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罗网的首领,秦皇身边的红人,胡亥也是备受秦皇宠爱的王储。
可赢彻毫不留情,将两人打得惨不忍睹。
赢彻究竟有何依仗?
难道他已经看透了王侯榜公布后的秦国局势,甚至察觉到嬴政对他的重视?
无论何因,赢彻都显得极为棘手,他绝不能轻易招惹。
与此同时。
在赵高和胡亥被赢彻痛击之后。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遍整个咸阳城。
以往人们对赵高忌惮三分,如今有了看热闹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茶楼酒肆中,议论声四起。
“你们听说了吗?中车府令赵高和胡亥公子被打惨了,出手的就是九公子赢彻!”
“就是那个王侯榜上排名垫底的九公子赢彻?听说他一直在隐忍!”
“王侯榜一出,他再难隐藏了,听说那位九公子还是是大秦才情第一之人。”
“九公子那勇锐,真是没得说,敢对赵高动手,这胆量我是真心服!”
茶楼酒肆里,众人热议纷纷。
这事儿也被影密卫首领章邯汇报给了嬴政。
.......................................................................................................
“陛下,赵高大人去九公子府上宣召,出了点状况。”
章邯半跪在地,双手呈上奏章。
嬴政头也不抬,继续批阅着奏章,淡淡问道:
“什么状况?”
“九公子赢彻把赵高大人还有十八公子胡亥给揍了。”
“哦?赢彻竟敢打赵高和胡亥?”
嬴政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这是不再隐藏自己了?”
“赵高大人硬闯九公子府邸,九公子才动的手。”
“至于胡亥,是因为他对九公子出言不逊,所以也被教训了。”
章邯一五一十地汇报,语气中不带丝毫偏袒:
“九公子出手不轻,赵高大人和十八公子的脸都肿得老高。
赵高大人满身是血地从九公子府里出来,十八公子胡亥直接被扔出了府门外。“
“打人的理由挑得挺妙,看来彻儿这些年暗中修炼,没白费功夫,让人抓不到小辫子!”
嬴政脸上的笑容愈发浓烈,说道:
“赵高硬闯彻儿府邸,确实该挨打,胡亥不敬兄长,也活该挨揍。”
“传朕的命令下去,赵高领三百军棍,公子胡亥闭门思过一个月!”
听到秦皇嬴政的旨意,章邯立刻明白了嬴政的心思偏向谁。
“彻儿,什么时候能到?”
“九公子已经进了咸阳宫,很快就能来见陛下!”
嬴政点了点头,等章邯退下后,转头看向身边的剑圣盖聂,问道:
“盖聂,你觉得寡人的第九子赢彻怎么样?”
“盖聂对九公子了解不多,不便多加评论。”盖聂实话实说。
“就凭他打了赵高和胡亥这件事,你怎么看?”
“胆子大,心也细!”盖聂思索片刻后回答。
嬴政赞同地点头,忍不住笑道:“胆子确实够大,孤身一人就敢动赵高和胡亥,心思也够细腻,王侯榜一出,料定我会注意到他,不会治他的罪。”
“他确实聪明,是一匹难得的好马。”
“盖聂,你想想,要是没有那个王侯榜,我会不会把彻儿给忘了?会不会错过他?”
“锥子放在布袋里,尖头总会露出来,九公子藏而不露,早晚会有出头的一天,心里也应该……”
盖聂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了。
秦皇嬴政却哈哈大笑,声音洪亮:“哈哈哈,心里有打算对吧?”
“我从不担心那些王储们对皇位有什么企图,我只怕他们的本事不够,坐不稳这个位子。”
“我能平定大秦六国,开拓千里江山,让大秦站在各国之上,他们行吗?”
嬴政的脸色变得严肃,只剩下威严和冷峻:
“大秦内部,还有战国的残余势力,百家的势力;
大秦外面,还有大隋、大唐、大宋、大明四大皇朝,还有匈奴、突厥这些外族,还有无数正在兴起的小国。“
黑龙殿里,威严的声音回荡不绝。
盖聂握剑的手微微颤抖,脸上掩饰不住的震惊。
他知道嬴政的志向不小,但没想到竟然如此宏大。
统一七国,创下前所未有的伟业还不够,竟然还想统一整个九洲!
………………………………………………………………………………………………………………………………
过了一会儿。
侍卫来报:“陛下,九公子已经在殿外,要不要叫他进来?”
“让他进来!”
…………………………………………………………………………………………………………………………………………………………
“儿臣嬴彻,参见父皇。”
嬴彻走进黑龙殿,刚要行礼,嬴政挥了挥手。
“不必多礼,走近些,让我仔细瞧瞧。”
赢彻稳步走到嬴政面前。
嬴政打量着这位十七八岁的少年,清秀挺拔,与自己心中模糊的印象有几分契合,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对于这个第九子,他确实未曾过多关注,更谈不上深入了解。
然而,此刻他却能从赢彻身上感受到一种血脉相连的微妙感应。
“彻儿,你与赵高、胡亥起了冲突?”嬴政直截了当地问道。
“是的。”赢彻简洁回应。
嬴政沉默片刻,将复杂的父爱情绪压下,靠在王座上,目光审视着赢彻:
“彻儿,可知寡人召你前来的用意?”
“父皇,扶苏大哥已告知我缘由。”
赢彻迎着嬴政威严的目光,语气平静:“父皇欲解决匈奴边患,打算远交近攻,与大唐皇朝结盟。”…………………………………………………………………………………………………………………………………………
“在此策略下,联姻是巩固同盟的最佳手段,父皇有意让我与大唐公主联姻。”
“正是,寡人急于解决匈奴之患,与大唐结盟确为良策。
如今需一位王储担此联姻重任,寡人选择了你,彻儿!“
嬴政目光如炬,无形中透出威压:
“秦唐同盟,乃大秦国策。
联姻事关大秦未来,此重任,彻儿,你可敢承担?“?”
...................................................................................