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仪式简单得近乎简陋。没有军乐,没有旗帜,只有野人山清晨的薄雾和一群衣衫褴褛但目光坚定的士兵。冷艳锯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谁的私兵,不再为军阀卖命!我们是勐古民族人民自卫军,只为这片土地和人民而战!"
回应他的是一阵压抑的欢呼——政府军的侦察机不时掠过,他们不能暴露位置。仪式结束后,宋营将一块手工雕刻的木牌挂在营地入口,上面用缅文和中文刻着"勐古民族人民自卫军"七个字。
"师长...不,现在该叫司令了。"宋营推了推眼镜,"接下来怎么办?果敢司令部断绝了补给,政府军又在集结..."
冷艳锯展开手绘的地图:"首先解决粮食问题。派几个小组联系周边村寨,用缴获的武器换粮食;其次,加强防御工事,特别是防空掩体;最后..."他顿了顿,"开展政治宣传,让更多老百姓知道我们是谁,为什么而战。"
"政治宣传?"宋营有些茫然。
"就是告诉老百姓,我们不是土匪,也不是军阀,而是一支保护他们的军队。"冷艳锯想起那本被撕毁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得重新编写纪律手册,还要印成传单。"
正说着,宋营急匆匆跑来:"师长!侦察兵报告,政府军一个营已经进山了,正在烧毁沿途村寨!"
冷艳锯的拳头下意识攥紧:"通知各战斗小组,按三号预案行动。非战斗人员立即转移到备用隐蔽点。"
自卫军刚刚分散隐蔽,政府军的侦察机就出现在野人山上空,盘旋了几圈后,投下几颗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弹片和碎石四处飞溅,但没造成人员伤亡——鹰巢洞早已人去楼空。
冷艳锯带领指挥小组藏在一处岩缝中,通过望远镜观察敌情。政府军这次来势汹汹,除了常规步兵,还出动了装甲车和迫击炮,显然是要彻底剿灭他们。
"化整为零,三人一组。"冷艳锯下达命令,"利用地形骚扰敌军,专打后勤和通讯兵。记住,不求歼敌,只求拖延。"
自卫军像水银泻地般消失在茫茫山野中。冷艳锯带着赵杰和宋营,潜伏在政府军必经之路旁的山崖上。当敌军先头部队经过时,他们用绳索降下预设的炸药包,炸塌了一段山路,造成至少十人伤亡。
"走!"冷艳锯一挥手,三人迅速沿预定路线撤离。政府军胡乱扫射的子弹打在岩石上,溅起一串火花。
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持续了三天。自卫军小分队神出鬼没,时而炸毁桥梁,时而偷袭哨兵,搞得政府军疲惫不堪。但敌人毕竟人多势众,逐渐缩小了包围圈。
第四天夜里,冷艳锯的小组与另一队自卫军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会合。战士们满脸疲惫,但精神振奋——他们用游击战术已经造成政府军数十人伤亡。
"师长,有个问题。"一个班长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的弹药不多了,特别是炸药和手雷。"
冷艳锯正想回答,洞口哨兵突然发出警报。所有人立即抄起武器,却见几个黑影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是老村长和几个村民!
"同志!不好了!"老村长上气不接下气,"政府军抓了三十多个乡亲,说要是不交出你们,明天就全吊死!"
山洞里一片死寂。冷艳锯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是个两难抉择:救人等于自投罗网;不救则辜负了百姓的信任。
"师长,我带人去!"高洪伟突然说,"你留下来指挥全局。"
冷艳锯摇头:"不行,这明显是陷阱..."
"正因为是陷阱才不能让你去!"高洪伟难得激动起来,"自卫军可以没有我,不能没有你!"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决定由高洪伟带领十名志愿兵执行营救任务,冷艳锯则指挥其余部队在外围策应。
行动在黎明前展开。高洪伟的小队伪装成政府军,混入了关押村民的临时营地。起初一切顺利,他们解救了大部分村民,但撤离时被巡逻队发现,顿时枪声大作。
"带乡亲们先走!"高洪伟对队友大喊,自己则率领三名战士断后。
冷艳锯在远处的山脊上目睹了一切。透过望远镜,他看到高洪伟像头受伤的老虎般凶猛,接连撂倒五六个追兵。但政府军越来越多,最终将他和两名战士逼到一处悬崖边。
"师长!"赵杰递过无线电耳机,"高洪伟要和你通话!"
耳机里传来高洪伟沙哑的声音和激烈的枪声:"冷师长...我们被包围了...阿登和小吴已经牺牲..."
