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刚刚到十一月,林逸在忙完这些事情之后,重新开始规划东海城北边的港口。

一来是看看自己有没有设计错误,二来是要在港口的基础上,去搞造船厂。

三个工部侍郎,跟着林逸在一间小房子里相互讨论着。

“林大人,之前的设计,可没有造船厂的空间。”

“若是要搞造船厂的话,必须得在东海城的东北方向再开一片地方。”

“要不再往东吧?直接接壤大海也是不错的选择。”

……

他们相互讨论着,一时间,没了主意。

“往东北在入海口开,现在还是把精力放在港口上。”

林逸微微点头,“讨论造船厂这事,就是为了之后可以少讨论一些。”

这么说着,他们开始汇报准备的情况。

因为是冬天,周边村子的百姓都没种田的工作,所以都可以来帮忙。

具体地说是在开春之前,除了过年,他们都会过来帮忙。

毕竟有额外的钱赚,谁不愿意呢?

“嗯,先这样继续,有什么问题你们都第一时间来找我,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林逸最后定调,会议也到这时候结束了。

就在工部侍郎离开时,打开门,陈旭和包不同走了进来。

“林逸,我要回京城了。”

包不同是前来告别的,而陈旭则是一同前来了解情况的。

“确实啊,你在这儿有点时间了。”

林逸微微点头,拿出了一些珍藏的苹果酒。

随后二人坐在桌前和林逸一起喝酒。

“之后的话陈旭应该都会跟你商量着来的。”

包不同说着看了一眼陈旭,“你也别想着让林逸做官这些事情,我会帮你报告的。”

原来,陈旭被皇甫清灵亲自挑选之后,就是要去劝林出尘当官的。

只是皇甫清灵给陈旭的任务就是要让林逸想去做丞相这个位置。

“林大人,若是北边港口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跟我说。”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已经基本捋顺了整个东海城的情况。”

那些该发给百姓的东西我也都已经分发掉了。

这么说着,三人又聊聊过去的事情,喝了点苹果酒。

晚上,包不同坐着轨道自行车一路回京。

林逸则是跟陈旭一路送到东海城外之后,回城。

“林大人,我听说,现在北边都还没有开始动工,是什么情况?”

路上陈旭缓缓问道,“若是材料和钱的问题,其实家里也有一些小钱。”

根据他的描述,林逸大概知道了陈旭的情况。

陈旭的父亲出生梁州城,却是在荥阳城做生意发家。

随后在齐王叛乱的时候一路北上。

“什么都不缺。”

“陈旭,你要明白一件事。”

林逸微微摆手道,“造港口和造船都不是眼前看到只要把东西造出来这么简单的。”

一边说,他一边指向黑暗中一喜能够看到的农田,“吃喝拉撒,都要先解决好,才能慢慢解决更加难的问题。”

“若是连衣食住行都有困难,没有人会坚持自己的信念一路走下去的。”

林逸这么说算是给陈旭上了一课。

“哈哈哈。”

“陛下说得没错。”

陈旭突然笑起来,“林大人,若非你不想做官,你绝对是当朝丞相的料。”

这些“格局”,已经不单单是一介商人能够看到的了。

这也代表林逸本质上就不是那“一介商人”。

“你别给我说好话就是了。”

林逸笑了笑,“还是一起趁着这个冬天把港口解决好。”

按照林逸的估计,这个冬天,港口肯定是搞不定的,但工程已经定下来,他就不需要忙太多的事情,只需要多监督,多走走,了解下面的情况就是。

其实他甚至都不用去走“基层”了解具体情况。

因为林逸之前的“亲力亲为”,这些工部侍郎都看在眼里,他们每天空闲的时候都会不断地去了解各个部分的情况。

有陈旭的配合,虽然东海城的港口一直是在建的过程,但南北商贾无不从京城利用轨道自行车的运货,慕名而来。

东海城到京城这一片地带,经过蓬勃的发展,轨道自行车沿线抛开农田的土地,都有商人盖房子,做生意。

慢慢地,京城的城墙就如同林逸之前说的,摆设和象征的性质大于城防的性质。

现在京城的城墙,已经成了一个“收门票”看风景的地方。

十二月初,经过一个月稳定下来之后,林逸就跟着现在这些商人建造的商铺和客栈为基础,开始分出人手搞基础建设。

做生意,自然是要有人。

要有材料!

林逸和陈旭继续合作,在轨道自行车沿线,再接再厉。

除了扩建养牛羊之类的畜牧场所,林逸也同时配套开了一些棋牌室和小型的酒吧。

在这一套的建设之下,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这次不仅仅是商人,甚至有南边和北边的百姓!

在京城到东海城这样如火如荼建造,朝气蓬勃的城市带上,越来越多的城市百姓举家迁移。

这又给林逸甚至是京城那边的工部增加了不少“住房需求”。

随着这需求造房子,又会有更多的“劳动力”。

虽然短时间内,南北的一些城市人口开始减少,但这也让林逸这边的建设压力小了很多。

就在这个时候,京城西边有人送信而来。

是庆王和于谨送来的。

“林逸,矿山已经找到了。”

“现在正在挖掘。”

“大永的铁矿和一些制作炸弹的材料应该是足够了。”

看到信里这些话,林逸微微点头。

信的最后,他们两个希望过年的时候跟林逸好好讨论一下军队未来规划这些事情。

林逸没有回信,而是把这封信烧掉了。

事情自己知道就行,这些未来军队规划,先不论,庆王和于谨在找矿山这件事本身,就应该是军队呃绝密。

时间一天天过去,整个京城到东海城的城市带,连带着连京渡那两个渡口都不断发展。

到年底时间,光是这一片“城乡结合带”,就已经给整个大永贡献了接近五成的税收。

剩下一成,是北边梁州城的。

相当于,京城到东海城的城市带加上梁州城,几乎撑起了整个大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