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洪荒:有我伊梦殊,大商绝不灭亡 >  第一回:女娲庙上香

在那洪荒封神演义的世界里,岁月的长河静静流淌,却暗藏着无尽的波澜与变数。故事的主角伊梦殊,本是一名穿越者,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二十五载。

伊梦殊的身份多重而尊崇,他乃是穿越者,又身兼大商国师、帝辛老师,更是商汤第一位国师伊尹的玄孙。这般复杂而显赫的身份,使得他在大商的地位独一无二,亿万人之上而仅一人之下。自他穿越而来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便开始了新的转动。那是帝乙十三年,他带着现代的知识与智慧,一头扎进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商朝。

在这二十五年间,伊梦殊的成就斐然,简直可以说是惊天动地。他将前世所熟知的诸如“车同文,书同轨,币同货”等先进的制度,巧妙地融合成适合大商国情的制度。在他和帝辛携手的努力下,大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的景象一片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犯罪率极低,一年仅有十余起。朝堂之中清正廉洁,无贪官污吏作祟,各个阶级之间相处和谐,其乐融融,经济上也是极为稳定,一斗米不过两钱。而在国外,大商的威名远扬,四海宾服,领土面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程度。国家的国运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空前强大。

商汤帝乙在位三十年后驾崩,他临终前留下诏书,其中言道:“孤寿将至,不久轻离。念,其次子寿王具孝、德、仁、智、礼、体六仪,传位于寿王,孤仙逝后,既刻举行祭祀仪式,以正人皇。”就这样,帝辛接过了这沉重的帝王之位,而伊梦殊也肩负起辅佐他的重任。他们历经长达八年的改革,那改革的过程犹如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困难重重却又坚定不移。终于,在帝辛八年,这场轰轰烈烈、足以改变大商命运的改革即将落下帷幕。

这一日,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绚烂的光芒。早朝时分,众官员早已恭敬地在宫殿内等候。那宫殿庄严肃穆,每一根石柱都仿佛诉说着大商的威严与历史的厚重。帝辛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缓缓走进殿内。他那威严的身姿,散发着王者的气息。帝辛登上龙榻,坐下之后,目光扫视一圈,开口道:“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首相商荣站了出来,他一脸庄重,声音洪亮地说道:“大王,明日便是女娲圣母的生日。圣母创造我人族有功,她身怀大功德,这是举世皆知的事情。还请大王明日亲自摆架圣庙上香,以谢圣母之恩。”在这个洪荒世界的文化和信仰体系中,女娲乃是人族之母,她的地位至高无上,对于她的敬重是大商子民心中深深的信仰根基。

帝辛面无表情地说道:“准奏!”随后又站起身来,再次说道:“既然无事,那便退朝。”众大臣齐声高呼:“吾王万岁。”

然而,一旁的伊梦殊听闻此事后,心中却是暗自叫道:“遭了,要坏大事。”他深知这个看似平常的上香之举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危机。他深知,在这洪荒世界里,大商看似繁荣的背后实则危机四伏。他想道:“要真的让西方那两个秃驴成功,恐怕我这辛辛苦苦经营的大商,转瞬之间灰飞烟灭,实在是不想让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

虽然伊梦殊穿越过来已二十五载,在大商的地位极高,但他也清楚自己的局限性。在这洪荒世界里,大商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在大商可谓是权倾朝野,可是一旦拎自己到洪荒的大环境下,又有哪个大能会瞧得起自己呢?如果仅仅只是封神演义中的普通世界还好说,凭借他前世的所学,改变大商命运或许还有几分把握。可这里是洪荒中的商朝,“大罗金仙多如狗,太乙金仙满地跑”可不是一句空话。在这个世界里,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圣人紧紧盯着人族的气运,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周围更是有无数的大神通者虎视眈眈,就像一群饥饿的狼在盯着猎物。人族虽然是天生的主角,有着天人族虽然是天生的主角,有着天地赋予的特殊地位,一旦对其动手必遭天谴,甚至导致修为倒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族就能高枕无忧。那些大神通者们虽然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人族下手,可是他们却在暗中盘算,时刻寻找着机会,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蛇,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而那些圣人更是手段高明,他们虽然不能直接违背天规,但可以施展一些隐晦的小手段,从而为自己谋取巨大的利益。

