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女主逆袭之路 >  第一章:深渊中的微光

在遥远的大晟王朝,有一个名为青云镇的地方。这里青山环绕,绿水潺潺,本该是人间的一处桃源,然而,男尊女卑的思想却如沉重的枷锁,禁锢着这里的人们。

苏瑶,便出生在这青云镇的苏家。她的母亲在她年幼时便因病离世,留下她在这世间独自面对风雨。父亲苏正宏在母亲离世不久后,续弦娶了一位名叫林氏的女子。林氏带着一个与苏瑶年龄相仿的女儿苏媚进了苏家的门,从此,苏瑶的生活被彻底改变。

林氏是个精明且刻薄的女人,表面上对苏瑶嘘寒问暖,背地里却想尽办法克扣苏瑶的吃穿用度。苏媚则仗着母亲的宠爱,处处与苏瑶作对,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苏瑶自小便是个聪慧且倔强的女孩,虽生活在继母和继妹的阴影之下,却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的向往。她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清澈如水,透着灵动与坚韧。在苏家的日子里,她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察言观色。

苏家是镇上的大户人家,经营着丝绸生意。然而,在这个家族中,女子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没有接受教育和学习技能的权利。苏瑶的父亲苏正宏深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苏瑶的未来也没有太多的期许,只盼着她长大后能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为家族带来利益。

但苏瑶心中却有着自己的梦想。她常常偷偷溜进书房,翻阅那些被父亲视为珍宝的书籍。在书的世界里,她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一个不受性别束缚的世界。

在苏瑶十三岁那年,苏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镇上的名门望族。苏瑶本不想参加,却被继母林氏硬拉了去,说是要让她多见见世面。

宴会上,苏媚穿着华丽的衣裳,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赢得了阵阵掌声和赞美。而苏瑶则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切。

突然,苏媚走到苏瑶面前,假笑着说:“姐姐,你也来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吧。”苏瑶知道这是苏媚的阴谋,想要让她出丑,但她却无法拒绝。

苏瑶站起身来,略一思索,便吟了一首诗。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诗句优美动人,让在场的人都为之惊叹。然而,这却引起了苏媚的嫉妒和怨恨。

宴会结束后,苏媚故意在父亲面前说苏瑶抢了她的风头,让她在众人面前丢了脸。苏正宏听信了苏媚的话,狠狠地斥责了苏瑶,并罚她在祠堂里跪了一天一夜。

苏瑶在祠堂里,膝盖疼痛,心中委屈,但她却没有流泪。她知道,在这个家里,没有人会真正地关心她,她只能依靠自己。

从那以后,苏瑶的日子更加艰难。继母和苏媚变本加厉地欺负她,父亲对她也越发冷漠。但苏瑶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她依然偷偷地学习,努力地提升自己。

一天,苏瑶在街上看到一位老妇人突然晕倒。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却没有人敢上前施救。苏瑶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凭借着自己从书中所学的一点医学知识,对老妇人进行了简单的急救。幸运的是,老妇人最终醒了过来。

这件事让苏瑶对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四处打听关于医术的书籍和老师,想要学习医术,拯救更多的人。

然而,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学医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苏瑶的想法遭到了家人和周围人的强烈反对。继母林氏骂她不知羞耻,父亲苏正宏更是扬言如果她再执迷不悟,就将她赶出家门。

但苏瑶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她坚信,医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可以帮助更多像她一样被命运抛弃的女子。于是,她在一个夜晚,偷偷地离开了苏家,踏上了学医的征程。

苏瑶身无分文,一路上风餐露宿。她遇到了好心的车夫,搭载了她一段路;也遇到了黑心的店家,骗走了她仅有的一点干粮。但她从未放弃,心中的信念如同燃烧的火焰,越来越旺。

终于,苏瑶来到了一座名为清风山的地方。据说,山上住着一位医术高超的隐士,名叫清风老人。苏瑶决定上山拜访,希望能拜他为师。

清风山陡峭险峻,苏瑶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划破了多少处伤口。但她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当她终于来到清风老人的住处时,却发现老人正在庭院里悠闲地喝茶。苏瑶说明来意,恳请老人收她为徒。清风老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问道:“女子学医,困难重重,你可做好了准备?”

