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秦:当什么皇子?我只想悠闲 >  第26章 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大唐才子名扬四海,他竟然敢出场比试!”

“王侯榜上倒数第一的人,能有什么才情,等会儿看他怎么自取其辱。”

大唐的文武群臣目光中满是自傲,对大唐的文化充满了强大的信心。在他们眼里,大秦不过是蛮夷之国,除了武力强悍,其他方面哪能和诸国相比。

“赢彻公子说笑了,老夫才疏学浅,不敢与公子相提并论。”

王文泰见赢彻出场,嘴角的笑意更浓,轻轻抚着自己的长须,说道:

“但我大唐有四大才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个个都是天纵之才。”

“赢彻公子乃大秦最具才情之人,我大唐自然也要派出最具才情者,才配得上公子的身份。”

“赢彻公子是宾客,理应有选择的权利,公子可以从‘王杨卢骆’四人中挑选一人,与公子探讨才情。”

“公子想选哪一位?”

“赢彻远在秦国,也听闻过大唐文化的风流。”

赢彻平静地说道:“既然王杨卢骆四人都是大唐的天纵才子,能代表大唐,那就让他们四人一同出场吧。”

这话一出口,雍和宫内顿时一片哗然。

就连李世民和李丽质的脸色也有些变了。

想一挑四,赢彻这也太狂了吧?

赢彻竟要单挑四位才子?

雍和宫内,大唐的文武群臣们议论纷纷,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局面。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皆是名震天下的才子,可赢彻竟敢挑战他们全体。

“赢彻,你这是要自取其辱吗?”

李丽质秀眉紧蹙,白皙的脸庞微微泛红,显然是气得不轻。

蒙毅等人也是一脸错愕,难以置信地看着赢彻,心中暗自揣测这位九公子的文采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了得。

“赢彻公子,你这是认真的?”

王文泰目光锐利,紧紧盯着赢彻,生怕他反悔。

“大秦之人,言出必行!”

赢彻语气坚定,毫无退缩之意。

“好,既然公子有此决心,我大唐自当奉陪!”

王文泰朗声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赢彻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但谁都知道,这笑声并非出自真心,而是暗含着对他人失败的期待。

五姓七家等勋贵也在暗中冷笑,他们的报复计划已经悄然启动。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你们四个出来。”

王文泰挥了挥手,示意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走到前面,对着满朝文武和各国使臣介绍道:“这四位,乃是我大唐的杰出才子。”

四人个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其中杨炯来自陇右勋贵,年纪稍长;

卢照邻出身五姓七家的范阳卢氏,年纪也不小,而王勃和骆宾王则相对年轻,尤其是骆宾王,出身寒门,名次和声望都较为靠后。

王勃是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位,来自太原王氏,王文泰特意隆重介绍:

“……王勃,出自我们太原王氏,聪慧过人,六岁便能作文,九岁能赋诗,十二岁已通晓天文地理,十六岁时便名动天下,堪称我王氏的少年英才!”

王勃站在王文泰身旁,身着白衣,剑眉星目,神采奕奕,一眼看去,众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不容忽视的傲气。

毫无疑问。

这是个充满自信的年轻人。

这样的傲气和自信,却并不让人反感。

因为王勃的文采和才情,早已传遍整个大唐,甚至放眼天下,也难觅能与之匹敌的才子。

介绍完王杨卢骆四杰后,王文泰向李世民跪拜道:

“秦唐结盟之夜,既然定了文斗,陛下何不亲自出题,参与其中,也好留下一段千古美谈。”

李世民略一思索,目光扫过雍和宫内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又俯瞰长安城灯火辉煌的繁华夜景,缓缓开口:

“今夜大唐宫中设宴,宾客使臣齐聚,长安城内万家灯火,一片欢腾。

这般盛景,朕心甚慰。既然如此,就以大唐气象为题。“

“你们可尽情描绘所见之景,所感之物,不论诗词歌赋,皆可!”

“就以大唐气象为题!”

李丽质心中一紧,在众多选题中,父皇李世民偏偏选了最难的这一个。

大唐气象,岂是寻常景物所能概括,需得对大唐有深刻理解,方能写出动人诗词。

这个题目,对王杨卢骆四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而且还要即兴创作。

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三人眉头紧锁,大唐气象岂是轻易能描绘的。

但今日秦唐结盟,天下瞩目,若能写出绝佳诗词,不仅能得到天子青睐,还能再扬文名。

就在此时,杨炯突然站起身,朗声道:“陛下,臣已有诗词奉上。”

“这么快就想好了?”李世民也有些意外,他刚出完题目,杨炯便已有诗词?

“大唐的辉煌,臣虽竭尽三江之水也难以描绘,但臣在家中早已构思了一首诗词,或许能略述一二。”

“侠士遍游天下,金鞭驾驭紫骝马。弓箭如蛇影,鹤辔系赤茸。

从南海起步,长鸣声传北州。突厥未平,愿画地为侯。“

“秦唐结盟,意在解决我大唐的突厥之患,臣虽是一介书生,但也有报国之志!”

杨炯豪迈地念完自己的诗词,群臣面面相觑,有些无言以对。

原来杨炯第一个出头,竟是抖机灵,借此向李世民表达自己的志向。

李世民哑然失笑,心中却也记住了这个大胆的年轻人。

“你诗词虽不符题,但志向可嘉,赏千金!”

李世民话音刚落,卢照邻便步出队列,朗声道:“陛下,臣亦有一诗。”

“不可言志,诗词需紧扣主题!”王文泰急声提醒。

“回禀司马,臣此诗乃即兴之作,非为抢占先机。”

卢照邻神情自若,缓步于雍和宫中,傲然吟诵:

“炎图失宝,黄历启璿。祖武类帝,宗文配天。

玉銮映日,翠华凌烟。山河万岁,金绳永悬。“

“臣以为,我大唐之辉煌,全赖陛下之英明,只要陛下在位,我大唐必将继续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