如今,距离开启封神之战只剩一天,这封神之战就像是悬在人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伊梦殊深知,一旦封神之战开启,那必然是一场席卷洪荒的巨大风暴,人族在其中就像是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覆灭。大商作为人族中最强大的王朝,首当其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

伊梦殊不禁唉声叹气道:“唉╯﹏╰,这可如何是好?!若是有金手指我难道还怕那些所谓的天道圣人吗?”他满心忧虑,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以至于连龙榻上的帝辛说:“退朝。”他也没有注意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默默思考着如何才能挽救大商的命运。帝辛在他后面连叫了几声,他都毫无反应。

伊梦殊终于是反应了过来,随后转身对帝辛说道:“方才为师有些走神,不知你在说些什么?”

帝辛愣了愣,心中虽有些疑惑自己一向沉稳睿智的老师今日为何如此失态,但他还是礼貌地回答道:“不知老师对于首相方才那番话您有何看法?”帝辛深知伊梦殊足智多谋,涉猎广泛,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对洪荒世界的诸多事务都有着独特的见解,所以他很想听听伊梦殊对于女娲庙上香这件事的看法。

在这个洪荒封神演义的世界里,女娲庙上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涉及人族气运与各方势力博弈的重要事件。在人族的文化传承中,女娲作为人族之母,是一种精神象征,她的圣庙遍布人族的疆域,每一座庙宇都是人族对她的敬仰与感恩的寄托。而在这洪荒的大格局下,各方势力都在关注着人族的一举一动,任何与女娲相关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各方势力暗中角力的战场。

伊梦殊此时心中却在想,若是按照原本的封神演义剧情发展,帝辛此番上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灾难。那西方教的阴谋诡计,以及其他各方势力的暗中操作,都会因为帝辛的这一行为而被启动。他深知那西方教的两位圣人,一直觊觎着东方人族的气运,想要将东方的气运引向西土。这上香之事或许就是他们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加以阻止,那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他又不能直接告诉帝辛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有些事情涉及到天机,一旦泄露可能会引发更加不可预测的后果。他必须要谨慎地措辞,既要让帝辛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又不能触犯天机。

伊梦殊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大王,女娲圣母创造人族,功高盖世,前往上香自是应该。只是,大王可还记得为师平日里教导您的,凡事需谨慎为之,不可有丝毫懈怠。如今洪荒局势变幻莫测,各方势力暗中涌动,这上香之举虽是敬重圣母,但也不可不防他人借此事生事啊。”

帝辛听了伊梦殊的话,微微点了点头,他自幼接受伊梦殊的教导,深知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他说道:“老师所言极是,那依老师之见,朕当如何做才是万无一失呢?”

伊梦殊沉思片刻,说道:“大王明日上香之时,需多带侍卫护驾,且要保持敬畏之心,不可有丝毫亵渎之意。同时,回宫之后,大王要立即召集各方能臣,商议应对这洪荒局势的对策。如今封神之战将至,大商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方能在这乱世之中保全自身。”

帝辛听了伊梦殊的建议,心中有了计较,说道:“老师放心,朕明日定会按照老师所言去做。”

而伊梦殊心中却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他知道,真正要挽救大商的命运,还需依靠他那尚未出现的金手指。他在心中默默祈祷:“系统啊,你到底何时才会出现?大商的命运已经危伊梦殊心中却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他知道,真正要挽救大商的命运,还需依靠他那尚未出现的金手指。他在心中默默祈祷:“系统啊,你到底何时才会出现?大商的命运已经危在旦夕,我单枪匹马如何能与那些洪荒大能抗衡?”

