尚书王珪怒喝一声,打断了李四娘的话,“一个小小民女,懂什么国家大事?休得在此胡言乱语!”
王珪的怒吼,让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
侍从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出声。
李四娘也不禁后退一步,脸色有些苍白。
李建成见状,上前一步,挡在李四娘身前,目光如炬地盯着王珪。
“王大人,”李建成语气冰冷,“你身为朝廷命官,非但不体恤民情,反而对一个仗义执言的女子大声呵斥,成何体统?”
王珪被李建成的气势震慑,一时语塞。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太子殿下,老臣并非不体恤民情,只是这新政…”
他提高了音量,用传统的观念和经验来反驳李建成,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现场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一场唇枪舌战一触即发。
李建成神色自若,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王大人,您所说的这些,在下并非没有考虑过……”
李建成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开口:“王大人,您所说的固然有理,但时代在变,治理之道也需随之而变。前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虽劳民伤财,却也功在千秋,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如今我大唐百废待兴,正需大胆革新,才能国富民强。”他顿了顿,又列举了其他朝代类似政策成功的例子,从经济、民生、军事等多方面论证新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仿佛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而非身处权力漩涡的太子。
老臣们听得面红耳赤,他们本以为李建成会被他们的威望吓倒,乖乖听从他们的安排,却没想到他如此镇定且能言善辩,这与他们预想的完全不同。
王珪脸色铁青,他原想借此机会在皇上面前展现自己的忠心,顺便打压一下太子,却不想反被太子抢了风头。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站在一旁,脸色阴沉,他们深知李建成的才能,也更加忌惮他。
这次的交锋,让他们意识到,太子比他们想象的更难对付。
李渊一直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他既欣慰于李建成的才智,又担忧他的锋芒太露。
他深知朝堂上的波谲云诡,也明白李世民的野心勃勃。
他轻咳一声,打破了僵局:“太子所言,确有几分道理。诸位爱卿也要多听取民意,勿要固步自封。”
李建成躬身行礼:“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他心中却清楚,这场辩论的胜利只是暂时的。
他成功反驳了老臣,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真心支持新政。
李世民一党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会如何利用这件事在朝中煽动更多的反对声音呢?
几日后,李建成微服私访,来到长安城外的民间集市。
他本想体察民情,收集更多支持新政的证据,却发现百姓们对他有些敬畏和疏远,窃窃私语中似乎带着一丝敌意。
他察觉到气氛不对,心中疑惑,难道……有人在散播不利于自己的谣言?
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人群,落在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上……“等等,”他低声吩咐身后的侍卫,“跟上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