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不一样的秦末争霸 >  第21章 贾诩之计

第二天,许墨醒过来,左边是陈蓉,右边是法姝,这对母女花一左一右的把他包围在里面。上半身依然**着,那点点殷红让他又有些心猿意马了。

刚准备翻身上马,门外就有侍女敲道,“老爷,杨侍卫长说有紧急军情。”

无奈许墨只能起身,陈蓉睁开朦胧的双眼,看着有些不满的许墨,痴痴一笑,主动献上香吻,起身帮丈夫穿衣服,道:“夫君在忙完后再回来,妾身随时都是夫君的。”

“嗯,你跟姝儿好好休息。”

许墨点点头,压下心里的不满,这就是生活,操蛋的生活。

来到县府,董卓的表情凝重。

许墨一看还有其他诸将也在,看来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我决意三日后夜间与皇甫嵩军一同袭击叛军营地,三更做饭,五更出发,不得拖延。

此战,我要亲自斩杀北宫伯玉此寮!”

董卓的话很少,只是单纯的吩咐命令。

作为主公,他不需要解释太多,只需要吩咐下去就行。

看来价格已经谈好了,否则以董卓现在的兵力不可能主动出击。

哪怕叛军已经没有了战斗意志,可那也是接近三十七万人,己方的兵力满打满算不到七万,如果没有皇甫嵩以及西凉世家的协助,是不可能打赢的。

古代军队不会死战到底,一旦损失超过两成就会崩溃。

能够血战到一兵一卒的还真没有,当兵打仗就没有信念,只是拿钱办事,想要他们死战实在是太难了。

许墨被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担任前锋,先头部队冲击叛军。

先锋是最危险的职位,没有之一。

这个位置要么是让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要么是让送死的人来担任。

而要火线提拔,没有比先锋位置更容易上位了,刀锋之下拿功劳。

先锋溃败,对于大军士气很有影响,这是对许墨的一个考验。

这次董卓拨给了许墨一部人马,七千人,还把苏烈也划分给他指挥。

同行的还有一个祭酒,一个主动过来的文臣,贾诩!

看到贾诩的那一刻,许墨还真是有些意外。

派人安顿了陈蓉母女,他就来到了军营。

除了苏烈之外,还有两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另一个是张济。

一个倒霉蛋,张济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他的妻子邹氏,长得年轻貌美,风韵犹存,被曹擦给私下纳入房中,导致了典韦和曹昂之死。

二是因为给他报仇的是他的侄子张绣,曾经杀的曹操亡命奔跑的男人。

出发前夜,许墨已经在军营里休息。

他跟苏烈、张济会谈了许久,确定好进攻的方向。

他的任务就是作为先锋突击叛军,搅乱叛军的阵型。

如果一战成功,那董卓就会给他请功,作为董卓的外甥,想要建立功勋,那就必须在沙场征战,否则站不住脚跟。当时也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力,只是被迫的顶上。

当晚,许墨找到了贾诩的帐篷,并且拜见了这位在三国力难得善终到最后的名士谋臣。

贾诩是一个中年男子,留着胡须,身高大约一米七,在西凉男儿里算一般。

文绉绉的气质,两撇山羊胡子看起来颇有一些算命先生的感觉。

“拜见先生,深夜打扰先生,实在是罪过,只是我有一事不解,请先生指教。”

被人打扰休息,这自然是让人很不爽的事情。

贾诩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似乎算到了什么,抬手锊了一下胡须,说道:“无妨,将军所问何事?吾之愚见虽无法解惑,却也能说道一二。”

“先生乃是明哲保身之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故出现于此?

明日大战,战场上刀剑无眼,这与先生的行事习惯不符吧!”

许墨直来直往,眼神看着贾诩,他不知道对方来是要做什么,难道是给他献策吗?