大商在伊梦殊和帝辛多年的改革下,形成了一套严谨有序的体系。这个体系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各个部件紧密协作,才使得大商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井有条。然而,一旦封神爆发,这种稳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战争会破坏大商的经济体系,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原本和谐的阶级关系也会变得紧张起来。而那些在暗中觊觎人族气运的势力,会趁着大商内乱之际,大肆掠夺,将人族的气运转移到自己一方。

伊梦殊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如此急切地盼望金手指的出现。他明白,在这个洪荒世界里,只有借助系统,通过不断提高大商的国运,从而在商城内兑换诸天万界的任何物品,才能有一线生机。这就像是在黑暗中寻找一丝曙光,只有这系统能够给予他足以对抗那些强大势力的力量。

此时,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也都在窃窃私语,他们虽然不明白伊梦殊为何如此谨慎,但也知道如今的洪荒局势变幻莫测。首相商荣站在一旁,他看着伊梦殊和帝辛的互动,心中有些疑惑。他一直以来都对伊梦殊颇为敬重,因为在他眼中,伊梦殊就像是大商的一盏明灯,指引着大商走向繁荣昌盛。但今日伊梦殊的表现却让他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帝辛注意到了大臣们的反应,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众爱卿,朕意已决。明日前往女娲庙上香之事就按计划进行。不过,国师所言,朕也铭记于心。朕希望各位爱卿各司其职,不可有丝毫懈怠。如今封神之战将近,我们大商必须要团结一心,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众大臣齐声应道:“谨遵陛下圣命。”

退朝之后,伊梦殊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的住所。他的住所布置得简洁而雅致,充满了文化气息,墙上挂着的是大商的地图以及各种治国的典籍。他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典籍,却无心翻阅。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洪荒世界里那些大能的身影,以及大商可能面临的种种危险。

“如果没有系统的出现,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伊梦殊喃喃自语。他开始回顾自己穿越过来的这二十五年,从最初的摸索适应,到后来与帝辛携手改革大商,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那些困难都是在大商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如今面对的是整个洪荒世界的复杂局势,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在这个世界里,大罗金仙和太乙金仙们拥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他们的法术可以轻易地改变山川河流的走向,可以创造或者毁灭一个小国。而且这些大能们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势力支持,就像西方教那两位圣人,他们的教义和影响力正慢慢地渗透到东方人族的世界里。而自己,虽然在大商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在这些大能面前,就如同蝼蚁一般渺小。

正当伊梦殊陷入深深的忧虑之时,突然,一道亮光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感到一阵惊喜,难道是系统要出现了吗?他急忙闭上眼睛,集中精神,试图与那道亮光建立联系。

亮光逐渐变得强烈起来,一个虚幻的界面出现在他的眼前。上面闪耀着各种图标和文字,这正是伊梦殊盼望已久的系统。他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心中充满了希望。

“终于出现了,大商有救了。”伊梦殊兴奋地说道。

他开始仔细研究这个系统,发现系统界面上显示着他目前拥有的国运点为零。这让他有些沮丧,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毕竟系统终于出现了,只要大商能够在接下来的事件中保持稳定,国运不断上升,他就能够在商城内兑换各种强大的物品来保卫大商。

就在这时,帝辛也回到了自己的宫殿。他也在思考着伊梦殊的话,对于明日前往女娲庙上香之事,他心中也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坐在龙椅上,看着宫殿他坐在龙椅上,看着宫殿内华丽的装饰,却无心欣赏。帝辛想起伊梦殊那忧虑的神情,心中越发觉得此事并非简单地上香感恩那般纯粹。他深知伊梦殊的智慧和对危险的敏锐洞察力,既然伊梦殊如此担忧,那必然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从宗教意义上讲,女娲在人族心中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她的庙宇象征着人族对她的敬重与依赖,是信仰的凝聚之所。每一次上香朝拜,都承载着人族对始祖的感恩与祈求庇佑的心愿。而帝辛明日的上香之行,本应是无比庄重的大事。但在这洪荒的大格局下,各方势力的算计让这件事变得复杂而危险。