苏瑶坚定地点了点头:“师傅,我不怕困难,只求您能传授我医术。”

清风老人微微一笑:“好,那你就先在我这住下吧。”

从此,苏瑶开始了她艰苦的学医之路。每天清晨,她便起床背诵医书经典;白天,跟着清风老人上山采药,辨认各种草药的习性和功效;晚上,则在烛光下苦练针灸之术。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瑶的医术逐渐有了长进。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长的路等着她。

苏瑶在清风老人的居所安定下来后,生活虽然艰苦,但内心却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树林的枝叶,苏瑶便已经起床,捧着厚厚的医书,在庭院中轻声诵读。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仿佛要将那些晦涩的医理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清风老人则在一旁静静地倾听,偶尔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满意。

太阳渐渐升高,苏瑶放下手中的书,跟随清风老人踏上了采药的山路。山上的道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但苏瑶没有丝毫退缩。她紧紧跟在老人身后,仔细观察着老人的一举一动,学习如何分辨各种草药。

“这是灵芝,生长在阴湿的树干上,有补气安神之效。”清风老人指着一棵树上的菌类说道。

苏瑶瞪大了眼睛,认真地记下老人的话,小心翼翼地将灵芝采摘下来放入背篓中。

“那是黄连,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

苏瑶用手轻轻触摸着黄连的叶子,感受着它独特的纹理,心中默默记住它的特征。

采药的过程中,苏瑶不仅要记住各种草药的形态和功效,还要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它们。有时候,为了采摘一株珍贵的草药,她需要爬上陡峭的山坡,或者穿过茂密的灌木丛,身上常常被划伤,但她从不叫苦叫累。

午后,阳光炽热。苏瑶和清风老人满载而归,回到住所后,她顾不上休息,便开始整理和晾晒采回来的草药。汗水顺着她的额头流下,浸湿了她的衣衫,但她的双手依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到了夜晚,苏瑶在烛光下开始练习针灸。她手持银针,对着一个人偶模型,全神贯注地寻找着穴位。清风老人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指出她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针灸之术,重在精准和力道,稍有偏差,便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老人严肃地说道。

苏瑶点了点头,更加谨慎地操作着银针,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到她能够准确无误地刺中穴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瑶对医术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但她也遇到了许多难题。有一次,她在为一位村民诊断病情时,出现了判断失误,导致病人的病情加重。苏瑶感到无比自责和内疚,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医者。

清风老人看出了她的心思,安慰道:“学医之路,难免会有挫折。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

苏瑶听了老人的话,重新振作起来。她仔细回顾了自己的诊断过程,查找出了问题所在,并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

在学习医术的同时,苏瑶还面临着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山中的物资匮乏,她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但她从不抱怨,反而学会了自己动手开垦荒地,种植蔬菜,以解决温饱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瑶的医术不断进步。她开始能够独立为一些轻症病人看病,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渐渐地,她的名声在附近的村庄中传开,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

然而,苏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于是,她更加刻苦地钻研医术,常常在深夜还在翻阅医书,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治疗各种疾病。

与此同时,苏瑶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医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她决定在闲暇时间,为村里的妇女们讲解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保健方法,帮助她们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老人已经被病痛折磨了多年,四处求医无果。苏瑶仔细地为老人诊断后,发现他的病情十分复杂,需要用到一种罕见的草药。

为了寻找这种草药,苏瑶决定独自深入山林。山林中危机四伏,有毒蛇猛兽出没,但苏瑶没有丝毫畏惧。她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山林中寻找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那株珍贵的草药。

老人服用了草药后,病情逐渐好转。他感激涕零,拉着苏瑶的手说道:“姑娘,你真是华佗再世啊!”

苏瑶微微一笑:“老人家,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让您恢复健康,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值得。”

这件事让苏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用自己的医术拯救更多的生命。

然而,苏瑶的行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村里的一位郎中认为苏瑶抢了他的生意,开始在背后散布谣言,说苏瑶的医术不过是三脚猫功夫,会害死人。

面对这些谣言,苏瑶感到十分委屈。但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她主动找到那位郎中,提出要与他进行一场医术比试。郎中一开始有些犹豫,但在众人的怂恿下,还是答应了。

比试的那天,村里的人都围了过来。苏瑶和郎中分别为几位病人诊断病情,并开出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病情都有了明显的好转。但苏瑶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和温和,病人恢复得更快。

这场比试让苏瑶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和尊重,也让那位郎中心服口服。从此,再也没有人质疑苏瑶的医术,她在村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过程中,苏瑶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交流医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苏瑶的生活虽然忙碌而辛苦,但她却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她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