不可能,因为贾诩在董卓麾下的时候都没有出过什么计谋,身上的身份还是后勤的文官呢。

似乎有些意外许墨的问题,贾诩愣神了片刻,眼睛闪烁着思考的光泽,说道:“将军说笑了,谁人不怕死。

将军虎胆,昔日攻城壮举历历在目,犹如当年彭城之战,楚王一战成名,将军也不逞多让,老朽觉得,跟随将军也不失为危墙。”

“那先生愿意做我的范增吗?”

许墨爽朗一笑,楚王指的不就是西楚霸王吗。

贾诩笑而不语,锊了一下胡须,摇摇头。

“老朽不是范增。”

“我也不是项羽,先生你看。”

说着许墨拿出一个简易地图,地图是许墨这些天收复的一些专门研究地理的地球人为他画的。

“幽州,地处大汉帝国最北疆,辖郡、国十一,县、邑、侯国九十,汉人、乌桓、鲜卑、扶余、高句丽聚居,鱼龙混杂,正是浑水摸鱼的好地方。

辽东郡,位于幽州之东,周围除了一些弱小的异族以外根本没有什么对手,内部世家除了公孙家族以外也都是一些小虾米。

待到此战结束我便请命前往辽东镇守,届时横扫四夷,吞并三韩,发展航海业发家致富,坐观天下局势变化,兴水利、广积粮。”

许墨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说的很委婉,但是又很大胆。

“待天下风云变幻之时,进可成就王霸之业,退可安身保命做一方诸侯?”

贾诩情不自禁的接道,这几乎就是一个头脑清醒的领导者需要的战略方位。

没有自己的地盘,一切都是浮云,有地盘而不懂得打理,也是浮云,懂得经营却没有大方针战略,那也并非明主。

所以当许墨把自己的计划隐晦的说出来后,就证明了许墨是一个头脑清醒,并且对于自己实力有着充足定位的人。

人最怕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没有实力就要硬碰硬,只会加速自己的完蛋。

贾诩微微后退几步,对着许墨深深鞠躬,说道:“文和见过将军。”

“好,我得文和,胜得千军万马。”

许墨当下将鞠躬的贾诩扶起来。

耳边根本就没有听到贾诩向自己效忠的消息许墨心里直骂娘。

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将军,欲建功立业,除了战场杀敌,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贾诩拿出了一份地图,这是南城一带的地图,手指着其中一处山坡过道说道:“此地乃是朝廷军队夹击之处,而此地目前由叛军占据。

倘若叛军在此囤积一部兵马迎敌,再派出一部在关键时刻杀出,如此便可将朝廷军队斩为两截,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北宫伯玉之流荼毒百姓不假,可沙场对阵也不弱。”

“届时我再领兵救援,捞取政绩?”

许墨有些狐疑,这是算计,背后的却是死亡的士兵为代价,这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贾诩摇摇头,看来自己的主公对于这点勾心斗角还是有些不如,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在这之前就观察过了很久,才会试探的把宝压上去,如果许墨真的不行,他肯定也会脚底抹油。

“不,需要等到皇甫嵩兵败,有被杀可能,主公再出兵相救。

不可早,不可晚,这样才能被感激。

有董大人和皇甫嵩的推荐,主公所得必然不会少。”

要说勾心斗角,那也是要有实力的。

首先许墨是董卓的人,以两人的关系,皇甫嵩肯定不会给许墨说好话。

但是如果是救命之恩呢?

那就难说了。

但是如果是兵败如山倒的时候被力挽狂澜,那最后的功劳也是他的,皇甫嵩就不会亏待许墨,需要堵住许墨的嘴。

别以为名士都是风度翩翩,那都是装出来的。

涉及到了利益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还要会算计,否则为什么他是名士,而别人不是呢?

真以为会写文章会说诗句经典就是名士了吗?

那都是骗骗平民的,就连贾诩这样天下闻名的毒士后来都能够成为魏晋八君子之一,由此可见核心关键还是利益交换!

“可是要怎样让叛军知道呢?”

许墨问道。

“下官听闻将军麾下有很多都是叛军降将,可以用上他们。”贾诩淡定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