"坚持住!我们马上支援!"冷艳锯急令。
"别过来!这是个死地!"高洪伟的声音出奇地平静,"听着...我抽屉里有份名单...周边村寨愿意支持我们的青壮年...好好带他们...替我看看新世界..."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打断了通话。远处悬崖上升起一团火球——高洪伟拉响了身上所有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政府军同归于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撤!全体撤离!"冷艳锯强忍悲痛下令。他知道高洪伟用生命为他们争取了时间。
回到临时隐蔽点,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三十多名村民获救了,但代价是自卫军失去了最富经验的老兵。更糟的是,弹药所剩无几,粮食也快见底。
"师长,我们撑不了多久了..."宋营低声说。
冷艳锯沉默地翻看宋营留下的名单——上面记录着周边七个村寨近百名愿意加入自卫军的青年。这个看似粗犷的老军官,不知何时做了如此细致的群众工作。
"不,我们会撑下去。"冷艳锯突然抬头,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因为我们代表的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种理念。只要理念不死,火种就不会灭。"
他召集所有干部开会,在油灯下首次系统阐述了他的构想:
"缅北的问题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根源在于没有一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军队。"
他用木棍在地上画着示意图,"我们要建立的不仅是武装力量,更是一个新的社会雏形——在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组织民兵自卫,开办学校医院..."
宋营飞快地记录着,眼镜片上反射着油灯的光芒:"这...这已经超出军事范畴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冷艳锯引用了一句龙国名言,"但光有枪杆子不够,还要有民心。从明天开始,我们分成三部分:战斗队继续与政府军周旋;工作队深入村寨组织群众;宣传队传播我们的主张。"
这个大胆的构想让与会者既兴奋又忐忑。有人质疑自卫军是否有能力同时应对军事和政治任务,也有人担心过度分散会导致战斗力下降。
争论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打断。洞口,老村长的小孙女怯生生地站在那里,手里捧着个粗布包裹。
"兵哥哥...阿婆让我送吃的..."
包裹里是十几个烤土豆和一小袋玉米面,在当下简直是珍宝。更令人惊讶的是,老村长和十几个村民跟在后面,其中还有几个青壮年。
"同志,我们寨子商量好了。"老村长指着那几个年轻人,"这些后生要跟你们干。粮食不多,但省着点够吃几天。"
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上前一步:"我阿爹说,好军队要帮。你们打政府军,我们跟你们。"
冯妍有样学样地挺起小胸脯:"我阿爹说好军队要帮!"
这稚嫩的声音像柄锤子敲在每个人心上。冷艳锯蹲下身,轻轻握住冯妍脏兮兮的小手:"谢谢你,小妹妹。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大家。"
村民们离开后,自卫军干部们沉默了很久。最终,宋营推了推眼镜:"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师长。人民...才是我们最大的武器。"
接下来的日子,自卫军像种子般撒向周边村寨。战斗队继续与政府军捉迷藏;工作队帮助村民春耕,同时组织民兵训练;宣传队则用简陋的油印机印制传单,讲述自卫军的理念。
政府军的围剿持续了半个月,最终因为补给困难和不断遭袭而暂时撤退。当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队伍离开山区时,自卫军的传单已经在方圆百里内的村寨流传。
"敌军撤退了,但还会再来。"在战后总结会上,冷艳锯告诫大家,"而且下次可能会更残酷。我们必须抓住这段喘息时间巩固根据地。"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野人山深处建立半永久性基地,包括训练场、野战医院和小型兵工厂;同时向周边扩展影响力,将更多村寨纳入保护范围。
"师长,有人求见。"会议结束时,哨兵来报,"说是从果敢司令部来的..."
洞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自卫军战士们纷纷抄起武器,冷艳锯却摆摆手:"带他进来。"
来人是果敢司令部的通信兵,满脸风尘,眼神躲闪。他递上一封信就匆匆离开了,仿佛怕被牵连。
信是刘淮水写的,内容简短而隐晦:司令员彭大山已向其他各部通报独立师"叛变",命令"见即剿灭";同时政府军高层悬赏重金要冷艳锯的人头;最后提到"有内线报告,田贱中校复职,正策划更大规模围剿"。
"看来我们被两面夹击了。"宋营苦笑道。
冷艳锯将信纸凑近油灯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不,这是一次机会。"
"机会?"
"当旧势力联合起来对付新生事物时,恰恰证明这新事物有生命力。"冷艳锯的声音很平静,"从明天开始,我们公开打出勐古民族人民自卫军的旗帜,让更多受压迫的人知道,除了军阀和政府,还有第三条路。"
次日清晨,自卫军全体集合在野人山主峰。一面绣着稻穗和步枪的蓝色旗帜在晨风中缓缓升起——这是老村长召集村中妇女连夜赶制的。旗杆是用被炸毁的政府军装甲车残骸改造而成,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同志们,"冷艳锯站在旗下,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透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前路艰险,但我们不再孤单。从今天起,我们不仅是军人,更是新世界的建设者。也许我们看不到那一天,但我们的子孙会记得——一切始于野人山上的这面旗帜。"
仪式结束后,自卫军战士们分散到新开垦的梯田里,和村民们一起播种。冯妍跟在冷艳锯身后,学着他的样子,将玉米种子埋进土里。
"兵哥哥,种子什么时候长大呀?"他天真地问。
冷艳锯望向远方的群山:"等雨季结束,阳光最充足的时候。"
他不知道自卫军能否撑到那个时候,但此刻,他确信一件事:这些撒在贫瘠土壤中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破土而出,迎接属于它们的阳光。就像那些在战火中传播的理念,终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