帝辛召来自己的心腹侍卫统领,吩咐道:“明日前往女娲庙,务必加强警戒,挑选最精锐的士兵随行,不容有任何差错。”侍卫统领领命而去,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那整齐的步伐声回荡在宫殿回廊间,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未知之事敲响战鼓。

伊梦殊这边,正全神贯注地研究着诸天万界商城系统。他发现系统中有一个新手引导,上面详细介绍了国运点的获取方式。除了国家的稳定繁荣、领土扩张、人民幸福指数提高等常规方式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便是抵御外部威胁,化解可能对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危机。这让伊梦殊看到了一丝曙光,只要能成功阻止大商因封神之战而遭受覆灭之灾,他就能获取大量的国运点,从而兑换足以保护大商的宝物或者功法。

他继续深入探索系统,发现商城中的物品琳琅满目,有来自仙侠世界的法宝,能提升修炼者数倍实力的丹药;有来自科技世界的强大武器,虽然在这洪荒世界有些格格不入,但却拥有着毁天灭地的威力;还有来自魔法世界的神秘魔法书,蕴含着强大的魔法力量。这些物品的存在让伊梦殊兴奋不已,他仿佛看到了大商在这些宝物的庇护下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他也明白,这些物品的兑换需要高昂的国运点。以他现在零国运点的情况,要想兑换任何一件物品都是遥不可及的。但他没有丝毫气馁,因为他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他能在接下来的封神之战危机中为大商保驾护航,国运点迟早会积累起来。

此时,大商的民间也开始有了一些关于封神之战的传言。街头巷尾的人们在茶余饭后都在讨论着那些神仙妖怪的故事。普通民众虽然对封神之战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但也能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他们知道,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平静的生活将不复存在。这种民间的不安情绪如同暗流一般,在大商的土地上悄悄涌动。

一些智者和占卜者开始观测天象,他们发现天空中的星象变得紊乱起来。在洪荒世界的文化中,星象往往预示着天下局势的变化。那些智者们皱着眉头,他们预感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人族。于是,他们纷纷向朝廷上书,希望朝廷能够采取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帝辛收到这些上书后,立刻召集伊梦殊和其他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看着那些充满忧虑的上书,心中也充满了担忧。

伊梦殊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如今星象紊乱,民间也有不安情绪。这一切都表明封神之战的危机即将爆发。臣建议,除了加强军事防御之外,我们还需要安抚民心。可以通过开仓放粮,举办祭祀活动等方式,让民众感受到朝廷的关心和力量。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各方势力的动向,尤其是与女娲庙上香相关的种种迹象。”

帝辛点头称是,说道:“国师所言极是。朕决定按照国师的建议,立即着手准备。众爱卿也要各司其职,不可懈怠。”大臣们纷纷应和,他们知道,此刻大商的命运就系于他们的努力之上。

就在朝廷上下忙于应对危机的时候,在洪荒的一处神秘山谷中,西方教的两位圣人正在密谋着什么。那山谷中弥漫着神秘的雾气,周围的树木都散发着奇异的光芒。

其中一位圣人说道:“帝辛明日前往女娲庙上香,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操纵一些小手段,让帝辛触怒女娲,从而引发人族与女娲的矛盾。到时候,我们就能趁机介入,将东方的气运逐渐引向西土。”

另一位圣人微微点头,笑道:“此计甚妙。只是那伊梦殊为人颇为聪慧另一位圣人微微点头,笑道:“此计甚妙。只是那伊梦殊为人颇为聪慧,他若从中作梗,恐怕会坏了我们的好事。”

