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桌被一层红绒布覆盖,上面供奉着关公神像。

旁边的摄影机也同样被红布所遮盖。

这些拍摄设备,都是徐昊找人购置的。

既然他已创办了盛唐娱乐公司,专业设备总不能还去租。

而作为影片的投资人兼编剧,徐昊今日也亲临现场。

按照剧组的等级秩序,他率先上前,点燃了第一柱香。

紧接着是监制洪晶宝,然后是刘振伟等人。

开机拜神仪式原本就容易引起人们的围观。

徐昊又有意事先将消息传出,因此还吸引了不少娱乐媒体的记者。

尽管参与此片的演员和导演相对默默无闻,导演更是初次涉足电影的新手。

但得益于洪晶宝的加入,加之徐昊的盛唐娱乐公司斥资五百余万,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盛唐娱乐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能一次性投资五百多万拍摄这部电影。”

确实,这投资规模不算小,居然还是用一个新手?

现场质疑声此起彼伏。

许多人心中估算,这部电影面临亏损的风险似乎不小。

但话说回来,有洪晶宝坐镇,总还是抱有一线希望。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对洪晶宝抱有一定的信心。

然而,

嘿嘿,你们还不知道那背后的故事吧?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突然神秘地笑了起来。

什么?众人一脸困惑,等待他的下文。

那个在湾仔声名鹊起的盛唐大厦,就是这家盛唐娱乐老板的手笔。听说他们还在盛唐大厦里规划了电影院的项目。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震惊不已。

盛唐大厦,那不就是之前的弘盛大厦更名后的新面貌吗?

自从更名以来,这座大厦似乎迎来了新生。

盛唐大厦竟然是这部电影投资人的产业?

没错。

天哪…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位电影投资人实力非凡。

而那些记者们,眼中则闪烁着光芒……

原本,一个小剧组的开机可能只是娱乐圈的边角料新闻。...

但一旦与洪晶宝的名字,还有那场弘盛大厦的转手联系在一起,事情就变得不同寻常。

一时间,各种夸张的报道漫天飞。

《神秘富少跨界娱乐圈,其真正目的是什么?》

《收购弘盛大厦的神秘富少,新剧开机成为焦点》

《揭秘:徐昊与影后李思凤之间的纠葛》

《洪晶宝担任监制,是否预示着与嘉和影视的决裂?》

……

娱乐媒体将他描绘成了一位深不可测的富家子弟,甚至有人杜撰了他的背景故事。

人们对他真实的身份充满了好奇。

因此,这些新闻一出,立刻收获了大量的关注。

这正是徐昊的计谋。

他借助媒体的传播力,为自己的新剧和盛唐大厦做足了宣传。

效果正如他所预期的那样。

这些报道一出,公众的视线立刻聚焦到了盛唐大厦和《僵尸先生》上。

这一切,都是零成本的宣传。

“真希望我也能像那些有钱人一样,几百万对他们来说就像零花钱。”

在人们对弘盛大厦更名为盛唐大厦的消息热议之际,不少旁观者对那位轻易将大厦收入囊中的年轻人充满好奇。

“唉,咱们普通人怕是永远没这样的机会。”有人叹息。

“真想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的儿子,买下弘盛大厦也轻而易举。”

“我还在找弘盛大厦呢,没想到它已经成了盛唐大厦。”

“现在的娱乐圈,真是越来越物质化。”

“洪晶宝担任监制,《僵尸先生》这剧名听起来真是让人好奇。”

“《僵尸先生》?是恐怖片吗?这名字挺有意思的。”

“我平时就爱看这类鬼片,不过这名字确实有点奇怪。”

“新人导演执导,能行吗?”

“别担心,有洪晶宝在,这剧质量肯定没问题,值得期待。”

这样的新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讨论热度直线上升。

在信息传播远不如今天的时代,这样的宣传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若不是因为这个时代,互联网和微博、脸书等社交软件还未兴起,新人导演的作品恐怕难逃默默无闻的命运。

这样的反响,也让徐昊感到意外的惊喜。

在开机仪式的落幕之后,大众的期待仍旧高涨。

剧组即将步入正式拍摄的阶段。

时间对他们来说异常紧张。

刘振伟与徐昊已有约定,务必在六十天的期限内完成全部拍摄。

而今晚,他们将迎来首场夜戏的挑战。

“这是为我准备的道袍?”

九叔接过他的戏服,穿上的一瞬间,竟与未来银幕上的形象别无二致。

“九叔,你这一身真是太绝了。”

那股浩然正气,仿佛能驱逐一切邪佞。

“嗯,真的合适吗?”九叔略显羞涩。

他对道家经典有过研究,但真身披道袍,心中仍旧不免紧张。

九叔尚未意识到,这一形象将铸就他在银幕上的经典,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确实很赞。”

得到赞赏的九叔心中窃喜,表面却不动声色。

换下道袍后,他没有选择日常装扮,而是换上一件民国风长衫。

随后,大家着手休息,为晚上的拍摄积蓄力量。

夜幕下的首场戏,将是真正的考验。

时间已至,第一场戏的拍摄即将开始。

“场务,马上通知各个部门,我们准备开拍第一场戏。”刘振伟的声音在现场回荡。

“摄像师,你们的位置都准备好了吗?”

“灯光组呢?”

“演员们,你们的妆容都完成了没有?”

……

一切准备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注意了,各部门,全体人员准备。”

“Action!”

……

在义庄的场景中。

文才推开了停尸房的门,步伐坚定地走向牌位。

他点燃了手中的线香,随后朝门口喊出了特殊的召唤。

“各位长辈和兄弟姐妹,回家吃饭了。”

这声吆喝也是一种仪式,仿佛是在招魂。

喊过之后,他转身回到牌位前准备上香。

这时,他想起了停尸房内那些等待祭拜的“客人”。

“既然来了,就先让你们享受。”

他走到放着尸体的地方,缓缓拉开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