第一位圣人却不以为意,双手合十,平静地说道:“那伊梦殊不过是一凡人商朝的国师,即使他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过是蚍蜉撼树。他虽改造了大商,让其国力强盛,然而他又怎敌得过我们圣人的手段?我们只需略施小计,便可让他自顾不暇。”

在西方教圣人的眼中,伊梦殊虽然在大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凡人的智慧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他们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认为人族气运西引是迟早的事情。

回到大商的伊梦殊,此时正忙碌于两件事。一方面,他在帮助帝辛安排安抚民心的各项事宜。他亲自监督开仓放粮的过程,看着一袋袋粮食被发放到百姓手中,百姓们脸上露出感激和安心的神色,他知道这是稳定民心的重要一步。大商的百姓们聚集在粮仓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秩序井然。老人们感激涕零地说着:“陛下圣明,国师仁慈。”孩子们则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那纯真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着女娲庙周围的动静。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之人前去探查,这些人都是他在大商精心培养多年的死士,他们精通隐匿之术,能够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并获取情报。伊梦殊深知,女娲庙上香这一环节是整个封神之战的导火索,他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伊梦殊的心腹们潜伏在女娲庙附近的树林中,他们将自己隐藏得极好,就像融入了这片自然之中。他们密切注视着每一个进入女娲庙的人,查看是否有可疑之人或异常的气息。那茂密的树林里,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却是暗流涌动。

当帝辛的车架前往女娲庙的消息传来时,伊梦殊的死士们将女娲庙周围的情况源源不断地传回宫中。他们发现,在女娲庙中,有一些奇怪的符文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些符文他们从未见过,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这一发现让伊梦殊警觉起来,他知道这必然是某些势力在暗中布局。

他紧急召集大商的几位智者和术士,这些人都是对神秘符文和洪荒法术有所研究的人。他们围坐在一个密室之中,仔细研究着伊梦殊画下来的符文形状。智者们眉头紧锁,不断翻阅着古老的典籍,试图找到关于这些符文的蛛丝马迹。术士们则施展一些探测法术,想要解析符文背后的能量和意图。

其中一位智者缓缓说道:“国师,这些符文看似杂乱无章,但隐隐有着西方教的魔力波动。我猜测,这可能是西方教设下的一个陷阱,目的是在大王上香之时引发某种变故。”

伊梦殊的脸色更加凝重了,西方教的介入让事情变得更加棘手。他深知西方教的手段诡异多端,如果不及时破解这个符文陷阱,帝辛必然会陷入危险之中。

就在伊梦殊等人紧张应对之时,帝辛的车架已经缓缓驶向女娲就在伊梦殊等人紧张应对之时,帝辛的车架已经缓缓驶向女娲庙。车架豪华而庄重,周围是精锐的侍卫环绕,他们手持兵器,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帝辛坐在车架之中,心中却难以平静,伊梦殊之前的警告犹在耳边,他深知此行危机四伏。

车架的前行不仅仅是帝辛个人的行程,更是一种权力的展示。车架象征着大商最高的统治权威,它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下跪行礼。百姓们中,有普通的农夫,他们粗糙的双手是辛勤劳作的见证;有小商贩,他们眼中带着对生活的期望和对皇室的敬畏;还有一些文人雅士,他们目光中更多的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不同阶层的人们对车架有着不同的态度,但都明白车架背后代表的是整个大商的核心力量。

车队在前行的过程中,气氛越发紧张。伊梦殊派出去的心腹在暗中保护着车队,同时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而女娲庙中,那些神秘的符文闪烁得越发频繁,仿佛在等待着帝辛的到来以触发某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在西方教的圣地,两位圣人也在注视着帝辛车队的动向。其中一位圣人手中捻着佛珠,嘴里念念有词:“一切皆在计划之中,只要帝辛踏入女娲庙,那他就将触犯女娲的威严,人族的内乱将不可避免,到时候我们便可坐收渔利。”另一位圣人则轻轻点头,他的目光充满了贪婪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人族气运流入西方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